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1217349e+09
1701217349
1701217350 即使是世间大富长者也不能避免,富贵人家死的时候,造作种种的业障,我们亲眼所见。世间豪门贵族死的时候,都是很长一段期间的病苦,现在所讲的老年痴呆症。到末期的时候人事不省,家亲眷属都不认识,迷惑颠倒。在这种状况之下,他往哪里去?当然是三恶道。一生再发达、再辉煌,死了之后堕三恶道,你说他有什么成就?不如世间一个贫贱之人老实念佛,人家前途是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做佛,哪里能够跟人家相比?所以你在世间得到亿万的财富,也比不上念佛往生的贫穷的人,比不上。我们所看到的人家预知时至,自在往生,没有病苦,站着走的、坐着走的,这叫真正的福报,这才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临终最怕的是迷惑颠倒,临终一迷惑颠倒,连助念都帮不上忙。助念必定是这个人走的时候神智清楚,一直到断气都清楚、都不迷惑。这个助念是帮大忙,他能够一心跟着念佛,决定得生净土。所以我们自己要想到,自己将来临终会不会迷惑颠倒?要想自己临终不迷惑颠倒,一定要修福。我们中国人讲五福,五福最后一条,用现在话来讲好死,那真有福。好死决定有好生,就是说你来生投胎一定是善道,这一定的道理。如果死的时候迷惑颠倒,善道就没分。
1701217351
1701217352 由此可知,我们在一生当中决定不跟众生结怨仇,决定不可以伤害一个众生。众生都是凡夫,你伤害他,他怀恨在心,他永远不忘记,逮到机会就报复,冤冤相报没完没了。不但不可以杀害众生,令众生生烦恼都是罪过,我令众生生烦恼,众生就会令我生烦恼,冤冤相报。所以菩提道上要一帆风顺,要记住这两句话,不可以跟人结怨。佛教给我们跟大众接触要和颜爱语,我们要常常想到,我们用什么态度对人,人家用什么态度对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里面的含义很深很广。再看底下这一段经文:
1701217353
1701217354 【假使来世,或现在生,得获圣分,生人天中。缘是临终被诸眷属造是恶因,亦令是命终人殃累对辩,晚生善处。】
1701217355
1701217356 这段讲得好,这是事实。『假使来世』,是说临命终的人已经死了,死了之后那就是属于来世。『或现在生』是这个人还没断气。但是这个人在生是个善人,是个好人,自己没造什么罪业,因为他的家亲眷属杀生祭祀,拜祭这些鬼神、求诸魍魉,魍魉就是邪神邪道;病重了、病危了求这些鬼神来帮助,不知道他造的是罪业。杀生祭祀,杀生就是这个病人,他本来是可以生善道,得生人天中,他生善道。因为家亲眷属造这些罪业,这个罪业他要承当,他要到阎罗王那里去辩论,所以生善处就耽误了,『晚生善处』。如果已经断气了,他在阎罗王那里还要辩论,耽误他生善道的时间。如果没有断气,他在病床上种种痛苦,他神魂在那里辩论,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1701217357
1701217358 所以学佛的人,临终那是我们关键的时刻,身边照顾你的家亲眷属一定要懂这个道理,决定不能够做错事情。所以现在《饬终须知》,古书里头是《饬终津梁》,文字比较深,现在人不容易看得懂,所以用白话文重新写,这个小册子很重要。家亲眷属在病重的时候,一定要叫每一个家人都要读,都要明了如何来送终,如理如法的送终真正帮助他。世俗里面送终的方式问题很多,我们读这个经,自己再细细去思惟。想一想佛讲的有道理,还是世俗做的有道理,要平心静气很冷静地去思惟,这个里头得失利害关系太大了。一堕三途,时间是论劫来算的,经上常讲无量劫。多可怕!如果我们对家亲眷属爱护,怎么能忍心让他堕三途?即使他造作恶业,我们也想方法让他从三途里面早一天出来超生,怎么能忍心叫他堕恶道?下面说:
1701217359
1701217360 【何况临命终人,在生未曾有少善根,各据本业,自受恶趣,何忍眷属更为增业?】
1701217361
1701217362 何况这一个临命终的人,在生前造的善少,一生的造作恶多善少,恶的力量强,善根的力量薄弱。『各据本业,自受恶趣』。我们在人间现在看到是个人身,仔细再一观察他是不是个人?中国古书《左传》里面讲,『人弃常,则妖兴』,这意思怎么说?人要是把人道失去了,这个身是妖魔鬼怪,不是人。常是什么?常就是五戒,儒家讲的常——仁、义、礼、智、信。这个人不仁、不义、不讲礼、不讲信用,这个人就是妖魔鬼怪,不是人;现在像个人样子,死了以后就入三途,所以此地讲各据本业,自受恶趣。怎么忍心家亲眷属还造这些恶业,让他去承受?这是大错特错!
