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216814
1701216815
我们要谈一谈,他究竟得到一些什么功德?他好处从哪里来?现在世间一般人,把佛法这些作为都看做迷信,于是他们观念当中,修福应该在哪里修?应该多做慈善事业,多帮助社会贫苦的众生、年老的众生、残障的众生、多病的众生。做这些慈善事业,国家政府奖励,社会大众赞叹,我们佛教一个法会,在这里面演一场戏没有人重视。在他们眼光当中,哪能跟社会慈善家相比?我们这在迷信,我们这在敛财,给社会都是很不好的印象。这些事情我们不敢说没有,但是真正佛法一切的设施,它都是教学的目标,将教学跟艺术结合成为艺术的教学,这是教学手段里面最高明的,达到登峰造极。世尊时时刻刻在提倡,我们在一切经里面,哪一部经都重复很多遍,佛陀教我们『受持、读诵、为人演说』,演就是表演,我们要了解世尊的意义。
1701216816
1701216817
昨天我们在华严会上讲到主药神,顺便谈到修福,因为主药神是为人治病。世间有三种人不生病,要知道最高明的大夫是可以令人不生病,这大夫才高明;病了给他治病,不算高明。如何能叫一切众生不生病?佛是大医王,佛有能力。这三种人是:第一种人是有福报的人,所以你要会修福,有福的人不生病;第二个是有定功的人不生病;第三个是有智慧的人不生病。那个慧不是我们世间聪明智慧,佛家讲的明心见性、大彻大悟。为什么说这三种人不生病?这三种人能够把生病的因素给它止住。有福报的人,生病的因素少;有禅定功夫的人,能够把生病的因素控制住,让这些因素不起作用,所以他不生病;开悟、明心见性的人更不得了,把所有疾病的因素,像现在化学一样,把它化解都变成智慧,都变成功德,所以他们不生病。这道理、事实真相唯有佛懂得,佛教导我们,我们要相信。所以佛法是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理论圆满,方法巧妙,佛经上讲善巧到了极处。
1701216818
1701216819
可惜我们学佛的同修们愚昧无知,体会不到佛的心意,不了解佛教化众生的方式,虽然学佛,依旧得不到佛法的利益。说得不到佛法的利益是讲现在,可是真实的利益、深远的利益都得到。报不在这一生、不在这一世,因此世间人也就不能相信,对于供佛这桩事情他也就看轻,也就疏忽。学佛的同修我们常常听到,古德常说『一历耳根,永为道种』,一历眼根也永为道种;根是六根,六根是用眼根来做代表,说眼根是六根都说到,要晓得这意思。讲一根你就执著在一根,你就难教,世法教学还讲求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楞严会上讲六根,佛也只讲一个,讲一个见性,十番显见。你懂得十番显见,同样道理也就显闻、显觉、显知,全都有了。
1701216820
1701216821
所以说『一历耳根,永为道种』,我们统统就明白了,眼见也是道种,身触也是道种,舌尝也是道种,鼻嗅依旧是道种。这样你才晓得佛法里面造像,造佛像的功德大,《大藏经》里面有《造像功德经》,果报不可思议。你要问为什么?塑造的像传之久远,彩画的像令人见到种下成佛的种子。他见到佛像、菩萨像,将他阿赖耶识里面含藏十法界的种子,菩萨法界、佛法界的种子,他就现一次行。世出世间一切功德、福德,还有哪一种能比这个更大?每一个众生阿赖耶识里面,十法界的种子都充满,我们在十法界哪一个法界去受生,过哪一个法界的生活,那就要看你临命终时最后那个念头,这个念头是个什么念头。如果临终一念是念佛,他就到佛法界,临终一念是念菩萨,他就到菩萨法界,明白这道理才晓得佛门当中修福是不可思议。造像的功德哪里是迷信?不但不是迷信,真实智慧,无量的福报。这一尊像不但令自己得福,凡是有缘见到的人,都引发他八识田中佛菩萨的种子,见一次就像闪电一样放一次光。要知道放这次光,非常稀有难得,因为他要不得人身,不遇佛法,他没有这缘,没有这机会;八识田中虽然有佛的种子,没有缘把它引发出来。
