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1183772e+09
1701183772 佛陀称赞大王:“对了,陛下!那四座山,就是生、老、病、死。老和死已经迫近我们,而我们是不能逃避的。”
1701183773
1701183774 大王合掌说道:“世尊,当我记起死已临近,我便明白应该在余下来的日子,好好地依教奉行,过些平静、专注和有利他人及后世的生活了。”
1701183775
1701183776 大王起来向佛陀鞠躬后,便请辞离开。
1701183777
1701183778 那个雨季,很多婆罗门和各教团的信徒都在舍卫城聚集。他们在区内举办讲座、演说和论坛等活动,并邀请了很多城里的居民参加。论坛上,不同的教派都有机会发表他们的教理。佛陀的几个在家弟子也有参与这些论坛,之后,他们告诉佛陀和比丘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有可想及的形而上学问题都被提出来讨论,而每个辩者都认为自己教派的理论最为正确。虽然论坛开始时气氛非常融洽,但到最后终结时,便变成大声互相喝骂。
1701183779
1701183780 佛陀于是告诉他们一个寓言故事:
1701183781
1701183782 “从前,一个聪明的帝王请了几位天生盲目的人到王宫里来。他带他们去触摸一只大象,并要他们形容大象的模样。那个抚摸象腿的盲人,认为大象似房屋的支柱;那个抚摸大象尾巴的,认为大象有如毛扫帚;那个触摸大象耳朵的,便说大象似个藤箕;摸到大象肚子的那个盲人,则说大象如大桶;抚摸头部的,就说大象似个大缸;而触摸到象牙的一个,则说大象如一棍棒。当他们坐下来研究时,各持己见,因而演变成一场剧烈的争论。
1701183783
1701183784 “比丘们,你们所见所闻的,都只是片面的真相。如果你们以为这就是全部的实相,你们便会下一个歪曲的结论。一个修行人,应该抱着谦卑和开明的心态,要自知对事物未有全面的了解。我们要不停地努力深入学习,才会有进步。一个大道上的行者一定要明白,执著自己的见解是绝对的真理,才是妨碍我们证得真理的绊脚石。要在大道上有进展,两个必要的条件就是谦卑与开明的心怀。”
1701183785
1701183786
1701183787
1701183788
1701183789 佛陀传(全世界影响力最大的佛陀传记) [:1701179065]
1701183790 佛陀传(全世界影响力最大的佛陀传记) 佛法如大海
1701183791
1701183792 雨季安居之后,许多僧人都与佛陀道别,前往各地去弘法。佛陀的一个最受尊重和能干的比丘补纳尊者告诉佛陀,他有意回到家乡说教正法。他来自东海一个叫输卢那的海岛。
1701183793
1701183794 佛陀说:“我听闻你的家乡仍有大部分地区非常落后,而且当地的居民又很蛮横暴力,我真不知道你是否应该到那儿弘法。”
1701183795
1701183796 补纳尊者答道:“世尊,正因为那里的人仍是野蛮落后,我才有需要到那儿说教。我可以教导他们慈悲与不需暴力之道,我相信我是会成功的。”
1701183797
1701183798 “补纳,如果他们对你喝骂诅咒,你又怎么办?”
1701183799
1701183800 “尊敬的佛陀,那不算得什么,他们还没有向我掷石头和垃圾。”
1701183801
1701183802 “但如果他们真的向你投掷石头、垃圾呢?”
1701183803
1701183804 “尊敬的佛陀,那仍不算是什么,他们还没有用棍棒打我。”
1701183805
1701183806 “那他们真的用棍棒打你又如何?”
1701183807
1701183808 补纳尊者大笑,“我仍会觉得他们很温和,他们仍未有杀我啊。”
1701183809
1701183810 “补纳,如果他们真的要杀你又怎样?”
1701183811
1701183812 “我认为会这样发生的机会很低。世尊,果真是这样的话,我也会视此为有意义的牺牲,因为我的死,将会是背着慈悲与和平讯息的身教。每个人都要死。为大道而死,我决不言悔。”
1701183813
1701183814 佛陀赞叹道:“补纳,你真了不起!你有足够的条件和勇气到输卢那弘法。其实,我问你这些问题,都只是让在旁的比丘从中学习。我对你的才干和你一向不事暴力的精神,全无疑问。”
1701183815
1701183816 补纳尊者从前是个商人,他与他的姐夫一起以输卢那的货品跟舍卫城的商人贸易。他们当时是以船和牛拖车来旅运的。一天,正当他等着一批船运的货物到舍卫城的时候,补纳看见一队比丘在乞食。他当即被比丘的祥和仪容所慑,便决定前往祇园精舍听佛陀说法。法会之后,补纳已再不想做商人,而想做比丘了。他把所有的货品和金钱都给予他的姐夫,随即加入了僧团,受戒为比丘。他在修行上的进展很好,很快便成了一位能干的导师,在憍萨罗和摩揭陀一带弘法已久。比丘们对他这次回乡宣道,都有十足的信心。
1701183817
1701183818 第二年春天,佛陀东回。他在毗舍离和瞻波停下来,沿着河岸而行,一直抵达海边的地带说法。一天,他正站在海边时,阿难陀对他说道:“世尊,听到潮水的声音和望着起伏的海浪,我细观自己的呼吸以投入当下这一刻,我顿时感到身心圆满自在。海洋真使我有焕然一新的感觉。”佛陀点头。
1701183819
1701183820 另一天,比丘们停下来与一个渔夫谈话。阿难陀尊者问他对海洋的感觉。那渔夫魁梧俊朗,肤色被阳光晒得古铜一般,他告诉阿难陀说:“海洋的很多方面,我都十分喜爱。第一,是海岸那微斜的沙滩,使我们能轻易将船艇和渔网拖进水里;第二,就是海洋永远都留在同一位置,使我们不用担心找不到它;第三,海洋永不会吞没死尸,它一定把尸体冲回岸上;第四,所有的河流——恒河、耶牟那河、阿夷罗跋提河、萨罗河、牟那河——全都流入大海里,把自己的名字身份,都置诸脑后,而海洋也全把它们接纳下来;第五,虽然河流不停地倾入海里,但海洋的水位却保持不变;第六,海水永远都是咸的;第七,海洋里有美丽的珊瑚、玳瑁和宝石;第八,海洋是无数生物的收容所,滋长着大如数百尺的动物,以及细如针眼或尘埃的微生物。尊者,我相信你现在可知我如何喜爱海洋了。”
1701183821
[ 上一页 ]  [ :1.70118377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