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216773
第九种业因,这不善的业因是,见到这些贫穷下贱之人轻视他,对他生起傲慢,加以毁辱。这是大错特错。我们学佛的人看到这些人,看到这些贫穷下贱的人,我们心目当中也是把他看做诸佛菩萨示现,他展示给我们看,告诉我们不修福慧就得这个果报,也是在舞台上表演的。所以对这些人我们要生尊敬心、怜悯心,自己要知道怎样修学。末后一条是『习诸恶行』,这里面范围就广了,造作种种不善之行。佛讲这十种得丑陋的果报,往昔所造的这些不善业,这一生得的果报。这一生果报能不能转?给诸位说能转,你只要把这些习气毛病统统改正过来,相貌逐渐就转变了,相随心转。真正有决心、有毅力改过自新,说实在话三个月到半年就有效果。要是三个月、半年没有见面的,朋友一见面,转了你不一样了,就很显著。天天跟你在一起,不怎么感觉到;不常在一起的时候,一见相貌变了。能够行之三年,那就明显地改变,你的家亲眷属天天在一起的时候,也觉得你变了,你不一样。相貌变了,体质当然就变。
1701216774
1701216775
这经里面,佛也给我们说十种业得多病的果报,注解里这二十条我们要把它记住,记住你可以帮助很多人,改变他一些不好的习惯,改变他这些恶的果报。第一种喜欢打众生,『好喜打拍一切众生』。特别是小动物,看到的时候也不见得不顺眼,看到就喜欢把它打死,蚊虫、蚂蚁、苍蝇看到就想把它打死,要晓得将来得多病的果报。印光大师值得我们学习,他老人家做出样子给我们看。在佛法里面遇到这些东西,不是把它打死,驱逐出境,把它赶走。可是印光法师不赶它们走,老法师《传记》里面说,他的侍者有人看到老法师房间里面有跳蚤、有蚊虫,别人来替他赶,老和尚不许,老和尚说不要赶它。人家问为什么?老和尚说我自己德行不够,有它们在,好!常常警惕自己,我的德行还不能感化它们,它们在警惕我,警策我,老和尚不赶。听说印光法师七十岁以后,这些东西再都看不见了,本来房间里面有蚊虫,有跳蚤,有苍蝇,有这些东西,老和尚到里面去一住,这些东西都搬家,都走了。由此可知,修养自己的德行重要,有它们在扰乱,自己道德不够,没道德,它才会扰乱。真正肯修勇猛精进,你的道德有没有成就?看看这些小动物还有没有?如果果然没有了,证明你修行有功夫;还有这些东西干扰,你功夫不够。真正修行人他不责备外境,一切回归到内心,回归到自己。我自己不善,它们来扰乱、来侵犯是应该的,不足为怪。所以这是应当要戒除的。
1701216776
1701216777
第二种恶业『劝他令打』。自己虽然没打,叫别人打。第三个『赞叹打法』,他打的方法赞叹,好!打得好,见打欢喜。这十条里面四条都是说打害众生,我们都有这个习气。看到小孩子打苍蝇,不错!打得好,都赞叹。哪里晓得多疾病的果报,造这个业因要得这个果报的。第五条是『恼乱父母』,让父母生烦恼,让父母身心不安。第六是对贤圣,使贤圣人生烦恼,也叫他不安。第七种『见怨病苦,心大欢喜』,看到跟自己过不去的人、自己讨厌的人得病了,他在那里欢喜。第八种『见怨病愈,心生不乐』,冤家讨厌的人,他的病好了,很不开心。这里头注重冤家,你所讨厌的人,你不喜欢的人。第九『于怨病所,与非治药』,冤家生病,你去给他药,送药给他,这药不是治他的病,让他病加重;换句话说,你是去害他的,不是去帮助他的,干这种事情。第十『宿食未消,而复更啖』,你吃得很饱,还没有消化,看到好吃的还要吃,这是病从口入。十条里面,前面的九条是你造的恶业,后面这一条是饮食,不懂得饮食卫生,而感得疾病的果报。十条是得丑陋的果报,十条是得疾病的果报,我们一定要晓得。
1701216778
1701216779