1701216822
1701216823
造福的人,前面讲塑造佛菩萨形像,彩画佛菩萨形像,能够引发许许多多众生阿赖耶识里面最宝贵的光明,这光明要常常引起,他修行证果的距离就缩短。他要成佛、成菩萨,诸位想想度多少众生?他所度的众生,我们在因地上给他修的这点福,我们就沾他的光,跟佛菩萨有缘。何况自己修行,自己在佛菩萨形像面前恭敬作礼,香花供养,表演给别人看。尤其是不相信的人,他看看我们这些人,我们不迷信、不愚痴,也不傻、也不呆,见到佛菩萨形像为什么那么样的礼敬?他见到,有时候他也发问请教,你为什么这样做法?这就是机会教育,你就可以给他说明这功德利益,这属于机会教育。中国佛教寺院几乎每一个县市,乃至于乡镇道场林立,有历史、有艺术价值这些道场,现在国家开放做观光旅游,你要晓得这功德多大。许许多多外国的观光客,一生当中从来没有接触到佛法,没有见过佛菩萨形像,他到这地方观光旅游见到,阿赖耶识佛菩萨种子种下去,利益的殊胜,我们没有办法说得尽,可是世间人不知道。这是讲见像闻名。
1701216824
1701216825
如果再有通达佛法的佛弟子,无论是在家、出家,能借这机会将佛菩萨形像表法的义趣详细介绍,他现前就得利益;他这利益不是来生,不是后生,他现在就得利益。等于说到这里来观光旅游,是到这边来上课,你给他上了一课。他到这里来观光旅游,送的这些钱是交学费,学费没有白交,我们收的学费很少,他得的利益很大。这是为什么在这种场合当中,我们要做得特别的如法,我们在演戏,表演给那些没学佛的人看,让他们生恭敬心,让他们生起疑问,我们再为他解答。我们对一个人解答,观光旅游的很多,一片都围起来,大家都来听。这种场合要懂得表演,没有人问,找个内行的人预先约好,我在这里表演,你来问;唱戏,唱给别人看,给别人听。这种发问经上有,利乐有情问;他们不懂,他们能问。好!看看旁边没有人问,没有人问我们自己人来问,问了叫他得利益。所以中国这些寺院道场,是教化全世界众生的课堂、教室,这是大乘佛法对全世界人民的贡献。我们要懂得这意思,然后你才晓得功德利益的殊胜,决不是世间那些慈善家能够相比。慈善家帮助人一世一生,佛法帮助人生生世世,这利益怎么能相比?所以果报当然不相同。
1701216826
1701216827
下面这是说他的福报。『如是等辈』,就是这些修福的人。『现在世中,及未来世』,后头这一句重要,他不是一世,他还有来世的福报。『常得百千鬼神日夜卫护』,护法神保佑你。它为什么保佑你?因为你弘法利生,因为你弘扬佛法,这些护法神都是佛弟子。乃至于这些鬼神里面,确确实实有诸佛如来、法身大士在里面示现。鬼神纵然愚昧无知,他们在那里教导,在那个地方做示范,这是劝善。做这么一点善事,得这么大的利益,谁不愿意去做善事?谁不愿意去做好事?这是劝善的一种手段。『不令恶事辄闻其耳,何况亲受诸横』,这就是我们现前讲的消灾免难。所有一切灾难不但你自身遇不到,灾难的音声你都听不到,讯息你都听不到,能得这么大的福报。我们要肯定相信,佛在经上讲的话句句真实,没有一个字是妄语,如来确确实实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妄语、不诳语,句句是诚实之言。注解里面希望同修们细细去看,青莲法师这段注,注得非常之好,引用古时候的典籍来说明乐教,音乐教化的功能。我们再看下面这一段经文:
1701216828
1701216829
