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1237622e+09
1701237622 后世神仙家以为神仙是“长生不老客”。不过我们的先民传说下来的神灵却非长生不老,一样的有疾病伤亡。因为要老,会死,神灵们和我们人类一样,自然也是希望能够不死,不老的。以此遂有“求不死之药”的神话发生。据《山海经•海内西经》说,“不死之药”是神巫所操的,因为神巫是药医之神。照理,羿应请“不死之药”于神巫,这里却说是请于西王母。大约古亦传说这位“司天之厉(厉当读疠)及五残”(《山海经•西山经》)的疠神也操“不死之药”罢。羿得到这“良药”而“不能固藏”,遂被天帝之后,众月之母姮娥(即常羲)所窃(姮娥窃“不死之药”而奔月,所以后来遂产生了“托生于月”或“化为蟾蜍”之说)。
1701237623
1701237624 这种“求不死之药”的神话,好些民族都有的。例如条顿民族的神话中亦有“不死之药”,说是藏在月中,狼精因此当追月以求之。最说得和我们的神话相像是印度的。据印度神话传说,群神曾聚议欲搅海以求“不死之灵液”。海被搅后,水变为乳,有天医手执玉色之器出现,器中满盛不死之灵液。诸神争饮灵液;有一Rahu亦窃饮尚未咽下,为日月所见。Rahu被杀,其巨头以咽尝灵液之故遂不死,深恨日月,常追逐日月而欲饮吞之。这个“求药”以及“窃药”的说法,不是与前面所述的有些相像吗?
1701237625
1701237626 赫克利斯受希拉天后的暗算,固然是不幸的。可是我们的英雄羿,也受姮娥天后的暗算,而失去不死的良药。这不是又相像吗?大约在古人的想象中,大英雄总常受他人的畏忌而多不如意的呀!
1701237627
1701237628 中国古代神话研究 [:1701233663]
1701237629 戊 羿的佚游与死
1701237630
1701237631 据希腊传说,赫克利斯之为人,多情,好胜,尚意气,喜漫游,这是大英雄的本色。他曾组织过远征军,自为统帅,攻打特洛伊城;又曾到弗里格拉(Phlegra),加入诸神的一方,和巨人们决战;又曾进军攻下辟洛斯城,在一场大战中,还杀伤许多帮助敌人的天神。后来,他因为失手误伤一人,遂自动的流放出国。他和狄爱娜拉同去。在途中,因为半马人尼梭士想诈取他的妻,被他用毒箭射死。他们迁居于特拉克斯。在这个时代,他又曾征服了狄洛卜人。最后,因远征优里托士,引起其妻之疑[25];其妻将半马人尼梭士遗留下的血袍送给他穿,以为依此可以增加对她的爱情。他穿上了血袍,全身紧箍,如被蛇咬,痛苦难堪,他想脱去,因为这件血袍上有魔力,已和肢体黏合为一,无法褪下。他终为半马人巧诈的魔术弄死。像他这样的英雄,巨怪,大妖,甚至天神都奈何他不得,然而敌不过那种可怕的魔术,他死了。据说,他已到了天上,成为天上的大神了。从前爱坡罗的女司祝告诉他:“如果能作完十二大功,你便可以成为天神。”这个预言是应验了。
1701237632
1701237633 后羿的性情,行动,以及他的死,也和赫克利斯有些相像。据《左传》记:
1701237634
1701237635 昔有夏之方衰也,后羿自鉏迁于穷石,因夏民以代夏政。(《襄公四年》)
1701237636
1701237637 又《楚辞•离骚》云:
1701237638
1701237639 吾令丰隆乘云兮,求虙妃之所在。
1701237640
1701237641 ……
1701237642
1701237643 夕归次于穷石兮,朝濯发乎洧盘。
1701237644
1701237645 保厥美以骄傲兮,日康娱以淫游。
1701237646
1701237647 说后羿迁居于穷石,“因夏民以代夏政”,和其妻宓妃“日自康乐以游戏”(王逸注文)。他和妻的情爱甚浓,所以生活异常的安愉。
1701237648
1701237649 《天问》曾问:
1701237650
1701237651 阻穷西征,岩何越焉?(《楚辞》卷三)
