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1211859e+09
1701211859 这个世间到底有没有灾难?你们自己看。如果你能通达社会的现象,就是古人所讲的「审而明之」,吉凶祸福就了如指掌。人与人之间果然充实「仁、义、礼、智、信」,这个社会、这个时代就有福,即佛家讲的福地、福城。反之,没有仁慈、道义,无礼、无智、无信,这个社会必定有凶灾。
1701211860
1701211861 综观历史的兴衰,天下大治、社会安定、世界和平,社会所呈现的是一个怎样的现象?天下大乱、社会动荡不安,这时又是怎样的现象?历史是一面镜子,拿这面镜子照照现前社会,就能清楚这个世间到底有没有灾难。社会的治乱、吉凶祸福,根本是家庭,家庭是社会基本的组织。这个组织破坏了,社会永远得不到安定。而家庭的核心是夫妇,从前夫妇是道义的结合,有「恩、义、情、爱」。如今这四个字没有了,夫妇结合是「利」、「欲」,这是多么可怕的现象!
1701211862
1701211863 所以,今天社会的结合,从基本家庭的组织到整个国家世界,就是利、欲。有几人能看清其中的业因果报?又有几人能回头?佛家常讲:「回头是岸」,一人回头,一人得度;两人回头,两人得度。大家不知道回头,我们自己要晓得回头,才不辜负佛菩萨的教诲。
1701211864
1701211865 「五、得胜意乐,三业清净」,『胜意乐』就是法喜充满,儒家所说的「不亦说(悦)乎」。悦是胜意乐,是从内心而生的喜悦,像泉水一样,非从外来。这是法喜,这是乐道,所以「三业清净」就乐了。《无量寿经》云:「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三业展开就是十善业道,十善业道统统做到了,就得胜意乐。经论常讲:「常生欢喜心」,这个果报你真正得到。诸佛菩萨得到,祖师大德也得到,真正受持读诵、为人演说、依教奉行的人都能得到,我们只要肯干也能得到。这种喜悦能消除一切烦恼、业习、天灾人祸,这是三业清净之德,可见言语非常重要。
1701211866
1701211867 「六、言无误失,心常欢喜」,一个不妄语的人,他的言论不会有过失。为什么?他有智慧。常妄语是烦恼、习气作主,所以错误不能避免。人诚实,没有妄语,心地真诚清净,不欺诳众生,这个人常开智慧,言论当然就没有过失。『心常欢喜』,就是佛法常说的「常生欢喜心」。这个喜悦是身心健康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古人常讲:「人逢喜事精神爽」。如果人遇到悲伤、痛苦,身心健康就受很大的伤害。多愁的人决定多病,杂念多的人决定不健康,而健康的人一定是常生欢喜心。
1701211868
1701211869 「七、发言尊重,人天奉行」,一个人诚实、可靠,他所说的话,大家都相信,不怀疑。不但人不怀疑,诸天听到都欢喜、尊敬,也会奉行。佛法讲,天有二十八层,高级的天人五通(五种神通)的能力很强。六通之中,他有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能知他人心中之所思)、宿命通和神足通(变化无碍),唯独没有漏尽通;「漏」是烦恼,因为他的烦恼没有断尽,也就是说妄想、分别、执著没有断干净。我们的妄想、分别、执著太重了,所以根本就不通。妄语是严重的烦恼,因此古来祖师大德劝人修行,「从不妄语始」。其他的烦恼容易断,妄语不断就肯定妄想、习气一条都断不了。不断犹罢,天天还在增长,真的是不进则退,这样修行怎么会有成就?