1701217363
1701217364 【譬如有人从远地来,绝粮三日,所负担物强过百斤。忽遇邻人,更附少物,以是之故,转复困重。】
1701217365
1701217366 这是比喻。比喻的意思很明显,譬如有一个人,这个人从很远的地方到此地来。在过去交通不发达,旅行大多数都是徒步走的,路程远当然非常疲乏,消耗体力;如果是三天没吃饭,他的苦难我们就可想而知。而这个人还不是徒步旅行,他还挑着担子。这个担子有一百斤重,这很沉重的一个担子,三天没吃饭走长途,这已经很累了。这就比喻前面临命终的人,生前没有做什么好事情,死后当然依他的行业,他要承受他的果报。『忽遇邻人,更附少物』,这就比喻家亲眷属无知,还要杀生祭祀加重他的罪业,他的前途当然更困难。这个比喻好懂。我们再看下面经文:
1701217367
1701217368 【世尊,我观阎浮众生,但能于诸佛教中,乃至善事,一毛一渧、一沙一尘,如是利益悉皆自得。”】
1701217369
1701217370 这是地藏菩萨对世尊说这些话,实在说对世尊说,就是世尊为他做证明,他讲的话句句都是真实,说话的用意实在是为我们。『阎浮众生』就是我们这些人。『但能于诸佛教中』,『佛教』两个字是关键。今天提到佛教,是不是我们想象当中佛教这个意思?不是。这是一切诸佛教诲之中,佛怎么教我们的,我们有没有懂得?我们有没有做到?真正能够明白了,能肯做,即使做一点点小善,『一毛一渧,一沙一尘』这是讲少,形容修的善少。毛是汗毛,我们身上的汗毛,这是我们正报里面最小的,尘沙是依报里面最小的,都是形容小善。这个小善,利益你全部得到,何况大善?佛法里面所教的,再小的善都称性。既然称性,善实在讲就没有大小,大善遍虚空法界,小善也遍虚空法界,乃至你起一念善心,一念利益众生的心,果报都不可思议。地藏菩萨说的这些话,初学的人确实很难接受,是不是佛菩萨以这些言语来劝勉我们,未必是真实。众生接触佛法,特别是初学,这些疑惑可以说是非常普遍,完全是以我们凡夫心去测度诸佛菩萨的境界,这是大错特错。
1701217371
1701217372 我们凡夫是妄心,诸佛菩萨用的是真心,妄心永远缘不到真实的境界。法相经论里面说得很多,第六意识的功能在八识里头是最强的,对外它能缘虚空法界,对内它能够缘阿赖耶识,可惜的是它就没有办法缘自性。诸位要晓得一真法界是自性,它可以缘虚空法界,它能够缘十法界,没有办法缘一真法界,没有办法缘自性。所以凡夫的见解智慧,怎么能够知道佛菩萨的境界?凭着自己的妄想想象佛菩萨的境界,全错了,这是我们一定要知道的。什么是真实智慧?二障破了,真实智慧才现前。我们就想一想,我们有烦恼障、有所知障,不但有,而且非常严重,哪来的智慧?自己觉得很有智慧,那真是佛法里面所讲的世智辩聪,世智辩聪不能解决问题。请看下面经文:
1701217373
1701217374 【说是语时,会中有一长者,名曰大辩,是长者,久证无生,化度十方,现长者身。】
1701217375
1701217376 到这儿是一小段。从这个经文里面,我们就明了大辩长者,这也是诸佛如来示现。『久证无生』,这一句话是说很久他就成佛了,他在十方世界度众生,『现长者身』,这是示现。应以长者身得度,他就现长者身,参加地藏法会,帮助世尊跟地藏王菩萨教化众生。他出来发问,这一问一答当中,破除我们的疑惑。下面说:
1701217377
1701217378 【合掌恭敬,问地藏菩萨言:】
1701217379
1701217380 『合掌恭敬』是致敬,是礼节,向地藏菩萨请教。
1701217381
1701217382 【“大士,】
1701217383
1701217384 这是称赞菩萨。
1701217385
1701217386 【是南阎浮提众生,命终之后,小大眷属,为修功德,乃至设斋,造众善因。是命终人,得大利益及解脱不?”】
1701217387
