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1216714e+09
1701216714
1701216715 转的方法,这个地方『若有女人,厌女人身』,在后面这一段里头,『是善女人』,由此可知,前面这个女人是善女人,它省略一个字。这个字是非常非常重要,我们看后文就晓得这个地方:这女人是善女人。善女人一定是奉行《观经》上讲的三福,这是必须要记住的。这个经是大乘经,三福十一句里面所说的都要能够做到,做到什么样的程度那是另当别论。只要你能够做到一分、两分也称善女人,不做不行,一定要做到。她有这个基础,然后再依照这个方法理论来修学,就能够得果报。『尽心』,在修法里头这一个字是关键,一定要尽心。尽心就是用最诚敬的心、最真实的心来修供养,供养地藏菩萨的形像。形像,画的形像也可以,塑的形像也可以,金银铜铁铸的形像都可以。此地说只要是供养地藏菩萨的形像,下面经文都是这个意思。供养是『日日不退』,可见得发的是长远心。
1701216716
1701216717 供具举了几个例子,以花供养、以香供养,以饮食、衣服、缯彩、幢旛,再就是钱财宝物等等供养,这是讲供养具。供养具之多少,供养具的贵贱是随着自己的能力,绝不勉强。供具里面懂得表法的意思,这一点要特别记住。如果不懂得表法,只是用这种形式供养,得的利益很微薄,转不了业力,一定要懂得表法的意思。换句话说,佛菩萨的形像,以及所有的供具,都是时时刻刻提高自己的警觉,你自己德行不断向上提升,你就能得自在。自在像佛菩萨一样,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换句话说,把自己的业力转变成愿力,这一段经文最重要的意思在此地。愿力受身就自在,业力受身不自在,所以这个方法是叫我们转业力成为愿力。
1701216718
1701216719 供『花』,我们看到花就想到要修因,六度万行之因花。特别在《华严经》里面所显示,经典里面告诉我们,《华严经》上所说,任何一个人,无论他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他是什么样的身份,他是从事某一种的行业,都没有妨碍,都能够修菩萨行。菩萨行是什么?就是他的生活,就是他行业里面的工作,就是他日常的应酬,如何把这些事情变成菩萨行?变成六度万行?关键在菩提心;菩提心是个觉悟的心,真正觉悟。觉悟什么?觉悟诸法实相。《般若经》上所说的『三心不可得』,『诸法无所有』,这是真正觉悟,你的心行与自性相应,也就是与一切诸法实相相应,那你怎么会不自在?从真正觉悟之后,才晓得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自己,你才真的明了,所以对于虚空法界一切的人事物,自然生起真正的爱心。这个爱心,佛法里称之为大慈大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尽虚空、遍法界跟自己同体。这个体是什么?体是真心,真心就是真如就是本性,佛在经典里面名相说得很多,都是说一桩事情。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这个真心变现出来的,所以情与无情同一体。诸佛如来看到众生受苦,真的是自己受苦,看到众生得乐,确实是自己得乐,众生跟自己是一体,这才是真正觉悟。
1701216720
