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215585
【其邻国内所有人民多造众恶。】
1701215586
1701215587
邻国是与他交界的其他的国家,里面的人民造作恶业了。他们这两个国好,这两个地区好,国王教得好。所以古时候国王,儒家的标准是三条:作之君。君是君王,你是国家的领导人。作之亲。领导人是人民的父母,要以父母爱护儿女这一种心对待全国的人民,爱民如子,你要保护他、你要养育他。还要作之师。你是人民的老师、人民的表率、人民的楷模。这才是一个最好的领导人,让全国人民真正享到福报。享谁的福?领导人的福,他教得好,都是讲师范。从前帝王居住的处所叫京师;京是大的意思,师是师范,模范的城市。全国城市以它作榜样、以它作模范,叫师。名称多好,用意多善,所以我们不要小看了从前帝王专制,你小看是错误。今天我们到北京皇宫里面去看看,皇宫里面的办事的处所,办事叫大殿;大殿就是帝王开会、集会办公场所,场所叫什么?太和殿。太和殿后面,中和殿,再后面,这三个最主要的建筑物,保和殿;太和、中和、保和。他用的是什么心?他用什么样的心态面对全国人民?用『和』,上下和睦,全国一团和气,这个国家哪有不兴旺的道理?我们佛家讲六和,他讲三和。世出世间的圣人都是教我们以和为贵,我们要懂得这个意思,所以这是真正的圣主贤王。如果他接班的人、后裔都能够遵守这个原则,这个朝代会永远传下去,哪里有灭亡的道理?后代的人不遵守,为非作歹,这个国家就亡国,政权就会丧失了,我们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这两个国王好,所以他们的国家治理得非常好。但看看外面其他的国家那就不一样,人民造恶造罪,造罪当然要受报。
1701215588
1701215589
接着诸位看经文:
1701215590
1701215591
【二王议计,广设方便。】
1701215592
1701215593
怎么样来挽救世运,这两个小国王在商量。
1701215594
1701215595
【一王发愿:】
1701215596
1701215597
一王,当中有一个国王发愿。
1701215598
1701215599
【早成佛道,当度是辈,令使无余。】
1701215600
1701215601
一王发愿,唯有成佛才能够广度众生。如果不成佛,虽然有这个愿,愿与心违,我们常讲心有余而力不足,还是没法子。这就发心求道要成佛。
1701215602
1701215603
【一王发愿:若不先度罪苦,令是安乐,得至菩提,我终未愿成佛。”】
1701215604
1701215605
这两个小国王发的愿不一样。这一位国王发的愿,自己没有得度,先度众生。这是所谓菩萨发心,不是为自己,要为别人。这一段经文我们必须要了解它真实的意义,我们可不可以发个愿,不度自己,先度众生?如果真的发这个愿,一切为众生,一切为佛法,确确实实没有自己,我与我所都断了。行,那个没有问题。如果还有人我、还有是非、还有得失,那就不行了;换句话说,你脱离不了六道。凡是不能脱离六道的人一定要觉悟,无始劫至今天我们累积了多少罪业,这是实话。罪业不是这一生造的,生生世世累积下来的罪业,焉有不堕恶道之理?焉有不堕地狱之理?你决定会堕落的。你堕落在三恶道,你拿什么去度众生?所以诸位一定要晓得,一定要证得阿罗汉以上,才可以说我先度众生,众生不成佛,我不成佛。最低限度是阿罗汉果,脱离六道轮回了。到六道里面那是示现,去帮助众生。自己成佛还有一段很远的距离,我慢慢再来,我先度众生,这才行。你自己有本事才行,没有本事,发这个愿是空愿。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要特别留意,千万不要产生误会。
1701215606
1701215607
最殊胜的方法,这是对我们来说,我们业习深重,一品烦恼没有能力断的人,最好的方法是发心求生净土。求生净土说老实话,我们要想自己修行证得阿罗汉果,不简单,说老实话,做不到。但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人人可以做得到。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是不是就成了佛?没有,一品烦恼都没断,凡圣同居土往生的人烦恼没断。但是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加上自己的善力,自己要有愿心,有点善力,与诸佛菩萨感应道交,这个时候行。我不着急成佛,我急着先度众生,学地藏菩萨。那是你有本钱,你得到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可以到十方世界,应以什么身度化,就示现什么身。地藏菩萨也是如此。我跟大家讲周邦道夫人,遇见地藏菩萨是出家比丘相,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示现什么身。应以佛身得度者,地藏菩萨也能示现八相成道,也能示现佛身。所以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搞清楚,千万不要误会。