1701217388 请教这一些言语的意思不难懂。这是说我们这个世间的众生过世之后,他的家亲眷属给他修一些功德,譬如『设斋』。设斋意思很广,像现在习俗里面,放焰口、放蒙山施食,这都是设斋,这是请鬼神吃饭。也有在世间修福的斋僧,古时候家庭富裕的人家设千僧斋。以及造种种的善因,多做善事回向这个亡人。这一个命终的人,是不是因为家亲眷属给他营修功德,他就能得大利益?他能不能得解脱?我们看看地藏菩萨的开示:
1701217389
1701217390 【地藏答言:“长者,我今为未来现在一切众生,承佛威力,略说是事。】
1701217391
1701217392 地藏菩萨答言称『长者』,这是彼此恭敬。长者称菩萨为大士,菩萨称他长者。既然他问了,我现在为『未来』,『未来』是指我们,“现在”是当时,这『一切众生,承佛威力,略说是事』。『承佛威力』这一句尊师重道,不敢以为自己能说;这个事,理太深太广,我哪里能说?承佛威神加持这才能说。其实地藏菩萨早就成佛,也是示现为菩萨身。学生当中无量无边都成佛了,哪有老师不成佛的道理?这是显示诸佛如来大慈大悲,降格以菩萨身份方便度众生。诸位都晓得佛法是师道,我们对老师要尊敬,要到老师那里去求学,不如菩萨身份来的方便。菩萨跟我们是同学,他是佛的学生,我们也是佛的学生,他是早期的学生,是我们的学长,同辈分,所以我们不去求,他可以来找我们。老师没有去找学生的道理,但是同学可以,这在教化就方便太多了,『作一切众生不请之友』。只要观察众生机缘成熟,他主动就来了,这是菩萨身份度化众生的方便。所以地藏永远处在菩萨的地位上,原因就在此。
1701217393
1701217394 【长者,未来现在诸众生等临命终日,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一辟支佛名,不问有罪无罪,悉得解脱。】
1701217395
1701217396 这个利益实在太大太大了。诸位一定要晓得,临终最后那一念是关键,你来生到哪里去,就是最后一念。你一生所造的业很多,何况还有过去世,生生世世累积的业无量无边。佛在经上说,假如你所造的业要是有体积的话,体积再小,像微尘一样,所造之业是尽虚空都容纳不下。再想过去生中生生世世无量劫来,佛这个比喻形容不为过。好在这个罪业,没有体积、没有形象,但是它产生了力量,这个力量就造成了轮回,变现出种种苦的境界。可是一个人来生往哪一道去受生,确实决定在最后这一念,这一念当然在所有一切念头里面,这一念是最强的。佛在经上讲,我们业因无量,强者先牵,力量强的业因它先受报。如果不闻佛法,这一个人在临命终的时候他想些什么?如果他想到家亲眷属恩爱难舍,他就到鬼道去,贪心重;如果想到冤家对头还没有报复,那就地狱去,嗔恚心重;迷惑颠倒,糊里糊涂走了,畜生道去;最多的、最普遍的。所以这个时候是关键的时候,闻佛名一心想佛,他怎么会不解脱?
1701217397
1701217398 如果临终能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这一个人一生没有接触过佛法,临命终时才有人教他念阿弥陀佛,教他念佛,教他求往生净土,佛来接引跟阿弥陀佛去,他就做佛了。往年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周广大先生,那就是个很明显的例子。他在临走三天前才遇到佛法,人家给他一讲他就相信,他就接受。念了三天佛,佛接引他往生。这是家亲眷属是善知识。遇到教他念菩萨名号、念辟支佛名号,即使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决定得人天福报。『解脱』就是从三恶道解脱,从三恶道解脱生三善道。这就是佛教之中,如果他能够明了佛菩萨名号的表法意义,他得的功德利益就更殊胜,他确实能够契入境界。所以这一桩事情我们要记住,送终一定要劝人念佛,如果家亲眷属都能够助念,这是无比的殊胜。
[ 上一页 ]  [ :1.70121734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