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217214
这是极力的赞叹,说明闻名见像的利益。经典的文字简单,含义深广。闻菩萨名,见菩萨像,乃至于接触到这一部经典,利益各个有浅深不同。有些人完全没有接触过佛法,像现代观光旅游,特别是到中国去观光,中国观光旅游,寺院是旅游的重点,外国人非常喜欢去看。他们多半是基督教徒、天主教徒,还有其他宗教的信徒,对于佛法一无所知。借着观光旅游,见到这些佛像,见到菩萨像,当然他们不会有信心,甚至于他们看这个是迷信,层次高一点的看这个是艺术品,把他当做艺术品来欣赏。有没有利益?有。正是佛法里面所讲,『一历耳根,永为道种』,一历耳根跟一历眼根一样的意思。耳根是听到念佛号的音声,听到读经的音声,那是耳根;见到佛菩萨形像这是眼根,阿赖耶识里头永为道种。无论是有意、无意,无论是赞叹、毁谤,都成金刚种子,就怕他一生没有缘接触到,那就非常可惜。毁谤都无所谓,他真接触到,毁谤他要受毁谤之果报,果报受完了之后,将来有缘再遇到他就信了,他就能得度了。
1701217215
1701217216
由此可知,给众生结法缘这是好事情,在世出世法真的叫第一等好事。广结法缘的时候,不要有任何顾忌,不要认为这是亵渎佛菩萨形像,造作种种罪业,那你就不敢动了。你怎么能跟众生结缘?对于佛菩萨起尊重之心、敬仰之心,那是已经入门来的,我们对于佛菩萨形像要尊重,以恭敬心供养。但是我们介绍给别人,那你就不必有这些顾虑,介绍给别人是在他阿赖耶识里头种佛种子,即使他毁谤侮辱都无所谓,佛菩萨哪有见怪的道理?见怪他是凡夫,他不是圣人,绝不见怪。所以在现代,我们看到有一些包装纸上印佛菩萨形像,报纸里头常常也印佛菩萨名号,也有佛菩萨形像。有一些同修看到这个情形来问我怎么办?这报纸能不能丢?我们怎么处理?他就慌张了。这是起分别执著,要晓得报纸上做是给许许多多众生结缘,结法缘,种善根。我们遇到怎么处理?就看你自己。如果你家里面有地方放,你可以把报纸上的佛像、佛名剪下来,或者是把它贴在一个本子里面,做一个纪念也是好事情。如果不愿意这样子做,照一般报纸处理就行,不必要执著,不必要计较。特别是在这个世间造恶的人多,佛菩萨的名号、形像愈普及愈好。发心不相同,我们这个心是利益一切众生,希望一切众生种下佛菩萨的种子,这是好事情。不要常常想到这是不恭敬,把这个缘断掉,那就可惜了。
1701217217
1701217218
此地说的利益非常明显。我们得利益的人,随着他的心、随着他的愿,如果他能解能行,利益就很殊胜,利益就很大。他闻名见像不解,也不能行,这个利益是含藏在他阿赖耶识里面,现前不能得利益;这个地方『现在殊妙安乐』,他得不到。什么时候他能得到利益?来生后世他有这个缘,有缘再遇到。再遇到的时候,那个缘要是殊胜,遇到善知识,遇到好的同参道友来帮助他,能解能行,他殊胜安乐的利益才能够现前。所以这里头没有迷信,这里面差别因缘无量无边。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了解这些事实真相,遇到有人来问的时候,我们可以给他解答,帮助他断疑生信。凡是来问的人,都是过去生中有这个种子,过去生中曾经闻法,闻名见像这个缘分。我们自己细细想想,我们过去生中,甚至于久远劫前,我们种下来的,到这一生我们才遇到缘,缘才成熟了。所以看到这一部经,他能生欢喜心,愈读愈欢喜,能解欢喜,不解也欢喜,缘深。缘一定是宿世种下来的,不可能是这一生当中一接触就生欢喜心,没有这个道理。