【复次普广,未来世中,若有恶人及恶神、恶鬼,见有善男子、善女人归敬供养、赞叹瞻礼地藏菩萨形像,或妄生讥毁,谤无功德及利益事,】
1701216830
1701216831
也就是说没有功德、没有利益,说你迷信。
1701216832
1701216833
【或露齿笑,或面背非,】
1701216834
1701216835
面是当面,背是背后。
1701216836
1701216837
【或劝人共非,或一人非,或多人非,乃至一念生讥毁者。】
1701216838
1701216839
这是讲造业。现在造这种恶业的人确实有,我们常常听到,有时候也见到。特别是在我们这时代,《楞严经》所说,这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邪师是谁?妖魔鬼怪。《楞严经》第四卷佛给我们讲四种清净明诲,那一段经文非常重要,为我们说明这世间哪一类是妖?哪一类是魔?哪一类是鬼?哪一类是怪?我们看到都是人,面貌是人,他心不是人心,是妖魔鬼怪的心。所以佛在《灭法经》里头预言,现在人讲预言,佛法将来第一个消灭的是《楞严经》,最后消灭的是《无量寿经》。《楞严经》为什么第一个消灭?我看到那一篇经文,我就知道这个经一定会先消灭。这个经没有了,妖魔鬼怪在世间你就不认识,你不但不认识他是妖魔鬼怪,你还把他当佛菩萨看待,他装得很像,很像佛菩萨,他不是真的佛菩萨。所以清净明诲那一章的经文,我过去讲《楞严》,我说这一段叫照妖镜,妖魔鬼怪对这个头痛,总得想办法把这经销毁,不让你流通,他好作怪。
1701216840
1701216841
儒家《左传》里面有一句名言,教给我们辨别什么是妖,左丘明说:『人弃常,则妖兴。』这句话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常是什么?儒家讲的五常:仁、义、礼、智、信,人要把这东西舍弃掉,不要了;换句话说,他所做的不仁、不义,不讲礼、不讲信用,这个人就是妖。无论他在社会上地位多高,他有多少财富,他不是人。儒家认定肯定人的标准,一定要讲仁义礼智信,也就是说做人五个基本条件。在佛法里面自古至今,这些祖师大德们就把五常配在五戒,不杀生是仁,不偷盗是义,不邪淫是礼,不妄语是信,不饮酒是智。由此可知,五戒具足这是人,五戒统统毁犯是妖、妖魔,不是人。现在虽然得的是人身,他造的是妖魔鬼怪的业,将来必堕三途,这是一切大、小乘经里面都讲得很详细。佛法是一切大众公认的人天眼目,是光明的指引,别人修学赞叹,你要去障碍,你要去毁谤,那罪业可重了。
1701216842
1701216843
这地方所说的三类众生,『恶人』,多半是愚痴之人,愚痴才容易被这些妖魔鬼怪利用,听信他们的妄言,怀疑正法。妖魔鬼怪也有辩才,也有邪慧;《楞严》后面所讲的五十种阴魔,种是种类,将这些魔分做五十类。每一类里面,我们在经里面所看到,如果不是真正通达大乘佛法,确实都把他们看做佛菩萨。他们在这世间有福报,福报很大;有徒众,徒众很多;有势力,他也有护法神,他的身也是金色光明,凡夫哪里能比得了他?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佛菩萨的光明柔和,你接触感觉得很舒适;魔的光明是威猛,你接触感觉恐惧,他的光刺眼,像太阳光一样,我们没有办法睁开眼睛久看,久看光里头有紫外线,眼睛会瞎的,所以太阳光决定不能久看。魔光就是这一类。佛光柔和。为什么会有这现象?佛光是从自性慈悲心里头流出来,魔的光还是从贪嗔痴里面出来,所以虽然光明很大,性质不一样,这我们要晓得。魔利用人,有的时候人也利用魔。人喜欢求名闻利养,魔给他名闻利养,于是魔道、魔法出现在这世间,能令一切众生迷惑颠倒,弃善向恶;这造恶业,不肯修善,舍弃正法。我们常常感触到,许许多多人信邪不信正,听骗不听劝,这真正是经典里面所讲的可怜悯者,真正可怜可悯,他还自以为聪明,自以为是。
