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182420
1701182421
此时此处,
1701182422
1701182423
行此道者
1701182424
1701182425
安稳自主。
1701182426
1701182427
我们必须今天精进。
1701182428
1701182429
明天已太迟。
1701182430
1701182431
死亡随时将至。
1701182432
1701182433
哪有商讨之宜?
1701182434
1701182435
智者称赞那些
1701182436
1701182437
日与夜
1701182438
1701182439
专注生活的人
1701182440
1701182441
为“更殊胜之独处者”。
1701182442
1701182443
说过偈语后,佛陀向长老道谢,并请他再就座。佛陀没有嘉许或批评长老,但长老比丘很明显地对佛陀自足和独处的意思已更为了解。
1701182444
1701182445
当晚法会中,缚悉底听闻众大弟子对佛陀早上的开示非常重视。阿难陀尊者重复佛陀每字每句的开示,包括偈语在内。缚悉底一向惊叹阿难陀的记忆,就是佛陀每字的语气,阿难陀也记得清清楚楚。阿难陀复述完毕,摩诃迦遮罗站起来说道:“我提议把佛陀今早的开示录成经典。我更想建议将它命名为《独处殊胜法经》,每个比丘都应熟读此经并把它实践修行。”
1701182446
1701182447
摩诃迦叶站起来支持摩诃迦遮罗的建议。
1701182448
1701182449
第二天早上,比丘们在外出乞食时,遇到一群在田边嬉戏的小童。小童捉了一只蟹,而其中一个男孩用食指把它按住,再用另一只手撕下它的一只螯。观看的儿童,都拍掌欢呼。那男孩十分满意同伴们的反应,于是便再接再厉,逐一把全部的蟹爪剥落。跟着,他便把蟹身扔进田里,再捕捉另一只。
1701182450
1701182451
小童见到佛陀和比丘,都向他们鞠躬作礼,才又继续折磨下一只蟹。佛陀叫他们停止。他说:“孩子们,别人把你的手脚撕下来,你们会觉得痛吗?”
1701182452
1701182453
“会,大师。”小童答道。
1701182454
1701182455
“你们知道蟹也和你们一样,会感到痛苦吗?”
1701182456
1701182457
小童没有作答。
1701182458
1701182459
佛陀继续说:“蟹也如你们一般要吃要喝。它们也有自己的父母、兄弟和姐妹。你们令它痛苦,它的亲人也会痛苦。仔细想想你们的行为吧。”
1701182460
1701182461
小童似乎知道过错。看见其他村民已前来围观,佛陀便乘机说教慈悲之法。
1701182462
1701182463
他说:“所有众生都有权享受安稳,我们应该保护生命和尽量给大家幸福。所有众生,不论两足或四足,泅水的或飞翔的,都有生存的权利。我们不应伤害或杀戮其他众生,更应保护生命。
1701182464
1701182465
“孩子们,就如一个母亲可为她爱和关怀的子女牺牲一样,我们也应该放开心怀,去保护所有众生。我们的爱,应该撒播到我们上、下、内、外的一切众生。无论日夜、行住坐卧,我们都应该活在此种爱心之中。”
1701182466
1701182467
佛陀叫小童放走刚捉来的蟹。然后,他又对众人说:“静思这种爱心的人,首先会给自己带来快乐。这样做,你会睡得好,而醒来更觉自在。你不会做噩梦或忧悲苦恼。同时,你也会得到周围的人和物的保护关怀。你用爱心和慈悲对待的人,会带给你很大的喜悦,而他们自己的痛苦,亦会慢慢消除。”
1701182468
1701182469
缚悉底知道佛陀有心对儿童施教。为了帮助这方面的弘法,他和罗睺罗便在祇园精舍开了一些为儿童而设的学班。在年轻的在家众帮助之下,年轻人每月有一次聚会学法的机会。须达多的四个子女都很帮忙,唯独儿子迦罗比较没兴趣听法。他参加的原因,也只是因为喜欢和缚悉底在一起罢了。幸好他的兴趣也日益增长。大王的女儿跋吉梨公主也十分支持这些学班。
[
上一页 ]
[ :1.7011824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