1701217219
1701217220
现前有许多大众,接触不能生欢喜心,还不就跟我们过去生中情形一样?我们是过来人很清楚,经历了许多生、许多世,这成就了。现在我们帮助他们种因,我们很清楚,也必须要经过来生后世缘成熟,他才能得度。在世间人心里面想,这个时间太长了,可是真正在事实真相里面,时间是假的,没有时间。时间跟空间,都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决不是事实。《华严经》上讲『念劫圆融』,一念可以把它延伸成为无量劫,无量劫可以把它浓缩成一念。大乘经上常讲,『十世古今,不离一念』,就是这个道理。我们没有看到真相,就像我们看电影一样,我们只看到银幕上那个现象,没有看到放映机后面的底片,银幕上有前有后,如果看看放映机的底片,拿出来一大盘没有先后。由此可知,我们看到有时间、有过去、有现在、有未来,是错觉当中看到这个幻相。你要把它看成了解真相,那你就好像电影放映机里面看到它的底片一样,没有先后。
1701217221
1701217222
所以帮助一切众生种善根,修菩萨行,成菩萨道,是我们应当要做的工作。而且要积极去做,无条件地帮助大家去做,这里面没有分别、没有执著,以清净心去做、以平等心去做,这样子功德自然就圆满了。经上讲的利益,『百千万生,常得端正,生尊贵家』,这是一般世间人所希求的,举出一个例子而已,真正的功德利益,比这个殊胜太多了。青莲法师在这一段经文的注解注得很好,他引用经典里面所说的,比较深一点,可是我们在讲席里头说了很多,诸位如果能懂得这个意思,看他的注解就不难懂。请看下面经文:
1701217223
1701217224
【尔时普广菩萨,闻佛如来称扬赞叹地藏菩萨已,胡跪合掌,复白佛言:“世尊,我久知是大士有如此不可思议神力及大誓愿力,为未来众生遣知利益,故问如来,唯然顶受。】
1701217225
1701217226
这是菩萨代替我们请示世尊,世尊讲了这么多,题目应该是什么。到这个地方来请问经名,将来集结的时候应该用个什么名字。就跟世间人做文章一样,自古以来许许多多人写文章,文章写完之后再定一个题目,这是很正常的一种做法。当我们做学生的时代,老师出个题目叫我们做文章,我们要依照这个题目做,那很难,那个练习。真正做文章的是文章做成之后,再看全篇内容定一个题目。像我们现在每天早晨,吃完饭之后跟大家谈谈话,随便谈,你们把它录下来,再把它写成文字,然后看这个内容给它定一个题目,让人看到这个题目,就晓得这一次讲演的内容。佛说经原先都没有定一个题目来讲,应机说法,题目集结之后才定。但是佛经有许许多多,都是与会大众听完之后,或者听了一半,有人来请教,请佛开示。这种情形在佛经里面,我们看到很多。也有没有人问,佛也没有说,集结之后,集结的人给这个经定一个题目。但是在佛经里面这种情形比较少,多数都是佛说出来。这是普广菩萨为我们请示,这个经的经题、经名。