1701216844
1701216845
对于他见到善男子、善女人皈依恭敬供养、赞叹瞻礼地藏菩萨形像,这就是我们一般所讲的拜佛、拜菩萨,看到有人拜佛、拜菩萨。诸位一定要晓得,凡是见到拜佛、拜菩萨,他是正信好,迷信也好,只要肯拜就好。正信的人现前得利益,迷信的人来生得利益,没有不得利益。《法华经》上讲『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那个『已成佛道』不是现前,也许在无量劫之后。就是他今天迷信,见到佛菩萨,他恭敬供养礼拜,就修这么一次福,无量劫后如果要遇到有佛出世的时候,可能这个因缘就能跟佛出家修行证果,我们在经上看到很多。他并不是很明了,也并不是很懂得道理,急难当中情急的时候念一句观音菩萨,念一句阿弥陀佛,功德都不可思议。何况我们对这些道理深深地了解,一声佛号一声心,恭敬作礼、赞叹供养,都是性德的流露。明心见性,性在哪里?性就在这里流露。
1701216846
1701216847
对于修积真实功德的人,修积真正福德的人,他『妄生讥毁』。『妄』,他是不了解其中的道理,不了解事实真相,随着自己的知见妄想,从他的妄想生出来的讥讽毁谤,说这是迷信。这话如果要深入去探讨意思很深,佛教不是迷信,所以迷信佛教的人也不是迷信。你们想想我这话对不对?佛教本身不迷信,你迷信它也不迷信。欧阳竟无说,宗教是迷信,正知去相信它还是迷信,它本质是迷,佛教本质不迷,你要明白这道理。所以佛教,你从迷进去,后来会开悟,如果真正它本质上是迷信,他知进去也被它迷了,这道理很深,很值得去玩味。然后你才能开导一切大众,决定不可以讽刺毁谤,那造的业造重了。你说他没有功德,说他没有利益,实在讲他的功德利益都是无边。你『露齿笑』,耻笑他,『面背非』是批评他,当面批评、背后批评,或者你还劝导一些人共同来批评他。末后总结,『或一人非,或多人非』,非分的批评、非理的批评。『乃至一念生讥毁者』,这是讲最少,动了念头。下面讲他的果报:
1701216848
1701216849
【如是之人,贤劫千佛灭度,讥毁之报尚在阿鼻地狱,受极重罪。】
1701216850
1701216851
果报还没有完,后头很长。这些人往往自以为聪明。佛门里头无论他是智信,是迷信,我们见到都欢喜赞叹。为什么?本质是正觉,迷信的人也得福,跟经上讲的没有两样,功德利益真的是无量无边,无可穷尽。毁谤批评的罪报,也不可思议,也是无有穷尽。
1701216852
1701216853
这问题我们一定要很清楚、很明白,为什么对这桩事情结罪会这么重?而我们看现前社会造这种业的人,我们常常能够听到,有时候也能够见到。大家都把这事情看得很轻,认为这是迷信,认为这些迷信的事情应当要破除,哪里晓得有这么严重的果报?毁谤三宝,无论你是有意、无意都得重罪,在一切恶业里面没有比这个更重。它的原因如佛在经中所说,三宝是人天眼目,三宝是众生得度的因缘,你把一切众生得度的机会断掉,这罪就重。你杀害一个人,你杀人的生命,经上讲四十九天他又投胎来了,所以杀生命罪小,断众生慧命最大。他得一个人身,如果他人间的福报还没有享完,还有人天余福,你杀了他,他很快又得人身,他福报没享完,他要继续来享福。福报大的,很快就得人身,几天他又投胎来了;福报差一点的,也不过经上讲的四十九天,他就又回到人间,这就说明杀生命罪不重。可是遇到佛法这个机会难,开经偈上『百千万劫难遭遇』,这话是真的不是假的。你得人身,你未必能有机会闻到佛法,何况得人身相当不容易。佛出现在世间时间并不长,没有佛法的时劫太长太长,你怎么正好生在有佛出世这段时候?