1701216721 众生,特别是六道里面的众生很苦,迷失了自性,迷失自性,自性还是起作用,不是不起作用,如果不起作用那就不叫真性,它还是起作用。虽起作用,因为迷失自性,他不知不觉被业力操纵,他的生活就苦了。觉悟了的众生就称佛菩萨,觉悟了的人。声闻、缘觉也觉悟,觉悟得不够彻底、不够圆满,但是他已经能够摆脱业力的控制。佛在经上讲,声闻、缘觉在三德里面,他得解脱,是半个解脱,不是圆满的。为什么?法身、般若没有证得,三德密藏里面只证半个解脱,他舍身受身也相当自在。由此可知,整个佛法的教学关键就是在觉悟,觉悟之后我们就得自在,就能够随意化身,不仅仅是转女身为男身。供具花的意思给我们这么大的启示。
1701216722
1701216723 『香』的表法是信心,香表信香,对于佛菩萨的教诲决定没有疑惑,生起清净坚定的信心。香又表戒、定,我们香赞里头常唱戒定真香。香也表五分法身香,可见得它都有所表,我们才能得到真实的利益,这是不能不知道的。『饮食、衣服』供养是表自己的敬意,我们需要饮食,我们以饮食供养佛菩萨,其实佛菩萨并不需要;我们需要衣服,我们以衣服供养佛菩萨。寺院里面以衣服供养佛菩萨的也有,我们看到有一些寺院,佛菩萨塑像有人供养的衣披在身上的时候,像斗篷一样,那就是供养衣。供养这些供具都有经典做依据的,饮食供养很平常,佛前面的大供,这是饮食供养。『缯彩、幢旛』是一些装饰,就是以丝绸的这些制品供养佛菩萨,庄严道场,我们现在讲是张灯结彩。新加坡国庆快要到了,每一条街上张灯结彩,就是这个意思。
1701216724
1701216725 『幢旛』这是供养具里面最常见的,这个地方注解里头,青莲法师提供我们一点参考。『凡造旛法』,造旛跟造幢是一个意思,说旛,幢就连带在其中。『切不可安佛菩萨像,及名号等。旛是供具,供于所供,如何复以像名为之』。希望我们要记住这一点,现在很多人不知道,供旛旛上写着佛菩萨的名号,怎么可以用佛菩萨去供养佛菩萨。我们是供阿弥陀佛,旛上写着『南无阿弥陀佛』,用阿弥陀佛去供养阿弥陀佛,你们想想如法不如法?旛幢上还有什么?用佛像,上面绣的佛像再去供养佛菩萨,完全错了,这是许许多多人没有注意到。今天佛法衰,佛教虽然好像很兴旺,众生还造这些业,还受这些苦报,我们供养里面就错了。还有犯更大错误的,我们见到有的法师,大法师披上红的祖衣,祖衣上绣佛像,这不可以,一切诸佛都变成你自己的衣服了。连幢旛都有过失,你再把佛菩萨形像穿在身上,这不可以。
1701216726
1701216727 再话说回来了,我们今天把佛的名号印在我们衣服上,可不可以?可以。为什么可以?我们这是为度化众生的,是希望一切众生一历耳根,永为道种,我们用意在此地。假如你把佛菩萨形像绣成衣服,穿到街上去走度众生,行!可以的。问题就是看你用的是什么心?你的心用的善,用的诚,无量功德。如果这个心不是为利益众生,不是为宣传佛法,那你就造罪业了。可是旛幢是在道场,道场当中供养有佛像,这是不可以的。假如旛幢悬挂在旗杆上,行!为什么?给外面大众看的,许许多多不信佛的人,让他看到旛幢上有佛的名号,或者有经的经题,这都好。这是什么?我们的目的无非是令一切众生有缘接触三宝,都在用心,所以用心的关系就很大了。
1701216728
1701216729 现在我们看法官判案子,首先要问你的动机。如果动机是善良的,事情做错了也可以原谅,动机是不善的,做了好事你也有罪过,可见得动机的关系非常大。此地讲『尽心』,尽心就是讲动机。过去一些老和尚给我们讲故事,也许这些事情都是真有其事。说有一个出家人,见到有一尊佛像供在露天,这时候太阳很大,他看到之后很难过。佛在这个地方晒太阳没有东西遮蔽,自己也没有法子,什么也没有。想想脚上穿的还有一双草鞋,想着我就把草鞋供佛,把草鞋放在佛的顶上,让他不要晒太阳,自己赤脚走路;好心,他得的善报。他离开之后,以后没有多久,又有一个出家人从此地经过,看到佛头顶上一双草鞋,哪个人造这个罪业?赶紧把它取下来,把佛的头上擦得干干净净的。两个人都是好心,两个人都是恭敬心,都得福报,为什么?动机都非常好。所以我们要明了,行善一念真诚的善心,他们所做的都没有过失,要懂得这个意思。