1701217227
1701217228
『尔时』,是世尊给我们说地藏菩萨种种的修行、化他这些功德事迹。说完之后,普广菩萨『胡跪合掌』。『跪』在从前是礼节当中最隆重的,中国人行跪拜礼跟外国人不一样,胡跪是外国礼节,不是中国礼节。中国的跪是两个膝盖统统跪下去,在古印度的跪是跪一个膝盖,跟我们中国不一样;右膝着地,跪一个膝盖。这种跪法它有用意,便利于承事老师,老师有什么吩咐的话,动作比较敏捷,起来得快,很容易站起来,替老师服务;念念不忘奉事老师,是这个意思,所以这是很恭敬的一个态度。『合掌』表一心,都是表法的。十个指头表我们的心散乱,胡思乱想,合掌就是收心,所有一切妄念这时候统统放下,一心专注,合掌表这个意思。合一了,表这个意思,表恭敬。『白佛言』,『白』是下对上,敬词。从他言词里面我们知道,普广也是等觉菩萨,也不是普通人,也是诸佛如来的示现,正是所谓『一佛出世,千佛拥护』。释迦牟尼佛就像唱戏来唱主角,那些诸佛如来来唱配角,把这出戏唱好,希望看戏的这些众生看了之后都能够觉悟。所以佛法确确实实是在演戏。
1701217229
1701217230
我手头上还有一套剧本,正是现在这个时候,七月目连救母。那一套本子真的是个大戏,很可惜现在没有人去表演,剧本在,没有人表演。在古时候佛门里头这些剧本很多,是我们没有留意去搜集,留意搜集的确很多。现在如果能用现代剧的方法来表达,做成电视连续剧,用这种方式来弘法利生,产生的效果就非常之大。佛家常讲方便多门,不拘于一个形式。如果我们真的有这些人才,对文学有修养、有爱好,有真正懂得音乐,懂得戏剧,我们来编这些剧本,送给这些影剧界,让他们在电视台表演,弘法利生的利益就大了。效果比我们在讲台上讲经说法不知道殊胜多少倍,应该要向这个方向去发展。这些影剧的导演、演员先来听经,听明白之后去写剧本、去表演,用这种方法才行。现代化、本土化,我们今天讲本土是讲地球。现在资讯发达,交通便捷,地球变小了。今天讲本土已经不拘于一个地方,整个世界是本土,一定要走向现代化,才能收到效果。
1701217231
1701217232
所以这菩萨都是如来的化身,『我久知是大士』,“是大士”就是指地藏菩萨;我对他知道得太久、太清楚了。『有如此不可思议神力,及大誓愿力』,这就是释迦牟尼佛在前面所讲,普广菩萨早就知道,哪有不知道的事情?他在此地为什么要问?『为未来众生遣知利益,故问如来』。他这个问是明知故问,唱戏的,唱双簧的,这一问一答。众生不知道;不知道,众生问不出来,一定要内行的人才能问出来。我们读这个经我们要学、要学习,任何场地、任何时间;非常可惜我们都是迷惑颠倒的众生,没觉悟,度众生这种方法没有学到。说老实话,也没有度众生那一种恳切的愿望,所以还是生死凡夫。如果这一套你学会了,你也有这个弘愿,时时刻刻帮助众生、利益众生,没有间断的。走路散步聊天,前后都有人,我们明知故问,这一问一答,让别人听。我们在公共场所,在餐厅里面吃饭,四周围很多人,从来没有问:法师,什么叫做佛?你懂得,我也懂得,我们一问一答唱双簧给别人听,那些人不懂得。那个餐厅我们在吃一餐饭,那就是道场,来参加吃饭人都是听众,几个人懂得?