1701211870
1701211871 「八、智慧殊胜,无能制伏」,这就是讲无碍辩才。无碍辩才不是学来的,它是属于果报,这个果报是从智慧来的。我们一定要明了,烦恼轻,智慧增长;烦恼重,智慧就少。因此,我们要想开智慧,就不能不断烦恼。「智慧殊胜」,就辩才无碍,当然「无能制伏」。『无能』是哪些人?烦恼、习气没有断的人,他没有能力跟你辩论。
1701211872
1701211873 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度外道,就是以佛的智慧能力、无碍的辩才,将之降伏。当时著名的外道有九十六种之多,说外道不是毁谤,不是贬低。「外道」的定义,是心外求法。所以,我们要细心检点、反省,自己是不是心外求法?若是心外求法,也是外道,称作「门内外」,佛门里的外道。虽然学佛、皈依、受戒了,还是心外求法;换言之,对经教的义理没有深入了解,念念还受外境影响,这都叫做外道,所以外道的意思很广。
1701211874
1701211875 与外道相对的是「内学」。佛法从哪里学起?从内学起,「内」是心性。换言之,内是能现能变,外是所现所变;能现能变是真的,所现所变是假的。你在假的那一面去求,何时才能见道?「见道」就是见到心性,宗门讲的「明心见性」,见性才入门,「入大乘之门」,但距离登堂入室,还相当遥远。《华严经》讲,入门就是圆教初住菩萨;换言之,圆教十信位的菩萨还没有入门,但是接近了,向着这个大门的方向。佛家讲位次,入门才算拿到学位,所以初住菩萨以上才有位次。
1701211876
1701211877 由此可知,佛法是向内求,内求诸己,不求诸人。实在讲,内证的方法好,直接稳当,不迂回,这是佛法的殊胜。我们往往不懂佛的意思,不明了佛教导方法之所以然,于是有意无意中,思想、言行与佛所教的恰恰相反。这是我们不能证果,不能入门的真正原因。如果我们懂得佛的意思,知道他的善巧方便,如理如法修学,一生当中契入境界,不是难事。
1701211878
1701211879 佛教我们不妄语,我们做到了吗?没有做到。什么原因?「我」没有忘记,总有个「我」,这个关不能突破。《般若经》云:「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为什么还要坚固执著「我」?诸佛菩萨敢讲真话,因为他「无我」;凡夫起心动念头一个就有利害,所以明知故犯。明知故犯是愚痴、无明,损失太大了,将明心见性损失了。所以,真正知道利害得失,肯定会随顺佛陀教诲。
1701211880
1701211881 「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即得如来真实语。」这是如来果地上得的相好。如来的真实语,是从不妄语这个业因得来的。如果从相上讲,即得如来广长舌相。
1701211882
1701211883 佛教我们的是真实善法,其果报非常殊胜。若违背善法,所招感的必定是灾难。如今我们放眼社会,细心观察,大家都在造作十恶业,甚至是在竞争谁将十恶业做得广大便是英雄,被社会所赞叹;反之,修十善业者,则被视之为无能、窝囊。我们的所作所为,究竟是与十善相应,还是与十恶相应,一定要认真思量。人生苦短,死了以后,会换到另一个不同维次的空间,这就是常言的来生。可是讲来生,现在人很难相信,要是他相信有来生,起心动念便会谨慎。然而事实如是,你相信有,不相信还是有。美国有些杂志、报纸常常刊登这方面的讯息,有些同修将之搜集起来,翻成中文给我看。现在这些轮回的例子更多,应当要多搜集、多发表、多流通,让大家晓得决定有来生,这是事实。
1701211884
1701211885 若细心观察也不难体会,我们每天晚上会做梦,梦中的空间维次与现实不一样,生命会舍掉,梦境不会舍掉。为什么?梦境跟我们的身体不相干,它会存在。佛法讲的梦境是阿赖耶识的种子起现行,我们只要细心观察,佛所讲的十法界就能体会到。
1701211886
1701211887 【复次龙王,若离两舌,即得五种不可坏法。何等为五?一、得不坏身,无能害故;二、得不坏眷属,无能破故;三、得不坏信顺本业故;四、得不坏法行,所修坚固故;五、得不坏善知识,不诳惑故;是为五。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正眷属,诸魔外道不能沮坏。】
1701211888
1701211889 这一段经文,是我们修学从初发心一直到如来地,都不能离开的重要开示。「两舌」是挑拨是非、造谣生事。
1701211890
1701211891 诸佛菩萨、祖师大德跟我们说,世间一切诸法,没有善恶、是非、邪正、真妄、利害,要是契入这个境界,就是入不二法门,你就成佛了。佛讲的是事实真相,这是诸佛如来亲证的境界,所谓「法尔如是」;法尔就是一般人讲的自然而然,它本来就是这个样子。所有的是非、邪正、真妄、利害,都是从人心生出来的,从什么心生的?从妄想、分别、执著心。换言之,我们凡夫是戴着有色眼镜看外面风光,所以变质、变形了。因此,只要离开妄想、分别、执著,就能见到宇宙人生的真相;不离开,就是造业。
1701211892
1701211893 造的业,实在讲是虚妄的,得的果报也是虚妄的,可是这些虚妄你真有感受。如做梦一般,做恶梦真的受苦,吓了一身大汗;若你晓得这是在做梦、是假的,你就没有恐怖、惊慌。由此可知,诸佛菩萨示现在世间,他们知道自己在做梦,来度不知道在做梦这一类的人。他们是梦中省悟过来的人,我们是梦中迷惑的人。所以,菩萨名号的意义,称做「觉有情」;「有情」就是还有妄想、分别、执著。他虽有情,他觉悟了,他了解事实真相。凡夫没有觉悟,不了解事实真相,认假作真,因此无量无边的苦难由是而生。
1701211894
1701211895 口业最严重的是「两舌」,两舌之害超过妄语。两舌小则搬弄是非,破坏一个家庭的和睦、夫妻的感情,大则挑拨国家不和,甚至发生战争,伤害许多无辜的人命财产,这个罪重。更大则是挑拨佛法,「破和合僧」,比挑拨两国发生战争的罪还要重,这是五逆罪之一,堕阿鼻地狱。因为两国战争伤亡的是生命,破和合僧是断一切众生的法身慧命。
1701211896
1701211897 《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中,佛举了一个例子,有两个比丘讲经说法,弘法利生,法缘殊胜,嫉妒的人来破坏,造谣生事,让信众对法师失去信心,破坏这个弘法道场。他的罪过堕在地狱,时间是一千八百万年,这是以人间的时间来计算。过去李老师曾跟我们介绍过地狱的状况,他说地狱一天,最短的讲法,是我们人间二千七百多年。中国号称有五千年历史,在地狱只是两天。经上讲的一千八百万年,在地狱里的感受,真的是度日如年!