1701216730
1701216731 在佛堂大殿幢旛最好不用佛菩萨的形像,不用佛的名号。用什么最好?现在我们用这个好——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用这个放在旛上,我们用这个供养,好!现在我们自己所修学的,真是我们的宗旨、我们的方向、我们的目标,用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随缘、念佛,用这个要是写在旛幢上,好!我们用这个供佛。这个供佛,在佛法里面讲法供养,法供养第一条依教修行供养。我们供养具里面,时时刻刻提醒我们依教修行供养,这是正确的,是我们值得提倡的。但是现在一般都是用佛菩萨名号,谁想到这个道理?这是特别提出来,希望大家注意到这个问题。
1701216732
1701216733 『钱财宝物』,这是舍财。舍财是什么?舍贪,表示舍贪供养,因为钱财宝物是一般人看得非常重的。他这个注解末后是,『能舍命财,心无吝惜,内息悭贪,获福无量』。这些话我们四众同修在经典里面看得很多,也听得很多,没人相信。为什么不相信?没有见到,没有证据。虽然读经、虽然听经晓得这桩事情,自己也修,修福,舍财总是舍一点点,我有一万块钱,舍一块就好了,做好事,所以他得的福很有限,他不能完全舍。这个世间富贵人的施舍比不上贫贱之人,贫贱的人反正有也这么多,没有也这么多,苦日子一天到晚还是挨下去,往往他能够舍,舍他财里面的大部分。佛在经典里面跟我们讲有公案故事,乞丐这是在外面乞讨的,人家给他一文钱。罗汉、辟支佛看到了,没福!受贫穷苦报,过去生生世世不修福,给他种福。怎么种福?向他求乞,人家布施你的那一文钱是你的,你拿来供养我,你就得福。乞丐听了什么?是苦,供养阿罗汉、供养辟支佛福报很大,他就真的把这一文钱供养他。一文钱是他全部的财产,他只有这么多,全部供养了,得的果报不可思议,几十劫不受贫穷的苦报。这是说明布施是尽心布施、尽力布施,福报是究竟圆满的。
1701216734
1701216735 贫穷、下贱、乞丐,佛度他们例子很多,这些人不久命终之后生天,我们世间人没有看到他生天,没有看到他在天上享福。布施之后没有多久他死了,世间人看到是这个现象,所以信心生不起来。我们虽然没有见到,我们明白这个道理,肯定生命决定不是这一世的,我们有过去世,我们还有未来世。真正能够相信有来世,你对于佛经上讲的这一些理事就信得过了,有来世。这一世苦一点没有关系,这是过去世没有修善因,这一生要好好地修,来世得最殊胜的果报,尽心布施这个果报不可思议。
1701216736
1701216737 我们供养一尊佛、供养一尊菩萨,难!找不到,只能供养佛菩萨形像。可是世间有真佛、有真菩萨,那个供养的福就大了。真佛、真菩萨在哪里?真修行的人。可是问题又来了,真修行的人生活都非常清苦,你供养他,他不接受,他不要。由此可知,福田就不好找了,你想种福,福田在哪里?的确相当不容易。真正的福田是真正修行的道场,我们到这个道场种福田。这个道场里面欠缺的是什么,我们供养它;如果住的人众太多了,需要扩充设备,我们供养它;你在旁边认真去观察,再多的供养他们修行没有退转一分,这才是真正的福田。这个供养福就无量无边,供养一天的福报都不可思议,何况日日不退,这个福有多大?