1701217233
1701217234
在中国大陆寺院里面,每一天观光团多少?带队的导游给他们介绍道场,介绍历史文物,给这些观光客,我们就不懂得在里面去插一脚。我碰到一次,在上海浴佛寺。我是离开的时候走到天王殿,正好有两个团,我看到那都是外国来的,他们的翻译给他们在介绍。我也是拉着旁边,那是浴佛寺的一位知客,我跟他讲解,天王殿四大天王是什么意思?表什么法?我跟他一讲,那两个团体都不说话,都围过来听,机会教育,我们就给这些观光客上一堂课。所以一定要懂得机会教育,一切时、一切处,我们要有这个心、有这个愿。就像普广菩萨在地藏法会这一问一答,哪有不知道的?都知道,明知故问,唱戏表演,给那些人看,让那些人看到之后觉悟明白。所以要晓得大陆上这一些寺院,如果能利用机会教育教导全世界的众生,他们到这个地方来观光旅游,真正得到利益回去。回去之后他又会宣扬,自己听到明白这些佛法,介绍给他的亲戚朋友。他那些亲戚朋友听了之后,又会到中国来观光旅游,想来学一点东西回去。他到这个地方来观光,花了一笔钱那是学费,还真学到东西回去,我们没有辜负他,好事情。
1701217235
1701217236
所以我不在中国没法子,我在中国一定建议中国佛教协会把所有出家人集合起来办培训班,培训他们机会教育。每一个人都会说,不必多,只要把这些表法的东西搞清楚,搞明白,天天为这些观光团体来讲解、来说明。让这些外国人到中国来走这一趟,知道中国不但是历史悠久,艺术水平那是世界稀有的,中国学术之精湛更让他佩服。这是宣扬固有文化,宣扬大乘佛法。佛法确确实实在中国,已经不在印度,印度没有了。佛法也移民移到中国来,印度没有了,所以全世界要想学佛,一定要到中国来。我们读这一段经文很有感慨,一定要知道自己怎么样去做,都是为了利益众生。这不是找麻烦,所以不要怕老法师很辛苦,老法师很累,不在乎这些!如何能令众生得利益,明知故问。『故问如来,唯然顶受』,『唯然顶受』四个字非常恭敬,决定依教奉行,有这个意思在里头。下面他就正问:
1701217237
1701217238
【世尊,当何名此经。使我云何流布?”】
1701217239
1701217240
你讲的这些怎样把它定个题目,好让我们辗转流通,把这个法门介绍给一切大众,推荐给一切大众,『流布』的意思,流通宣布。流布的方式很多,无量无边,决定不是一种形式。我们要看环境、看形式,怎样做最有利益,我们用这个方法去做。我们在讲堂里面讲经,讲堂很小,听众不多,如何把讲经的效果扩大。当然最理想的就是电视,电视这个缘我们不成熟,没有这个关系。尤其电视是由国家政策限制住,缘不具足。我们也没有财力,做不到。做不到怎么办?我们自己每一次讲经,把录音带保留住,我们可以做到;有缘的道场、有缘的同修,没有缘到现场来听,我们可以将这些录音带拷贝送给他们。佛法这是布施供养,决定没有买卖的。所以我们印的经书、录音带、录像带、CD,从来没有买卖的行为,都是赠送。
1701217241
1701217242
这两年来因缘逐渐成熟,台湾自从第四台开放之后,有许多人问我要录像带。有人要,好事情,我们很欢喜,我们提供,他们拿去播放。所以现在在台湾,几乎每一天有三四个小时播放这些录像带。在美国,每天有一个小时,最近夏威夷电视台也开始播放,每一个星期两次,好像是两个小时,一个星期两个小时。风气逐渐开了,我们的录像带派上用场。只要他们向我们要,我们储存的东西很多,我相信两三年他都播不完。我们储存这么多东西在,我们早早想到要利用科技的方式。现在电脑的网路开放,这对我们来讲也是最好流布的方法,许许多多这些资料都在网路上。我们看科技的趋势,在我想象当中十年之后电脑的时代,可能这些电视都会被淘汰掉,每一个人带一个小电脑,电脑就像一本书那么大;十年之后的电脑,可能变成一个很小的小盒子,可以装在口袋里,愈做愈进步。每一个人打开电脑的时候,你随时都可以看到,只要有空闲的时间,你想听经的时候,你都能够收到,太方便了。
1701217243
1701217244