1701216854
1701216855
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一个人修行成佛需要三大阿僧祇劫,这个时间太长太长。为什么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就是你在修学过程当中,你有机缘遇到佛法的时间少,没有机缘的时候多,没有机缘你就退转,你就又堕落。遇到佛法,这是重新捡起来再继续干。断断续续,修的时间短,断的时间长,所以才要三大阿僧祇劫,要这么长的时间。假如修行要是继续不断的话,哪里要这么长时间?不需要。三宝是众生闻法修学得度的一种机缘,创造机缘的人功德无量无边,创造机缘是为了利益众生,不是为了利益自己。实在讲为众生,自己才真正得大利益,为自己得的利益很小很小。
1701216856
1701216857
此地建念佛堂,在念佛堂领众这些同修、法师们,我昨天晚上跟他们说,这念佛堂是不是此地这地区的?不是。这念佛堂是全世界的净宗念佛堂,我们这个地球上,发心念佛求往生的同修,都能到这念佛堂来念佛,来观摩,来学习,所以它是全世界的念佛堂。你的心量要拓开,你的眼光要远大,然后才知道使命的沉重,一定要把这桩事情做好。怎么样才能做到尽善尽美?我提醒大家天天要改进,不能依自己的意思来做。每一天要互相切磋,每一天要向大家请教,因为自己很不容易发现自己的缺点,要以真诚心请教别人。到念佛堂来的同修,有哪个地方觉得不方便请他说出来,我们立刻改进。每一天都要请教,天天改进,一天不改进就一天没有进步。你要问到什么时候才能改进到最圆满?大家都成佛。大家没有成佛,还在等觉菩萨位,还要求改进,还要求人批评,还要请人指教,这个事情才能做到尽善尽美。固执自己的成见,不受别人的批评,这个道场怎么会有进步?怎么能如法?
1701216858
1701216859
如果要问新加坡居士林念佛堂的精神在哪里?它的精神就是愿意乐意接受批评,勇于改过自新,这了不起。任何一个到这地方来念佛的人,都可以提出他的意见。此地常住最难得,就是能够接受意见,认真地去改正。这是菩萨精神,觉悟人的精神,不觉悟的人做不到,真正觉悟的人做到。我们是为服务众生,为服务一切念佛人,一定要叫他在此地念得很舒服,念得很自在,念得很欢喜,念得真正能得受用;受用是得清净心,得念佛三昧,成就真实功德。这个道场赞叹、礼敬、供养得无量福,你要是毁谤障碍,那过失就如经所说,在阿鼻地狱受极重罪。所以理跟事都要清楚,都要明了,不能随便批评,不可以任意轻慢,损自己的福。
1701216860
1701216861
青莲法师在注子里面也说得很好,他注子的一开端,『獧顽成性,占豆为情』,这就是讲一种轻慢的习气,轻慢别人,实在讲还是有贡高我慢、自以为是的这种习气。对于世间一切诸法不求甚解,凭着自己的浅见,『不知佛道真正弘深,而以世间轻薄浅近之言,欲设嫉心』,这嫉妒,『谤毁道根』。这样的人得的果报就如此。末后他引《兴起行经》里面几句话说,『谤法之人,极大罪业,堕三恶道,难可出离』,一切罪里头没有比这个更重的。我们诸位想想,反过来,《普贤行愿品》里面跟我们讲,『一切供养当中法供养最』,功德最大的法供养,那谤法的罪当然是极重,这一定道理。这是正法道场,点点滴滴供养都得大福,这道理事实我们要晓得。再看下面经文:
1701216862
1701216863
【过是劫已,方受饿鬼;】
[
上一页 ]
[ :1.70121681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