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190858
1701190859
在天津住了几天,准备赶赴河南。但听说到处都是土匪,盘踞在海边,多次杀伤外国兵,行人都很害怕。我也没有去河南的念头了。小住二十天后,又回到了海上。
1701190860
1701190861
天津北城刚刚拆毁完。到处都是尘垢,刮起风来沙土漫天。然而道路宽阔,走路很方便。会见了日本的上冈君,此人名岩太,字白电,别号九十九洋生,是赤十字社中的人,如今在医院养病。和他笔谈了一晚上,很是投机,他勉励我“尽忠报国”,我感到很惭愧。因此事做了一首七绝诗:
1701190862
1701190863
杜宇啼残故国愁,虚名遑敢望千秋。男儿若论收场好,不是将军也断头。
1701190864
1701190865
过了几天,又随同赵幼梅师、大野舍吉君、王耀忱君及上冈君,在育婴堂合影,因为赵师最近在这里做事。在天津时,有一天经过育婴堂,走访了赵幼梅师,谈起日本人求赵师书法作品的很多,见到我就分担一些,也都争着拿来纸张嘱托我写。颇有应接不暇的势头。追忆这些人的姓名,能记得者,有神鹤吉、大野舍吉、大桥富藏、井上信夫、上冈岩太、崎饭五郎、稻垣几松。其中大桥君在书法上有名气,我求得数张他的字。又求赵师转求千郁治书写一联,因为千叶君名声很大。海外墨宝的因缘,从这里看很兴盛。北方正当春季的第二月,仍然寒气很重。感伤时事,增加烦恼。旅馆没有俗曲。读李后主《浪淘沙》词中“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的句子,心里怅惘了很久。不久,风雪交加,严寒刺骨,穿着厚棉衣还打哆嗦。《津门清明》诗中说:
1701190866
1701190867
一杯浊酒过清明,觞断樽前百感生。辜负江南好风景,杏花时节在边城。
1701190868
1701190869
世人总是好作感伤时事做诗文,我一向不喜欢。曾经做诗给天津的同人看。诗里说:
1701190870
1701190871
千秋功罪公评在,我本红羊劫外身。自分聪明原有限,羞从事后论旁人。
1701190872
1701190873
北方的天气多狂风,今年尤其厉害。某天晚上,从西北飘来一片黄云,忽然间狂风大作,飞沙漫天。难道是苍天也有感慨!二月底,整装南下,第一夜住宿在塘沽旅馆。长夜漫漫,只有一盏孤灯陪伴,填了一阕《西江月》词:
1701190874
1701190875
残漏惊人梦里,孤灯对景成双。前尘渺渺几思量,只道人归是谎。谁说春宵苦短,算来竟比年长。海风吹起夜潮狂,怎把新愁吹涨。
1701190876
1701190877
第二天,傍晚时登上客轮。作一首诗:
1701190878
1701190879
感慨沧桑变,天边极目时。晚帆轻似箭,落日大如箕。风卷旌旗走,野平车马驰。河山悲故国,不禁泪双垂。
1701190880
1701190881
开船后,一到夜里音乐声嘈杂,常常从梦中惊醒。躺在床上静听,音节优美很是动人。过去有人作诗说:“我已三更鸳梦醒,犹闻帘外有笙歌。”不想我今天遇到了这种境况。客船在燕台停泊,山势环绕,船舶云集,海水清澈,呈现出深碧的颜色。来来往往的渔舟,都可见底。登高望远,胸怀顿时开阔。作一首诗:
1701190882
1701190883
澄澄一水碧琉璃,长鸣海鸟如儿啼。晨日掩山白无色,青天低。
1701190884
1701190885
午后,和友人一同登上燕台岸休息,归来时已接近日暮。开轮。午餐后,同人又各奏乐器,笙琴笛管,都很优美。吹奏当中,又有人唱起歌来。忧愁的人在这里,也可以稍稍解除寂寞之感。然而仅仅音乐又有什么用呢;只是增加我的感慨罢了。在睡觉前口占一绝:
1701190886
1701190887
子夜新声碧玉环,可怜肠断念家山。劝君莫把愁颜破,西望长安人未还。
1701190888
1701190889
1701190890
1701190891
1701190893
转身遇见佛:弘一大师修心录 华严集联:割裂经文开权通变
1701190894
1701190895
本文系弘一大师1931年6月6日(辛未年四月廿一)作于浙江上虞法界寺。这篇文字是大师为《华严集联三百》所做的序,说明了编撰《华严集联三百》的一些情况,如编撰原则、旨趣、讲究等。大师希望这部集联能对青年人在参悟佛法的过程当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701190896
1701190897
割裂经文,集为联句,本非所宜。今循道侣之请,勉以缀辑。其中不失经文原意者虽亦有之,而因二句集合,遂致变易经意者颇复不鲜。战兢悚惕,一言三复,竭其驽力,冀以无大过耳。兹事险难,害多利少,寄语后贤,毋再赓续,偶一不慎,便成谤法之重咎矣。
1701190898
1701190899
《华严》全经有两译:一晋译,有六十卷三十四品;二唐译,有八十卷三十九品。若其支流一品列译者,凡三十余部。唯唐贞元译《普贤行愿品》四十卷,传诵最广,盖是晋唐译全经中《入法界品》别译本也。今所集者,都三百联。自晋译《华严经》偈颂中集辑百联(附录四联,原文连续,非是集缀)。自唐译《华严经》偈颂中集辑百联(附录集句二十五联为前百联之余,又附八联为原文连续,非是集缀)。自唐贞元译《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偈颂中集辑百联(附录二联,原文连续,非是集缀)。后贤书写者,于联句旁,或题曰“某译华严经偈颂集句”,或题曰“某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偈颂集句”,或题曰“某译大方广佛华严经某品某品偈颂集句”。“集”字勿冠经名之上,昭其敬重耳。
1701190900
1701190901
辑录联文,悉依上句而为次第,唯唐贞元译七言末四联,补集后写,未依经次。字音平仄,惟调句末一字,余字不论。一联之中,无有复字。惟晋译八言第一,重如字,以义各异,姑附存之。
1701190902
1701190903
只句片言,文义不具。但睹集联,宁识经旨。故于卷末别述《华严经读诵研习入门次第》一卷,唯愿后贤见集联者,更复发心,读诵研习华严大典,以兹集为因,得入毗卢洲府,是尤余所希冀者焉。
1701190904
1701190905
于时岁次鹑首四月二十一日大回向院胜髻书。
1701190906
1701190907
译文
[
上一页 ]
[ :1.70119085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