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1183823e+09
1701183823
1701183824 微笑着,佛陀指向一堆大石,说:“让我们在那儿坐下,然后我给你们讲说觉悟之道的特色吧。”
1701183825
1701183826 比丘们和渔夫一起随着佛陀。大家都坐下之后,佛陀便说:“我们这里的兄弟给我们形容过海洋八样奇妙的特征,现在让我来宣说正道的八样同样奇妙的特征吧。第一,正法就像海洋岸边的沙滩,让渔夫易于拖拉船艇。法理中,每个人都可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跟着层次进展。正法的宽广,可以容纳不同根性的人。不论你是老或幼,受过教育或只字不懂,每人都可以找到不同的法门去适应各自的需要。
1701183827
1701183828 “第二,正如海洋永远住于一处,法理也永不变迁。戒律已很明确地传授了。正法就住于所有守持戒律的行者。正法是不会失传或被取替的。
1701183829
1701183830 “第三,就像海洋不会留着尸体不放,正法也不会容忍无明、怠惰和毁戒。不是真正修行的人,都会被淘汰出来的。
1701183831
1701183832 “第四,正如海洋平等接纳所有川流,正法也平等接纳所有阶级的人。又像河流放下它们的身份名字,加入僧团的人都放下他们的阶级、家族和地位,以能当上比丘。
1701183833
1701183834 “第五,正如海水的水位不变,无论正法有多或少的追随者,它也依然一样,没有增减。正法并不是数目可以衡量的。
1701183835
1701183836 “第六,正如海水永远是咸的,虽然正法的教化门径和修行方式包罗万象,但它的法味始终如一,那就是解脱之味。假如所教的不能导致解脱,那便不是正法。
1701183837
1701183838 “第七,正如海洋藏有珊瑚、玳瑁和珍宝,正法含藏着无上尊贵奇珍的教理,如四圣谛、四正勤、五蕴、五力、七正觉因和八正道等。
1701183839
1701183840 “第八,正如海洋给众多大小的生物一个滋长的处所,正法也接受众生的皈依,不论他们是没有教育的小童或是伟大的菩萨。在正法的无数弟子中,就有很多已证得‘入流’‘一返’‘不还’或阿罗汉果位的。
1701183841
1701183842 “像海洋一般,正法是灵感的来源、无量的宝库。”
1701183843
1701183844 阿难陀尊者合上双掌,望着佛陀,说:“世尊,你是一位精神的大导师,同时也是一个诗人。”
1701183845
1701183846
1701183847
1701183848
1701183849 佛陀传(全世界影响力最大的佛陀传记) [:1701179066]
1701183850 佛陀传(全世界影响力最大的佛陀传记) 三法印,三解脱门
1701183851
1701183852 离开海岸,佛陀前往巴连弗城和毗舍离,然后再朝着他的故乡前进。刚进入释迦国的三摩伽摩城,他便获悉耆那教派的教主若提子去世的消息,并知道他的教团已分裂成水火不容的两派。双方除了彼此力斥对方误解教理之外,更各自拉拢信众的支持以增加势力。他们的信徒因而感到非常困扰,无所适从。
1701183853
1701183854 舍利弗的侍从学僧周那,将这个情形详细报告阿难陀尊者。他对这次耆那教的纠纷十分清楚,因为他曾在若提子曾经布教的波婆城地区居住过一段时间。阿难陀也转告这个情形给佛陀知道,并说:“世尊,我真不愿见到僧团在你入灭之后也四分五裂。”
1701183855
1701183856 佛陀拍拍阿难陀的肩膀,说道:“阿难陀,现在有比丘时常就教理的问题争辩吗?他们对四念处、四正勤、五蕴、七正觉因和八正道等教理,有分歧的意见吗?”
1701183857
1701183858 “没有,我从没有见过比丘在教理上争执。但这可能是因为你仍健在,我们都依皈你的福德。我们因为听从你的教诲,才可以和平相处。但你走了之后,我们便可能在戒律、僧团的体制甚或弘法的方式上,都会开始有不同的意见了。这些分歧一旦演变为冲突时,很多同修信众对大道的信心便会动摇。”
1701183859
1701183860 佛陀安慰他:“阿难陀,你不用担心。如果僧团内对四念处、四正勤、五蕴、七正觉因和八正道等教理有所争论,这才是真正要担心的事。否则,如戒行、僧团体制和弘法方式等枝节问题上的分歧,是不值得去忧虑的。”
1701183861
1701183862 虽经佛陀再三安抚,阿难陀的忧心仍未能止息。最近便有消息传来,曾一度是佛陀侍者的苏纳卡特尊者,因为对僧团不满,已经在毗舍离离弃了僧团。他现正举办讲座演说,旨在非议佛陀和僧团。他扬言沙门乔达摩只不过是个普通的人,没有特别深远的见地。他说乔达摩只教导个人的解脱,对社会漠不关心。苏纳卡特正传播着混沌扰乱的种子。舍利弗尊者也知道这个情况,并且与阿难陀分忧。
1701183863
1701183864 阿难陀又知道王舍城的僧团也酝酿着不满。在提婆达多尊者的领导下,几个比丘正密谋组织一个新的僧团,脱离佛陀的领导。好几个能干的比丘都与提婆达多勾结,他们包括瞿迦梨、迦留罗提舍、骞荼达婆和三闻达多等尊者。提婆达多是佛陀最有才干的大弟子之一,舍利弗尊者时常在人前赞美他,又待他如知己。对于提婆达多近来对佛陀变得异常嫉妒,阿难陀也感到大惑不解。他知道暂时还未有人向佛陀透露这些事情,他恐怕在不久的将来,便要亲自告诉佛陀这些坏消息。
1701183865
1701183866 翌年,佛陀回到舍卫城结夏安居,他住在祇园精舍,而佛陀就是在这里宣说《法印经》的。
1701183867
1701183868 “我今天要为你们讲说妙理,请你们都把心里的杂念清除,以能平和安稳地听讲、纳受和理解。
1701183869
1701183870 “比丘们,一些法理的特征,可以成为正法的印志。我所教的法理,有三法印,它们就是空、无相和无愿无求。此三特点也就是导致解脱的三门通道,因此,三法印又可称为三解脱门。
1701183871
1701183872 “比丘们,第一法印是‘空’。‘空’并不是‘不存在’的意思,它是指没有东西可以独立存在的意思。‘空’是指空无独立的自性个体。你们都知道,‘存在’和‘非存在’的两种信念都是有偏差的。一切法因缘而生。此是因为彼是,此非因为彼非;此生因为彼生,此灭因为彼灭。因此,‘空’的性体就是互依。
[ 上一页 ]  [ :1.70118382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