1701215608
1701215609
我们在台湾曾经见到有些法师发心,心发得很大,不愿意成佛,愿意生生世世在这个世界作法师度众生。走的时候相都不好,实在比不上一个念佛的在家居士,念佛的。我们这么多年来,在家念佛居士往生的瑞相,有不生病,预知时至,站着走、坐着走的,很多。出家法师当中一个都没有。你不能误会。他们确确实实有能力,做小国王的时候,这是示现。他本地是什么身份,我们不知道。佛说出这两个小国王。
1701215610
1701215611
【佛告定自在王菩萨:“一王发愿早成佛者,即一切智成就如来是;一王发愿永度罪苦众生,未愿成佛者,即地藏菩萨是。】
1701215612
1701215613
地藏菩萨累劫以来时时发愿,那个愿心永远不退,这是值得我们效法。所以我们真正要想发心,学地藏菩萨。地藏菩萨的殊胜功德,是一切其他菩萨不能比的。佛在这个经上讲,除了文殊、普贤、观音菩萨,其他菩萨都不能为比。即使观音、文殊、普贤这些大菩萨,在愿心上来讲,地藏菩萨超过他们。但是我们在大乘佛法里面接触多了,我们明了,所有一切菩萨的愿行,就是自己自性里面的智慧德能。我们帮助苦难众生这个愿心特别强,这就是所有一切菩萨法里面地藏法门最为殊胜,道理在此地。
1701215614
1701215615
特别是我们今天看到现前这个世界,众生苦难无边,依旧不断地在造重罪,不知道回头,迷失了自性,起心动念无不是罪。都是为自己、为个人的利益,不顾社会的安全。纵然学佛,自私自利深重的习气,他断不掉,经不起外界的诱惑;外面一诱惑,里面烦恼立刻起现行,把佛法忘得一干二净。学佛的人尚且如此,何况不学佛的人?所以我们今天实实在在讲,一定要效法地藏菩萨,宣扬地藏菩萨的法门。决定从自己本身做起,断一切恶,修一切善,念佛求生净土。如果我们的愿行恳切,未生净土之前,就得阿弥陀佛,得一切诸佛如来加持,使我们消灾灭罪,增长智慧,增长能力。能把这个经讲好,讲得让大众喜欢听,生喜欢心,喜欢依教奉行。这种智慧能力不是自己的,佛力加持的,自己业障深重的凡夫,哪有这个能力?既然得诸佛如来加持,得龙天善神拥护,自己就要更庆幸、更认真、更努力,不能辜负诸佛菩萨的护念,要做得更好,做得更如法,做得更圆满。我们向这些地方学习,那就没错了。下面世尊又给我们讲一则,地藏菩萨在因地修行的故事,请看经文:
1701215616
1701215617
【复于过去无量阿僧祇劫,】
1701215618
1701215619
这个时间愈说愈远。
1701215620
1701215621
【有佛出世,名清净莲华目如来,其佛寿命四十劫。】
1701215622
1701215623
我们从寿命上来看,就晓得当时人福报实在是不可思议。前面我们看到寿命六万劫,这地方看到四十劫,都是以劫来算。回头想一想我们现在的人间,寿命不过百岁,长寿;不到五十岁而走,好多好多。诸位要是每一天看看报纸上登的这些讣文,不到五十岁走的,占一半都不止。古人所谓人生七十古来稀,就很少了。一切福报用寿命来显示,你看到众生寿命长,佛的寿命跟众生寿命是一样。他示现一定是相等的,不会有特殊,就知道这个时代,众生他们的智慧德行所感得的福报。这我们在大乘经里面,深深地领会到,依正庄严是心性所变现的,心地善良变现的境界好,境界善、殊胜。众生心性不善,造作恶业,我们依报的环境就衰了,让我们深深感到这个世间不值得留恋,没有能令人能生欢喜的处所。追究其根本原因,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自作自受,哪能怪人?请看经文:
1701215624
1701215625
【像法之中,有一罗汉,福度众生。】
1701215626
1701215627
这是在清净莲华目如来像法时期。这就说明佛已经入般涅槃,没有住在世间。一切诸佛的法运都有三个时期:正法、像法、末法。佛的寿命长,当然他的法运也长。但是在像法的时期,像法时期所谓是塔寺坚固的时代。
1701215628
1701215629
【因次教化,遇一女人,字曰光目,设食供养。】
1701215630
1701215631
这在像法时代,寺庙里面只塑造佛的形像,佛的形像就能教化一切众生,所以造像的功德很大。可是虽有这一些硬体的设施,如果没有善知识讲经说法,一般人见到塔寺,见到佛菩萨的形像,虽种善根,这个善根在这一生当中不能成熟。所谓是你眼睛见到佛像,耳朵听到佛菩萨的名号,一历耳根永为道种,他这一生当中他不知道修行,他的愿心、信心发不起来,但是种子种下去了,金刚种子永远不坏。如果能教他这个种子提前成熟,那就要有善知识讲经说法。他见像知道像的意义,闻名知道名的意义,起真实清净的信心,发起如佛的愿行,他这一生就成就,功德就不可思议了。如果遇不到善知识,只是闻名见像,不解经义,不能发心修行,他所得的利益是有限的。虽有限,实在讲,也是不可思议。光目女设斋供佛,在寺庙佛像前面设斋供佛。
1701215632
1701215633
【罗汉问之:‘欲愿何等?’】
1701215634
[
上一页 ]
[ :1.70121558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