1701216738
1701216739 今天新加坡居士林的道场,居士建立的道场,这一些居士通宗通教,护持正法。不但护持,主持正法,建立念佛堂,提供给全世界的念佛同修到这个地方来精进念佛,每一天二十四小时不中断。真正念佛人,发心到这个地方来念一天一夜,都是你将来成佛的善因,是你将来成佛重要的条件。你能够发心天天在这个地方念佛,这个功德还得了!所以这个道场不是一个普通的道场,大家到这个地方来是来做佛的,对这个道场的供养,福德除佛之外没有人能说,真实功德。这个理、事我们都要懂得,要透彻地了解,希望像这样的道场在其他国家地区也能够建立。这个道场的建立,必然感得诸佛护念,龙天善神守护护持,现前的功德利益就不可思议;供养的人得大报福,修行的人得大善利。所以供养要如法,布施供养都要如法。
1701216740
1701216741 底下这一段,这是讲他的果报,转报果。转报果我们在此地可以把它看做有求必应,业报没有不能转变的。注解里面前面两句话非常重要,『转报事难,唯在精诚』,这八个字要紧。如果你真正做到精诚,转报就不难。这一位『善女人,尽此一报女身,百千万劫,更不生有女人世界,何况复受』,没有女人的世界,注解里面也说,『即指西方极乐』,西方极乐世界没有女身,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身相是跟阿弥陀佛完全相同。所以我们现在供西方三圣,我们统统供阿弥陀佛像供三尊,当中阿弥陀佛,这观世音菩萨、这大势至菩萨,为什么都一样的?西方极乐世界确实是一样的,我们的道场这个供法,跟经上讲的完全相符合、完全一样。我们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跟阿弥陀佛的相也一样,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不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我们的念佛堂所有供的像全是一样的,那是什么?莲池海会。那些像里面只有一尊是阿弥陀佛,其余都是我们大家的像,我们的像都跟阿弥陀佛一样,让我们在念佛堂有这种深深的感触。这就是转自己业报之身,成如来最殊胜的身相。再看底下的经文:
1701216742
1701216743 【除非慈愿力故,要受女身,度脱众生。】
1701216744
1701216745 这是愿意用女身度脱众生,也能够随意满愿。注解里面注得好,摩耶夫人,释迦牟尼佛的母亲,也是诸佛再来的,不是普通人;应以女人身得度,他就现女人身。他的愿跟别人的愿不一样,摩耶夫人的愿『永为千佛之母』,他发这个愿,发愿做佛的母亲。底下注得好,『此以顺爱法门,度众生也』,众生情爱很深,顺着你的情爱来度你。这是“四摄法”里面的同事摄,佛与法身大士他有这个能力,真正做到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下面又举个例子,《华严经》婆须密多女,在《四十华严》叫伐苏密多女,这是译音不相同。婆须密多示现的是什么身份?我们现在社会上讲妓女的身份,他示现的是妓女身份,广度众生,凡是跟她接触的都被她度脱了。所以你说哪一法不是佛法?哪一种身份不是菩萨?菩萨哪个行业都化身,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都有菩萨在其中、都有佛在其中,我们凡夫不认识。
1701216746
1701216747 末后他结论说,『并以慈爱三昧』,在现相、在作用里面是慈爱。内里面清净无染,就像宗门里面所说的『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他心地清净平等觉;外面示现的是慈爱,这叫慈爱三昧,他以这个愿力示现女身。底下说『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他里头是不是有贪爱?没有,他是度这一些情执深重的众生,帮助他们成佛,帮助他们离贪嗔痴,帮助他们觉悟;他有定功,他有智慧,他有善巧方便。如果定功、智慧、方便不到这个程度要去学他,那好了,那准到地狱,这是功夫不到决定不可以学习的。所以菩萨的四摄法,我常常劝同修们,前面三种可以学,后面这一种要看看自己的能力。后面是同事,前面是布施、爱语、利行,这没有问题,不会有什么副作用;最后这一条一定要看自己的智慧、定力才行,不可以随便学习。
1701216748
1701216749 【承斯供养地藏力故及功德力,百千万劫,不受女身。】
1701216750