他的忏悔法,『但于地藏像前,志心瞻礼,食顷之间』,是说时间的短,时间短暂,这个业报就能够转得过来。『志心瞻礼』这是修学的方法,关键在『志心』两个字,志心是真心。瞻礼之间改过自新,修学地藏法门。地藏菩萨在一切菩萨里面慈悲至极,绝不在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之下,这要知道;地藏是表根本的慈悲,观音是把慈悲发扬光大。这个地方志心瞻礼,不是恭恭敬敬到那里去,天天去礼拜业障就消除了;礼拜是当然事相上的修学,形象上的。最重要的是要学地藏菩萨的发愿,要学地藏菩萨的存心,要学地藏菩萨的为人,要学地藏菩萨处事待人接物,这是真正志心瞻礼。你要能发这个大愿心,这个愿心清净、恳切,有决心、有毅力去照做,你转业力就快了。
1701216780
1701216781
『是人千万劫中,所受生身,相貌圆满』。注解里面虽然不多,但是前面这两句话很重要,『此显暂时』,暂时发心,『瞻礼功德不可思议』。暂时发心之后,是不是这个心就又没有?这里面有两层意思在。暂时发心,千万劫中,所受生身,相貌圆满,我们能相信,确实食顷之间。但是现前的业报不能转变,现前恶业要报尽了,志心瞻礼的报能现前,那不知道是哪一生、哪一世了?就如同《法华经》上讲,『一称南无佛,皆以成佛道』,就是这个意思。这是佛在世的时候,收一个出家人,在佛身边出家的都有大善根,没有善根怎么能出家?佛看到这个人来求出家,就让舍利弗、目犍连这些阿罗汉看这个人有没有善根。这些人一看,这些人都有神通,阿罗汉神通有五百世,天眼通、宿命通,看到这个人五百世当中没有善根,给佛说不能出家,他怎么能出家?
1701216782
1701216783
佛收了他。佛告诉这些弟子们,这个人在无量劫前是个砍柴的樵夫,在山上遇到一只老虎。老虎要吃他,他爬到树上叫了一声南无佛。就这个善根,今天缘成熟了,到我这个地方来,我给他剃度出家,跟这个意思一样。那一声一称南无佛,一声南无佛时间很短。食顷之间,一餐饭的时间,志心瞻礼地藏菩萨当然可以得这个果报。如果他能够念念相续,刚才讲效法地藏菩萨的行愿,他现在这一生就转了;不要等来生,这一生就转,转得非常之快。经上所讲的这二十种恶行,全部都改掉,彻底改掉,他转得就很快。再看底下这一段:
1701216784
1701216785
【是丑陋女人,如不厌女身,即百千万亿生中常为王女,乃及王妃,宰辅大姓、大长者女。端正受生,诸相圆满。】
1701216786
1701216787
这是说她对女身并不厌弃,她得的身相就非常圆满。而且生尊贵之家,就是我们现在所说,出身于贵族、出生于望族,得人天福报。末后总结:
1701216788
1701216789
【由志心故,瞻礼地藏菩萨,获福如是。】
1701216790
1701216791
青莲法师注解里面,也特别告诉我们,『志心二字,义深意重,贯于前后,勿轻看过。夫人之转报,诚非易事』,转自己业报不是容易的事情。『今所获福,诚由志心。志者,心之所至也』,这几句话非常重要。礼佛也要事理圆融,我们才能够得到真实的利益。关键就在志心,志心是真心,真诚之心来学习,所以这个心彻前彻后;前后不是讲这一段,深远地说贯彻全经。我们在前面看到,地藏菩萨在往昔因地之中为大长者,做婆罗门女、做光目女,生生世世不舍本愿。不仅是不舍,这个愿常常在发,他是真发。我们也在学,我们可惜学得不认真,每一天早晚课都发愿。愿是发了,嘴皮上发,事实上没兑现,念完之后随即就忘掉了,所以它不起作用。这是什么原因?不是志心。此地关键在志心,不是真心发愿,像我们平常这有口无心,这不行。我们自己要反省,要改过,帮助别人要把这个理事讲清楚,讲明白,提醒他。他能回头,他就得福;他不能回头,阿赖耶识里头也种了善根。
1701216792
1701216793
我们自己发愿续佛慧命、弘法利生,我们这一生当中选择这个行业,一定要把我们自己本分的工作做好,那就是念念不舍众生,念念帮助一切众生正信、正解、正行,我们选择这个行业才没辜负。这个行业是佛的事业,如来家业,我们选择的是这一行,世出世间所有行业里面无比的殊胜。如果不是用志心,怎么能做得到?经上讲的果德我们相信,为什么?因殊胜,这个果报就不会怀疑了。下面这第四段是“伎乐赞供福”,请看经文:
1701216794
1701216795
【复次普广,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对菩萨像前作诸伎乐及歌咏赞叹、香花供养,乃至劝于一人、多人。如是等辈,现在世中及未来世,常得百千鬼神日夜护卫,不令恶事辄闻其耳,何况亲受诸横。】
1701216796
1701216797
这一段注解里面说『文分二节』,先说能供的人,然后再讲他所得的福报。这个供养是什么?是伎乐歌舞。我们在佛法里面,知道大乘法中有,小乘法里面没有。佛说大乘法,诸天供养,天女散花,天人以歌舞、音乐供养。特别明显的像中国敦煌、云冈的壁画,这些变相图,世尊讲经说法有这些供养。在民间演变成什么?演变成唱戏供养佛菩萨,在佛菩萨庙前。很多寺庙佛菩萨大殿前面有戏台,那是专门给一些发心的人作诸伎乐、歌舞、赞叹供养佛菩萨,演这些戏,实在讲这是错会意思。演戏不必演给佛菩萨看,演戏是给一些大众来看,不必在佛菩萨面前。
1701216798
1701216799
实在讲道场里面,可以用这个方法来接引一些众生。可是现在这些戏剧、歌舞,不可以供养佛菩萨,那个供养佛菩萨是有罪过的。古时候这些戏剧有一些可以供养佛菩萨,为什么?它戏剧的内容都是教人,中国古时候戏剧四个字,它的内容『忠孝节义』,都是劝化众生。古时候教育不普及,用什么方法来教化社会大众?用戏剧。从前是农业社会,农忙过后空闲的时间很长,用这些艺术表演的方式劝人忠孝节义,表演的都是因缘果报;善人后来有善的果报,恶人一定有恶报,表演这些。所以广大的群众没有读过书,没有受过好的教育,但是他懂得做人做事的这些原理原则。他从哪里学来的?多半从说书、听戏,从这学来的。所以从前娱乐是教育,不是一个单纯的娱乐,重点是在教育。
1701216800
1701216801
佛法里面也用这种方式,达到佛陀教育的目标,所以佛法里面重视艺术的表法。现在佛法衰,不是没有原因。过去佛法的盛,说实在话,世间最高一流的人才都在佛法里面,都出家了,都做法师。法师是世间一流的人才,所以出家人为帝王师,不是一般人都能够随便出家。隋唐时代出家人要经过考试,考试的项目是先考世间法,世间法的标准相当于进士;换句话说,世间学问你要达到这个标准,然后再考佛法。考取了,皇帝才发证书给你,那个证书叫度牒。你拿到这个证书,你去找有缘的道场、有缘的法师跟他出家。你要没有这个证书,他要收你出家,他犯法;他收你,一定要有皇帝给你的度牒。皇帝给你度牒意思就是承认,你的学问德行、世出世间法可以做我的老师,你说他的身份多高。他一剃度出家,地方官员对他要特别恭敬,帝王师。所以教化的内容,那就非常精彩。以前这些文字,偈诵、歌赞做得多美,不是普通人能够做得出来。
1701216802
1701216803
在《地藏经》上我们看到供佛的方式有很多种,这地方是以『伎乐』,“伎”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歌舞、音乐。在大乘佛法里面,在古代我们所看到,世尊弘法变相图里面许许多多,世尊在讲经说法诸天载歌载舞来供养。这些事情小乘佛法里头决定没有,像『八关斋戒』、『沙弥戒』、『比丘戒』,决定禁止歌舞的场所。可是大乘菩萨就不一样,非常明显能够看到,小乘是对保守的社会,对保守人佛所设施的善巧方便;大乘佛法是对开放社会,是对一些开放这一类众生。这就说明佛确实没有定法,没有一定的法,佛教化众生都是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我们在《华严》里面特别谈清楚这些地方,他的确是应机。
1701216804
1701216805
