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1184078e+09
1701184078 又由于懵祗沙的彻视深察,他已因超越烦恼的障碍而有了很大的变化,舍利弗尊者也证明懵祗沙已证得“不还”的果位。他开悟那天,作了一首诗以表达对佛陀的感激:
1701184079
1701184080 沉醉少年梦
1701184081
1701184082 我四处游荡,
1701184083
1701184084 穿越郊野和市井,
1701184085
1701184086 直至得遇佛陀!
1701184087
1701184088 以纯粹的慈悲,
1701184089
1701184090 佛陀与我分享妙法。
1701184091
1701184092 信念苏醒
1701184093
1701184094 我披上袈裟。
1701184095
1701184096 住于察觉中,
1701184097
1701184098 身心专注,
1701184099
1701184100 感恩觉者
1701184101
1701184102 我才得证三学!
1701184103
1701184104 光明的种子
1701184105
1701184106 世尊广植四方。
1701184107
1701184108 众生沉沦暗黑,
1701184109
1701184110 他给我们引见大道——
1701184111
1701184112 四圣谛、
1701184113
1701184114 八正道、
1701184115
1701184116 平和、喜悦与自在。
1701184117
1701184118 他的言教深奥,
1701184119
1701184120 一生无咎清高,
1701184121
1701184122 他巧导众生解脱。
1701184123
1701184124 此恩此德难图报!
1701184125
1701184126 在一次特别为年轻比丘举办的教坛上,舍利弗尊者以懵祗沙比丘为例,告诉学僧们,在懵祗沙修行的初期,他遇到很多心境上的困扰。幸而他对修行的坚定,使他把这些境界降伏,证得真慧。“因此,”舍利弗告诉这班年轻僧人,“千万不要堕入任何心理不平衡的状况之内,不论是自卑还是自大。如果修行正确的专念,你便能够察觉到心内和身外的一切活动,因而不会轻易被困于其中。学会怎样把持六根,就是在大道上进展的至妙之法。”
1701184127
[ 上一页 ]  [ :1.70118407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