1701211898
1701211899 这是讲两舌的过失。两舌属于行动,其根本则是三毒烦恼;若没有三毒烦恼,身与口决定不会造恶业。由此可知,三毒是能造,身口七支是所造。古德教我们,修行要从根本修。根本就是要转三毒为戒定慧,三毒是烦恼的根,戒定慧是一切善法的根,这是善、恶之根本。根本的根本就是我执,「我」不破,大小乘佛法都不能入门。小乘断尽三界八十八品见惑,证须陀洹果;大乘菩萨五十一个位次,初信位也要断三界八十八品见惑。见惑头一条是身见,身见就是「我执」,破我执是真实智慧。
1701211900
1701211901 学佛多年了,为什么功夫不得力?没有真干,天天读诵、讲解、研究讨论,只是在信解里打转,没有真正去行,行才能证,不行如何能证?所以,真正肯行,就是真实智慧。真实智慧给我们带来两种殊胜的利益,一是开悟,智慧现前,《无量寿经》云:「开化显示真实之际」,也就是禅宗讲的「明心见性」,教下所讲的「大开圆解」。佛法讲「舍得」,就是要把身见舍掉,见思烦恼舍掉,才能得真实智慧,得明心见性,这是智慧成就了。第二是得「真实之利」,物质上的享受不缺乏,圆满了。得这两种利益,就是福慧二足尊,这才有一点像佛,虽然距离究竟佛还很远,但你已经有佛的样子了。
1701211902
1701211903 若不断见思烦恼,你还是十足的凡夫,无论怎样修行,都出不了六道轮回;修得再好,也不过是人天福报而已。我们一定要懂。若不懂、不了解事实真相,这一生就得不到结果。佛法讲五乘佛法,人天福报勉强说是人天小果,而实际上佛法讲的小果是阿罗汉、辟支佛,超越六道轮回才算真的有结果,没有离开六道轮回都不算。所以,真正的佛法是三乘:小乘是声闻、阿罗汉,中乘是缘觉、辟支佛,上乘是菩萨、佛。这是真实的果报,都是由断见思烦恼开始。
1701211904
1701211905 因此,不舍弃自私自利,就是自己的障碍。这是头一关,虽然很难破,但破了之后,往后就顺利多了。只要你证得小乘须陀洹初果,或是大乘圆教初信位菩萨,你就有「位不退」的学位,你决定不会退转作凡夫。虽然须陀洹与初信菩萨都没有离开六道,但他在六道里决定不堕三恶道。为什么?不再造三恶道的业。他只有往上提升,提升有快慢,根利的提升快,根性钝的提升慢,但决定不会下坠。
1701211906
1701211907 我们现在如何做一个回转?佛法是说转业,不是灭业。为什么?五逆十恶业,业的性是真如本性,如果业性灭了,那善也没有了。所以,佛法讲「断」、「灭」,都是个形容词,不是真的断了,也不是真的灭了,是转变了,转恶为善。善性跟恶性是一个性,不是两个性。真如本性为什么会有善恶?悟的时候纯善,迷的时候纯恶,本性没有迷悟、没有善恶,善恶是从迷悟上分的,这才重视「转迷为悟」的教学。
1701211908
[ 上一页 ]  [ :1.70121185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