打字猴:1.701135698e+09
1701135698 通过对岭东地区基督教妇女事工的考察,笔者发现尽管女基督徒的人数逐步从少数变为多数乃至大多数,尽管妇女传道者在基督教的传播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这些都没有改变教会以男性为主体的基本格局。在近代以解放妇女为己任的教会并没有在其内部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妇女在教会权力体制中处于极不平等的边缘地位。这种边缘地位造成了女性基督徒的群体性的隐身和失语现象。女性基督徒在教会史上只具有某种统计学上的意义,而关于她们个体的历史和形象则甚为模糊。在这种情况下,少数传道妇女对于自身苦难的叙说既是一种现代性的话语模式,也是一种宗教皈依策略。尤为重要的是女基督徒本身对此并无异议,她们安于甚至陶醉于自己特定的宗教意义上的性别角色,习惯于在一些特定的领域如家庭和半私人性的社交小圈子里活动,而这些活动的传道成效不仅得到教会的赞同,也为女基督徒所认可,她们并没有感受任何待遇的不公正。事实上,教会男性宰制所带来的痛苦被一种貌似神圣的教会内部的社会性别分工所悄然化解。如果说苦难主要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苦难,是一种有预设的现实体验,那么这对于女基督徒来说就更是如此。女性基督徒的苦难不仅在于她们所面临的生活与灵性的困境,更重要的是他们对待苦难的主体意识,在于她们能否自己来定义苦难与拯救的神学意义,而不是直接接受男性话语权力下苦难的定义,不论这种定义是来自教会外部还是内部,从这个意义上说基督徒妇女的真正解放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
1701135699
1701135700 (1) Jane Hunter就曾指出在美国教会文件中没有中文档案资料,也找不到中国基督徒的自传出版物,这使得依据文献来论述19世纪乡村女信徒的经验变得特别困难。Jane Hunter,The Gospel of Gentility:American Woman Missionaries in Turn-of-the-Century China,Yale University Press,1984,p.230.
1701135701
1701135702 (2) Jane Hunter,The Gospel of Gentility:American Woman Missionaries in Turn-of-the-Century China,Yale University Press,1984.
1701135703
1701135704 (3) Gael Graham,Gender,Cultur,and Christianity:American Protestant Mission Schools in China 1880-1930,New York:Peter Lang,1995.
1701135705
1701135706 (4) Kwok Pui-lan,Chinese Woman and Christianity 1860-1927,Atlanta:Scholars Press,1992.
1701135707
1701135708 (5) Jessie G.Luts and R.Ray Luts,Hakka Chinese Confront Protestant Christianity,1850-1900,New York:M.E.Sharp,1998.
1701135709
1701135710 (6) Daniel H.Bayes,“Christianity and Chinese Sects:Religious Tracts in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in Christianity in China:Early Protestant Missionary Writings,ed.,Suzanne Wilson Barnett and John King Fairbank,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1985,p.128.
1701135711
1701135712 (7) 学界亦用“浸礼会”指称该会,以便与美南浸信会相区别,但在本地中文文献中该会均称浸信会,故本书亦采用“北浸信会”及“浸信会”称呼该会。
1701135713
1701135714 (8) Joseph Tse-Hei Lee,The Bible and Gun:Christianity in South China,1860-1900,New York & London:Routledge,2003,pp.72-76.按:笔者根据中文的岭东浸信会会友姓名录进行统计,信徒总数和男信徒人数与李榭熙提供的数据有微小的差异,截至1897年该会共发展信徒2096名,而有姓名可考者2091名,其中男信徒1341名。[汕档:民国资料C184《岭东嘉音》第10、11、12期合刊(1936年12月),《岭东浸信会历史特刊》,主历1860年岭东浸信会创始至1910年会友姓名录]
1701135715
1701135716 (9) 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1901—1920》(上),蔡咏春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54页。
1701135717
1701135718 (10) 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1901—1920》(中),蔡咏春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657页。
1701135719
1701135720 (11) 汕档:民国资料C160《汕头伯特利年刊》第一期(1933),第4页。
1701135721
1701135722 (12) 汕档:民国资料C406五经富区会年录(1937),1936年五经富区会各堂会人数财政统计表。
1701135723
1701135724 (13) 汕档:民国资料C403五经富区会年录(1928),1927年五经富区会人数综表。
1701135725
1701135726 (14) 汕档:民国资料C154岭东浸会七十周年纪念大会特刊,会史之部。按:有部分堂会只提供了男女信徒总人数,没有分别提供男女信徒各自的人数。
1701135727
1701135728 (15) 汕档:民国资料C263汕头区会桃山堂会教友姓名册(1945年重订)。
1701135729
1701135730 (16) 汕档:102-1-50汕头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公安接管部:汕头市教会教堂调查统计表(1950年2月13日)。
1701135731
1701135732 (17) 汕档:S007-1-2社会团体调查表,吴逊如:汕头新中华基督教会(1950年8月7日)。
1701135733
1701135734 (18) 汕档:S007-1-1汕头市基督教调查报告(按:该报告无具体时间,当为1951年)。
1701135735
1701135736 (19) 汕档:85-1-7汕头市基督教各团体写的情况报告 岭东基督教浸信会情况报告书(按:该报告无具体时间,数据形成的时间当为1951年)。
1701135737
1701135738 (20) 汕档:102-1-50汕头市户口统计表(1949年6月)。
1701135739
1701135740 (21) 汕档:102-1-50汕头市户口统计表(1949年11月)。
1701135741
1701135742 (22) 汕档:102-1-50汕头市户口统计表(1949年12月)。
1701135743
1701135744 (23) 汕档:85-1-53郑少怀:加强团结,进一步展开三自爱国运动(1957年7月)。
1701135745
1701135746 (24) 汕档:85-1-67汕头市基督教各地区会友人数统计表(1962年5月15日)。
1701135747
[ 上一页 ]  [ :1.70113569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