所以将来对全世界弘法利生,需要多大地方?我们现在这么大地方足够了,地方小省事,开销小不求人,所有这些力量统统做弘法的工作,做帮助一些苦难众生的工作。我们自己衣食足就很快乐、就很自在,有志同道合的,有七个、八个足够了,人不要太多。我们专攻大乘,每一天在讲台上锻炼,利用科技的方法把它普及到全世界,我们用这种方法来流布,把心定下来专门干这一桩事情。我们不必挂个什么招牌,那是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实质。真正有几个志同道合的人,我们生活在一起,学习在一起,工作在一起,希望把如来的事业做好,这一生就过得很充实,很有价值,很有意义。
1701217245
1701217246
我也是几十年以来,从学佛以来就有这个愿望,希望有几个真正志同道合的同修,我们共同来做这个事业。同心同愿的人难找,古人所谓“三人同心,其利断金”,那是一种比喻,你这个锋利能够切断钢铁,有这么大的力量。同心的人找不到,为什么找不到?大家把名利看得太重,这就没法子。如何能把名闻利养、人我是非舍得干干净净,只有一个念头:弘扬佛法、利益众生。这样的人难找,太难了!我深深相信能有五个人,就能把佛法再兴旺起来,跟释迦牟尼佛时代无二无别。世尊当年在鹿野苑五比丘能起家,今天能够有五比丘,决定能够把佛法兴旺起来。这五个人真正有道心,跟此地所讲真正能把观念、言行转过来,与佛同心同愿、同解同行,这个事业才能做得圆满。请看下面经文:
1701217247
1701217248
【佛告普广:“此经有三名,一名地藏本愿,亦名地藏本行,亦名地藏本誓力经。】
1701217249
1701217250
普广请示经名,世尊说了三个名字,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是三个名字其中之一。这是过去译经的大师,从世尊所说的这三个名中选一个,选了『地藏本愿』,所以这个经叫《地藏菩萨本愿经》。“愿”一定有行,所以“本行”包括在“本愿”里面,“行”一定有“誓力”。“誓”大家知道,地藏菩萨的誓愿宏深,真正是舍己为人。我们今天所讲的牺牲奉献,舍己为人,地藏菩萨是第一个模范,『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度尽众生,方成佛道』。我们要问:地藏菩萨有这个大愿,值得一切诸佛如来赞叹、一切众生景仰,观音菩萨有没有这个愿?文殊菩萨有没有这个愿?此地看普广菩萨有没有这个愿?有。从这个愿来说都叫地藏菩萨,普广也叫地藏菩萨,观音也叫地藏菩萨,文殊、普贤都叫地藏菩萨,从这个愿说。如果从大慈大悲上说,地藏菩萨也叫观音菩萨,统统都是观音菩萨。千万不要把一个菩萨看做一个人,那么死呆板,你就糟了!所有一切菩萨都是表法的。
1701217251
1701217252
所以你成就什么?集一切菩萨之大成,所有一切菩萨就是我一个人,这就对了,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自己。从我们自己孝亲尊师,从这个愿行那就是地藏菩萨;从慈悲济世,你就是观世音菩萨;从用理智不用感情,你就是文殊菩萨;说到做到、言行一致,那就是普贤菩萨。所有一切菩萨是一个人,不是很多人,要懂得这个道理。我们今天学佛,学到老都不能入门,错在哪里?错在我们把所有菩萨分了家,这个不是那个,那个不是这个,这糟了!所以你不得其门而入。你真正懂得,一切诸佛是一尊佛,一切菩萨是一尊菩萨,《华严》上一再给我们提示,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都是说明这个道理,都是讲这个事实,哪里可以分家?这一分家就落在妄想、分别、执著,妄想、分别、执著不断,你就不得其门而入,说老实话经你也看不懂,你怎么能得到这个经教的殊胜利益?这是说到地藏菩萨本誓,从誓愿产生的力。这个力就是我们今天讲动力,勇猛精进,永不退转。什么力量在推动他?我们今天看世间人,世间人拼命在工作,什么力量在推动他工作?名利。如果他得不到名,得不到利,他就懈怠了,什么都不想干。