1701216751 供养里面虽然讲事,说事你一定要明理,说理你一定要懂事,你才能得到真实的利益,决定不能偏在一边,偏在一边都是错误的,你把佛的意思完全曲扭了。过去李炳南老居士教导我们讲经,他老人家常说,说事的经难讲,譬如那些经,《地藏经》、《阿弥陀经》,它讲的是事,这些事讲得你能让人相信吗?所以讲这些经很难很难。什么经最好讲?《金刚经》最好讲,讲理讲得你会点头,你不能不信。说理的经好讲,《楞严经》好讲,讲事的经难讲。所以讲事必须把理说透彻,事人家才能相信;讲理的经一定要把事讲明白,理才落实到事上,才能够有受用,否则的话变成玄谈,理虽然说得很好,事上做不到。供养地藏一定要懂供养的理论,供养真正的修法,从事里头显理,我们晓得事相都是表法的。这里面的理事要是完全搞清楚了,到那个时候什么供养?前面说『尽心供养』。尽心到什么程度?整个身心都供养,那功德当然不可思议了。整个身心都供养,这话怎么说?就是佛在经上常说,『受持、读诵、为人演说』,我们这个身体这一生一世,表演给社会大众看的,让社会大众看了觉悟,你不是全身都供养了吗?在生活当中点点滴滴,都做一切众生的好榜样,圆圆满满显示自己的真诚、清净、平等、慈悲,教化众生。在事上教人,看破、放下、自在、随缘,这就是供养。
1701216752
1701216753 地藏是表什么?地藏表孝亲尊师,落实在孝道的基础上,落实在师道上,你就是真的尽心供养地藏菩萨。所以诸位要晓得,只有这些形式,香、花、饮食、衣服这些供养,不了解自己意思,自己里面还是贪嗔痴慢,还是是非人我,那这个供养是迷信,这个供养哪里有功德可言?所以从事相上供养达到我们尽心供养,这个事是表心的,这是真供养。普贤行愿里面讲法供养,法供养讲了七句,法供养里面最重要的是依教修行供养;换句话说,佛在经上教我们做的,我们都做到了。佛教我们做我们就做,佛教我们不可以做,我们决定不做。经典好比是剧本,我们四众弟子好比是演员,一定要依照这个剧本来表演,觉悟六道迷惑的众生。我们表演目的是帮助他们觉悟,所以要演得很逼真,把剧本完完全全地表演出来。换句话说,一切经典就是我们的生活,就是我们的思想,就是我们的见解,就是我们的行为,这叫尽心供养。你能做到了,说老实话你就成了佛;《地藏菩萨本愿经》你完全做到了,你就是地藏菩萨,《无量寿经》你统统做到了,你就是无量寿佛。不做不行,一定要认真努力去做,才叫『供养地藏力故,及功德力』,“功德力”是你的善心愿心永远不断,这才能够成就圆满殊胜的果德。请看下面这一段:这是第二“厌丑病礼像获福”,这也是人之常情。
1701216754
1701216755 【复次普广,若有女人,厌是丑陋、多疾病者,】
1701216756
1701216757 这是说自己的身相不善,多有疾病。
1701216758
1701216759 【但于地藏像前,志心瞻礼,食顷之间,是人千万劫中,所受生身,相貌圆满。】
1701216760
1701216761 我们先看这一段。容貌是业力变现的,业力则是心,世间看相算命的都说相随心转,我们也常常提醒同修们,相随心转,体质身体也随心转。不但身相随心转,我们的生活环境也随心转。佛在一切经论里面教化众生,这是一个重点的课程,也是非常切要的一门课程。谁不想自己离苦得乐?谁不想自己的生活幸福美满?古今中外一切众生都在那里祈求,都有这个愿望,为什么事与愿违?事实跟自己的愿望恰恰相背,是一切众生不知道这个事实是怎么形成的,怎么来的。这就说到善与恶果报的根源。我们今天所受的从事相上来讲果报,果必有因,因善果就善,因不善果就不善,所以种善因得善果,造恶业必定有恶报。佛在《业报差别经》说明,有十种不善的业得丑陋的果报。我们如果今天得这个果报,想一想看还有没有这个习气?因为过去生中造的这些恶业,得的现在的果报往往还有余习。如果残余的习气还在,不能把它改掉,转业就困难了。
1701216762
1701216763 十种不善的业,青莲法师节录在注解里面。第一个喜欢发脾气。喜欢发脾气决定不是好事,不但你发脾气的时候,那个时候的相不好看,发脾气也伤身体。伤身体带来疾病,你身体多病,所以你想想发脾气那个相好不好看?这才晓得丑陋疾病的来源。第二个是嫌恨,心里常常嫌弃别人,怨天尤人,这个情绪也伤身体。所以你要想身体健康,这十种用现在的话来讲病毒,心理上的病毒。人家为什么相好?常生欢喜心,欢喜的时候那个相好看,发脾气相不好看。转业就从这里转,佛讲的真是合情合理,我们仔细冷静想想,佛讲得有道理。第三桩是欺骗别人、迷惑别人,这不善业。第四种喜欢让众生生烦恼,扰乱别人,让别人身心不安。第五种不孝顺父母。
[ 上一页 ]  [ :1.70121671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