当然佛有智慧、有德能,看一个众生能够看无量劫前的因缘,我们没有这个能力,所以佛摄受众生是圆满的四摄法。四摄法末后利行、同事,同事这就开放,如果不开放的话,怎么能跟众生同事?这是高度的智慧,甚深的禅定。他能够顺众生,能够在其中诱导众生,让众生觉悟,让众生回头,改邪归正,断恶修善,佛有这个能力。如果自己没有智慧,没有定功,也要学这样子很难抗拒外界的诱惑,许许多多人定慧不足,被外面境界诱惑而退转而丧失道心,比比皆是。从释迦牟尼佛那个时代,每一个时代都有。出家人堕落,出家人还俗,其实还俗比堕落还要好,他舍出家人的形象,去还俗做在家修行人,也不错,也能成就。所以在佛门里面出家还俗,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也是一个好现象,我们不能拿另外眼光去看,我们自己就有罪。像现在小乘国家,他们有短期出家,在泰国连国王都要出家三个月,三个月之后再还俗,这是接受佛教教育,过佛教的生活,对社会决定有好处、有帮助。
1701216806
1701216807
这段是说明以歌舞、音乐供养菩萨所得的福报。前面一段是讲供养,后面一段是讲他得福。从这段经文我们也能够体会得到,引申到以艺术的方式来弘法利生。在《大藏经》里面,我是在《嘉庆藏》里面看到,《嘉庆藏》是清朝时候编辑,《藏经》里面有厚厚的,现在是用精装本,大概有这么厚两册,内容是什么?全是歌词,谱上曲,歌词谱上曲,都可以演唱。由此可知,古时候用这种方式来劝化众生很常见,因为众生喜欢接受这种方式。编成剧本来表演比较少,为什么?条件要多,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可以能够做得到。一、两个人用歌唱,两个人这种表演,民间的艺术,在古时候是很常见。
1701216808
1701216809
特别是在法会当中来表演,因为法会的时候人多,以这种方式来宣扬佛法,以这种方式来劝化众生,是一个非常好的说法。《地藏经》如果我们将前面的光目女、婆罗门女这些故事以歌舞、戏剧这种方式表演出来,效果比我们在讲台上讲经效果大很多。这个理念希望同修们要记住,我们今天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条件具足,大乘佛法要搬上舞台;如果能够编成电视连续剧,在电视台广播,你想想看教化多少众生?普遍受到大众的欢迎。这是我们应当要想到。
1701216810
1701216811
在古时候剧本里面,古德也有编辑,我看到的是平剧的剧本《归元镜》。这里面是三个故事,都是我们净土宗,第一段是慧远大师的故事,第二段是永明延寿大师的故事,第三段是莲池大师的故事,编得好。它是以平剧方式在舞台上表演,演员那就是菩萨,就是在讲经说法。上一次游本昌居士到新加坡来访问,来看我,特别提到他愿意用艺术的方法来帮助佛教;我说错了,不是帮助佛教,你不是帮助法师,你就是大法师,你就用这个方式弘法利生,这才正确。所以他计划这一次第二集推出来之后,第三集他要演济公说法,正式当大法师。我们非常期望他的愿望能够实现,也欢迎他来演地藏菩萨。过去我听说电影里头拍观音菩萨、地藏菩萨,但是没有按照经文经义来表演,按照经义来表演才真正是利益一切大众。
1701216812
1701216813
这段经文里面关键的字眼,还是『善』字,『善男子、善女人』,还是在『善』字。可见得他歌舞表演的目的是劝化众生,而不是营利,现在世间种种娱乐的目的都是在营利。如果利润欠佳,他就不肯做,表演一定要卖座。善男子、善女人,他的用心就不一样,他的目的是教化社会,目的是宣扬佛法,利益众生。关键的字眼在此地。『能对菩萨像前,作诸伎乐,及歌咏赞叹,香花供养。』下面『乃至劝于一人、多人。』最好是利用法会场合,古时候常有,佛菩萨节日都演戏。演戏是有根据,这经文上就有。但是看你是演的什么戏。演戏的内容、演戏目的之所在。如果演戏目的是招揽信徒,那就错误。目的一定是用这种手段来讲经说法,普度众生。这就善了,关键就在这一点。
1701216814
1701216815