1701237652
1701237653 阻与徂古通,往也。穷,即是穷石。“阻穷”当是指“自鉏迁于穷石”一事而言。“西征”乃在“往穷”之后。越岩的故事见于《山海经》,《海内西经》云:
1701237654
1701237655 昆仑之虚……帝之下都……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
1701237656
1701237657 此问所问的本事,当言后羿曾离穷石而西征,途中曾度昆仑墟的高岩。这冈岩,相传为百神息游之处,高不可度,不是羿,凡人是休想爬得上的。至于“西征”的详情,现已不得而知,猜想必不亚于周穆王西征之离奇而有趣罢。
1701237658
1701237659 《左传》又记:
1701237660
1701237661 后羿 …… 恃其射也,不修民事,而淫于原兽。弃武罗、伯因、熊髠、尨圉,而用寒浞。寒浞,伯明氏之谗子弟也。伯明后寒弃之,夷羿收之,信而使之,以为己相。浞行媚于内,而施赂于外,愚弄其民,而虞羿于田,树之诈慝,以取其国家,外内咸服,羿犹不悛,将归自田,家众杀而亨之,以食其子。其子不忍食诸,死于穷门……浞因羿室,生浇及豷 ……(《襄公四年》)
1701237662
1701237663 在帝羿夷,冒于原兽,忘其国恤,而思其麀牡,武不可重,用不恢于夏家。(同书引《虞人之箴》)
1701237664
1701237665 《天问》曾以此故事为问:“浞娶纯狐,眩妻爰谋,何羿之射革,而交吞揆之?”王逸注:“浞,羿相也……言浞娶于纯狐氏女,眩惑爱之,遂与浞谋杀羿也。”又云:“吞,灭也。……言羿好射猎,不恤政事法度,浞交接国中,布恩施德而吞灭之也。”《离骚》亦说:
1701237666
1701237667 羿淫游以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
1701237668
1701237669 固乱流其鲜终兮,浞又贪夫厥家。(《楚辞》卷一)
1701237670
1701237671 总上所引言之,可分三事:一、羿的佚畋;二、浞的诈谋;三、羿的死。羿和赫克利斯一样,自以武技出众,射术无敌,多少怪物都死在他的手里,不信会有敢谋害他的人。他“淫于原兽”,“不修民事”。虽在《夏训》、《虞箴》的作者,以及《左传》时代的人看来,这是要不得的,但在较古的传说者之心中,“淫游于佚田”却是可歌可述的,动人心灵,起人兴趣的故事。猜想古代的故事传说者,讲到羿之射封狐,逐麀牡,勇敢而机警,神奇而怪异,必最为听者所爱闻,所深慕的。大英雄的性格是自信而正直的,故容易为小人的诈慝所欺。赫克利斯如此,羿亦如此。赫克利斯的死,因为穿了血袍。那件血袍是半马人尼梭士的。尼梭士是一种半人半马的怪物,深通魔术[26]。他想诈取赫克利斯美丽的妻,故为赫克利斯射杀。当他将死时,低语道:“我便死了,也要报此仇。”他脱下了他的外袍,浸入他流的血中,将血袍送给赫克利斯的妻,说:“我要死了,但我再赠你一件纪念品。你取了这件血袍去,将来如果你的丈夫对你的爱情衰灭了时,可把这衣给他穿,他便将炽起如初次的待你的爱情来的。”后来终以此袍报复了自己的仇恨。羿之死,虽由于家众,但中实藏一大阴谋的。《离骚》说羿好射“封狐”。大约狐欲报仇,遂结交羿相寒浞。“浞娶纯狐”,“眩惑爱之”,同时浞又爱慕羿妻之美,遂听从“纯狐”的话,“谋杀羿”。浞先“行媚于内,而施赂于外”。性直的羿,是不知防备的。一日,“羿田将归,浞使家臣逢蒙射而杀之”(用王逸注《离骚》语。逢蒙杀羿的故事见于《孟子•离娄下》;古传,逢蒙为羿的门徒,曾从羿学射。又《荀子》之《王霸》、《正论》引“逢蒙”作“蠭门”)。羿被家众所杀,于是狐之仇恨复报,浞的目的也达到了。浞取羿妻,妻之,生浇及殪[27]。
[ 上一页 ]  [ :1.70123762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