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189038
1701189039
平常人因为佛经中说“五蕴皆空”“无常苦空”等,就怀疑佛法只是一味地说空。如果信仰佛法的人多了,将来人世就必然要消失了。这种说法不对。
1701189040
1701189041
大乘佛法,都论说空与不空两方面。即使专门说空,其实也含有不空的道理。因此必须兼顾空与不空两方面,意义才能完整。
1701189042
1701189043
什么是空与不空呢?空就是无我,不空就是救世的事业。虽然知道无我,还能努力从事救世的事业,所以空就是不空。虽然努力作救世的事业,但是决不执著于有我,因此不空就是空。如果确实了解了这一层意思,就能知道发扬无我的伟大精神其实并不妨碍做种种事业。
1701189044
1701189045
另外如果理解这层含义,就知道平常人执著于自我而做种种救世事业时,往往能力薄,范围小,时间仓促最后不彻底。如果想能力强大,范围大,时间长久而且彻底的话,必须对佛法中空的义理要十分了解,这样来做救世的事业才能成就圆满。
1701189046
1701189047
因此知道所说的空,就是要将平常人所执著的自我之见打破消灭,一扫而空,然后用无我的精神努力切实地做种种事业。也如同在世间行事,先将不良习惯一一推翻,然后才能实现更好的建设。
1701189048
1701189049
如果相信这个道理,遇上牺牲的事必定真能去牺牲;需要救世时必定真去救世。因此才会脚踏实地、勇猛精进地去做这些事,才会做得伟大而彻底。
1701189050
1701189051
所以真正的佛法必须是先在“空”字上立脚,然后向不空上做去。哪会是一味说空而消灭人世啊!
1701189052
1701189053
以上所说的十种疑惑以及对此作出的解释,多半是采取近人所说而叙述的大意。诸位听到,可以消除种种误会。
1701189054
1701189055
至于佛法中的真义,十分繁广,今天不能详细说尽。只希望诸君从此以后专心研究佛法,购买佛教图书,随时阅览,时间长了自然会洞明其中真义。这是我对你们所寄予的厚望啊。
1701189056
1701189057
[1] 三皈依,是指对佛、法、僧的诚心归依。
1701189058
1701189059
[2] 五戒,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1701189060
1701189061
[3] 舁(yú),一起扛抬。
1701189062
1701189063
[4] 根器,指一个人先天的品行以及接受佛教的容量。
1701189064
1701189065
1701189066
1701189067
1701189069
转身遇见佛:弘一大师修心录 第三辑 悲行深运
1701189070
1701189071
佛法的悲悯不是无关痛痒的故作姿态,而是切实深入到自我和众生中去,切实自度度人。比如最简单的痛断恶习、改过自新,从最基本的自我完善开始做起。
1701189072
1701189073
古德有云:“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
1701189074
1701189075
就是说,目标一定要高远,行事却必须步步为营,真修实证。
1701189076
1701189077
1701189078
1701189079
1701189081
转身遇见佛:弘一大师修心录 改过自新:三大步骤与十项注意
1701189082
1701189083
本文是弘一大师1933年2月(癸酉年正月)在厦门妙释寺的演讲。大师讲述了改正自己过错的过程及其方法。在过程上分学习、反省、改正三个步骤;在具体的方法上,大师结合自己的亲身实践,列举了10例。从中不难看出“改过”之必要与“改过”之艰难。真想改过自新,就必须持之以恒、除过务尽。
1701189084
1701189085
今值旧历新年,请观厦门全市之中,新气象充满,门户贴新春联,人多着新衣,口言恭贺新禧、新年大吉等。我等素信佛法之人,当此万象更新时,亦应一新乃可。我等所谓新者何,亦如常人贴新春联、着新衣等以为新乎?曰:不然。我等所谓新者,乃是改过自新也。但“改过自新”四字范围太广,若欲演讲,不知从何说起。今且就余五十年来修省改过所实验者,略举数端为诸君言之。
1701189086
1701189087
余于讲说之前,有须预陈者,即是以下所引诸书,虽多出于儒书,而实合于佛法。因谈玄说妙修证次第,自以佛书最为详尽。而我等初学之人,持躬敦品、处事接物等法,虽佛书中亦有说者,但儒书所说,尤为明白详尽适于初学。故今多引之,以为吾等学佛法者之一助焉。以下分为总论别示二门。
[
上一页 ]
[ :1.70118903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