我们要谈一谈,他究竟得到一些什么功德?他好处从哪里来?现在世间一般人,把佛法这些作为都看做迷信,于是他们观念当中,修福应该在哪里修?应该多做慈善事业,多帮助社会贫苦的众生、年老的众生、残障的众生、多病的众生。做这些慈善事业,国家政府奖励,社会大众赞叹,我们佛教一个法会,在这里面演一场戏没有人重视。在他们眼光当中,哪能跟社会慈善家相比?我们这在迷信,我们这在敛财,给社会都是很不好的印象。这些事情我们不敢说没有,但是真正佛法一切的设施,它都是教学的目标,将教学跟艺术结合成为艺术的教学,这是教学手段里面最高明的,达到登峰造极。世尊时时刻刻在提倡,我们在一切经里面,哪一部经都重复很多遍,佛陀教我们『受持、读诵、为人演说』,演就是表演,我们要了解世尊的意义。
1701216816
1701216817
昨天我们在华严会上讲到主药神,顺便谈到修福,因为主药神是为人治病。世间有三种人不生病,要知道最高明的大夫是可以令人不生病,这大夫才高明;病了给他治病,不算高明。如何能叫一切众生不生病?佛是大医王,佛有能力。这三种人是:第一种人是有福报的人,所以你要会修福,有福的人不生病;第二个是有定功的人不生病;第三个是有智慧的人不生病。那个慧不是我们世间聪明智慧,佛家讲的明心见性、大彻大悟。为什么说这三种人不生病?这三种人能够把生病的因素给它止住。有福报的人,生病的因素少;有禅定功夫的人,能够把生病的因素控制住,让这些因素不起作用,所以他不生病;开悟、明心见性的人更不得了,把所有疾病的因素,像现在化学一样,把它化解都变成智慧,都变成功德,所以他们不生病。这道理、事实真相唯有佛懂得,佛教导我们,我们要相信。所以佛法是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理论圆满,方法巧妙,佛经上讲善巧到了极处。
1701216818
1701216819
可惜我们学佛的同修们愚昧无知,体会不到佛的心意,不了解佛教化众生的方式,虽然学佛,依旧得不到佛法的利益。说得不到佛法的利益是讲现在,可是真实的利益、深远的利益都得到。报不在这一生、不在这一世,因此世间人也就不能相信,对于供佛这桩事情他也就看轻,也就疏忽。学佛的同修我们常常听到,古德常说『一历耳根,永为道种』,一历眼根也永为道种;根是六根,六根是用眼根来做代表,说眼根是六根都说到,要晓得这意思。讲一根你就执著在一根,你就难教,世法教学还讲求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楞严会上讲六根,佛也只讲一个,讲一个见性,十番显见。你懂得十番显见,同样道理也就显闻、显觉、显知,全都有了。
1701216820
1701216821
所以说『一历耳根,永为道种』,我们统统就明白了,眼见也是道种,身触也是道种,舌尝也是道种,鼻嗅依旧是道种。这样你才晓得佛法里面造像,造佛像的功德大,《大藏经》里面有《造像功德经》,果报不可思议。你要问为什么?塑造的像传之久远,彩画的像令人见到种下成佛的种子。他见到佛像、菩萨像,将他阿赖耶识里面含藏十法界的种子,菩萨法界、佛法界的种子,他就现一次行。世出世间一切功德、福德,还有哪一种能比这个更大?每一个众生阿赖耶识里面,十法界的种子都充满,我们在十法界哪一个法界去受生,过哪一个法界的生活,那就要看你临命终时最后那个念头,这个念头是个什么念头。如果临终一念是念佛,他就到佛法界,临终一念是念菩萨,他就到菩萨法界,明白这道理才晓得佛门当中修福是不可思议。造像的功德哪里是迷信?不但不是迷信,真实智慧,无量的福报。这一尊像不但令自己得福,凡是有缘见到的人,都引发他八识田中佛菩萨的种子,见一次就像闪电一样放一次光。要知道放这次光,非常稀有难得,因为他要不得人身,不遇佛法,他没有这缘,没有这机会;八识田中虽然有佛的种子,没有缘把它引发出来。
1701216822
[
上一页 ]
[ :1.70121677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