1701217253
1701217254
昨天报纸上登了一个小东西,我看了很有趣味。讲加州硅谷,那是我在加州住的那个地方,我住在南湾,就是说那个地区。那个地区很多科学家,多半是做电脑、电子的。我在旧金山讲经,他们这些人都来听,这里头博士学位的人很多。我记得我第一次在旧金山讲经,听众大概有八十多个人,三分之二是博士学位,所以那个同修告诉我,他说:法师,你到此地来开博士班。这些人工作都非常努力,每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为什么?赚钱。钱赚了之后没地方花,不晓得怎么花法,真的是如此。拼命努力在那里赚钱,是为这个他才那么样的工作。如果没有钱赚,没有利益的话,他一定就不干了。
1701217255
1701217256
世间人动力,工作劳动动力是名利,佛法名利舍弃掉,什么力量在推动他?本誓,他誓愿在推动,四弘誓愿。四弘誓愿其实就是第一愿,『众生无边誓愿度』,这一个愿力在推动他。他要真正有这个愿,他一定要断烦恼,一定要学法门,一定要成佛道。为什么?他不断烦恼、不学法门,他就没有能力度众生。由此可知,因为这个愿力成就了自己。自己成就之后,他的愿力才能兑现,才能普度众生。所以诸佛成佛,成了佛之后,决定不住在佛位上,再退到菩萨位子上来,行菩萨道。菩萨是学生的地位,佛是老师的地位,因为在老师的地位上就麻烦了。佛道是师道,提倡的是尊师重道,只有学生来求老师,老师不能任意去教学生。老师要随随便便去教学生,学生对老师就不尊敬了。所以师道只闻来学,未闻往教,中国跟印度古时候都是这样的。求学,你来求学,没有老师到你家去教你的,没有这个道理。谁可以到你家去教你?菩萨。菩萨是同学,同学就没有这样尊严,同学可以随便。所以经上讲『作不请之友』,你不来找我,我可以去找你,那是菩萨,菩萨方便了。我们关系是同学关系,我们不是老师的关系,你要懂得。表演做老师的释迦牟尼佛一个人,表演做同学的许许多多诸佛如来,示现成菩萨的身份,来跟我们做同学,来帮助我们。
1701217257
1701217258
实在讲这些人早就成佛,这是真正的慈悲,帮助佛来教化众生。不是内行人帮不上忙,不是内行人不能观机,不是内行人不能问,问不出来。所以我常说,学佛就是唱戏、就是表演,经典就是剧本。诸佛菩萨在此地表演,表演得多活泼。特别是在《华严经》上看到,那个法会多少人,如果从经开始到整个经的结束,参与的团体不能算个人,参与的团体总共就有两百二十八类,有这么多。每一个团体里面的人数都是无数无量,无数无量不就让我们立刻体会到,这个大舞台是尽虚空、遍法界,所以他的人数才无量无边。哪些人在导演?哪些人在当演员?全是诸佛如来。我们在经上看到,种种不同身份全是诸佛如来变现的,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随类化身,随机说法。
1701217259
1701217260
我们要在经典里面学会这一套本领,要建立这么样的理念,我们也就参与这个法会。这个法会是华严法会,华严法会无时不在,没有中断的,所以经上讲『尘说刹说,无间说』,没有间断的。华严法会是个总法会,所有法会那是小会,大会里头分小会,华严是总会。能够体会到这个意思,契入这个境界,我们就入华严法会。星期六我们遇到一段经文,正好讲到『华严三昧』,多少跟诸位报告一些。明白之后,确实把我们的观念转变,我们的生活随之也转变了,转变我们自己的业力变成愿力,这是学佛真正得力。方东美先生所讲,“人生最高的享受”,你转不过来你就得不到,转过来之后人生最高的享受。这是说到《地藏本誓力经》。后面经文还有两行,我们把它念下去:
1701217261
1701217262
【缘此菩萨,久远劫来,发大重愿,利益众生,是故汝等,依愿流布。”】
1701217263
[
上一页 ]
[ :1.70121721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