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265133
表述的利器——金字塔模式
1701265134
1701265135
我小时候学习做菜的时候,我妈妈每次都会告诉我要加适量的盐,然而我并不知道这个适量到底是多少,而现在则有一些人向我们强调要提高逻辑性,强化思维,然而我们也不知道具体的路径如何。
1701265136
1701265137
可能很多人都看过芭芭拉·明托(Barbara Minto)关于提升逻辑能力的书《金字塔原理》,不少人也反映说这本书有点儿难啃,看得云里雾里。
1701265138
1701265139
实际上,并不是我们理解能力不足,而可能是因为作者缺乏生活中的例子,所以就用专业视角去阐述,但是却没有考虑到我们的知识背景。这篇文章和下一篇文章通过对芭芭拉的《金字塔原理》进行总结的同时,我也会尽可能将例子生活化,文字轻松化。
1701265140
1701265141
1.什么是金字塔原理
1701265142
1701265143
金字塔原理是一种重点突出,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简单易懂的思考方式,沟通方式和规范模式。金字塔原理的基本结构是: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先重点后次要,先总结后具体,先框架后细节,先结论后原因,先结果后过程,先论点后论据。
1701265144
1701265145
2.为什么要用金字塔原理整理逻辑
1701265146
1701265147
金字塔能够达到的沟通效果:观点鲜明,重点突出,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简单易懂,让受众有兴趣,能理解,记得住。
1701265148
1701265149
3.怎么构造金字塔结构
1701265150
1701265151
搭建金字塔结构的具体做法是:自上而下表达,自下而上思考,纵向总结概括,横向归类分组,序言讲故事,标题提炼精华。
1701265152
1701265153
讲完了一些概括性内容,接下来就针对以上内容进行具体的展开。我们说话、写作、整理问题的过程,为什么需要使用金字塔原理呢?
1701265154
1701265155
人类很早以前就认识到需要对事物进行规律化分类。大脑也会自动将事物以某种形式组织起来,基本上,大脑会认为同时发生的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某种关联,而且会将这些事物按照某种逻辑模式组织起来。
1701265156
1701265157
举个例子,古人眺望星空,看到的星星并不是孤立的,而是通过自己的意识将它们整合成了“北斗七星、狮子座”等这样有规律的整体。
1701265158
1701265159
因为人的认知资源是非常有限的。可以用前面出现的假设来论证,我们随便往一个地方瞥上一眼,大脑得到的信息量就超过了1G,这对有限物理容量的大脑来说,是一种非常大的负担。
1701265160
1701265161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大脑学会了如何让自己在更低能耗的情况下更好地获得信息,慢慢地,大脑开始自动对事物进行分类和组织,以减少无用信息的干扰。
1701265162
1701265163
如果我们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破坏了这种进化——语无伦次,废话连篇。那么就会让对方的大脑产生更多的信息处理负担。
1701265164
1701265165
而在说话和写作过程中,无论读者智商多高,他们可利用的认知资源都是有限的,一部分认知资源要用于识别和解读读到的词汇,另一部分则用于找出各种思想之间的关系,剩下的资源则用于理解所表达思想的内涵。
1701265166
1701265167
而且这种资源的分配,每上升一个级别,所剩下的资源量就会少上一个量级。如果我们的语言文字在表达上前两个级别就耗费了读者的所有精力,那么就基本上很难有人知道我们想要表达的具体含义了。
1701265168
1701265169
一个复杂的表述会让我们不知所云,举个例子:
1701265170
1701265171
即使女员工能与男员工一样获得同工同薪的待遇,女员工的处境可能比以前差——与现在相比,女员工和男员工的平均收入差距将不会缩小,反而会越来越大。
1701265172
1701265173
对雇主来说,同工同薪是指,为相同的岗位或工作价值,支付相同的报酬。
1701265174
1701265175
采用任何一种解释都意味着:驱使雇主为自身利益采取行动;或者通过多雇佣男工抵制限制性政策。
1701265176
1701265177
这段话传递了五种思想,但是却并没有清晰的逻辑,让人觉得理解上非常困难。因为,它不能满足我们的大脑联系和分类的进化本能。我们很难从随后接收到的信息的所有特征中,寻找到与前面信息相同的特征。这就像对方给了我们堆砌的瓦砾,我们想要拼建成房子,却发现这些瓦砾不是相同的材料组成的,从而加大了构建出整体的难度。
1701265178
1701265179
人一次能够理解的概念和思想的数量也是有限的。美国科学家乔治·米勒认为,大部分人的大脑短期记忆无法一次容纳七个以上的记忆项目,有的人可能一次能够记住9个,而有的人则能够记住5个。大脑比较容易记住的是3个项目,最容易记住的是1个项目。
1701265180
1701265181
虽然这个理论存在一定的不足,但是也解释了一种存在的现象。当大脑发现要处理的项目超过4个或者5个的时候,就会开始将其归类到不同的逻辑范畴里去,以便于记忆。
1701265182
[
上一页 ]
[ :1.70126513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