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1296089e+09
1701296089
1701296090 结论
1701296091
1701296092 显然,争论仍在继续。斯潘诺斯在1994年6月由于飞机失事而英年早逝,在此之前,他一直在继续他的研究(见McConkey & Sheehan,1995)。在他1988年的著作《催眠:认知行为观》(Hypnosis:The Cognitive-Behavioral Perspective)一书中,可以找到其早期催眠研究的总结。尼古拉斯·斯潘诺斯是一位成果丰富、令人尊敬的行为科学家,他的同事和那些受益于其研究的人们都将深深地怀念他(见Baker,1994,缅怀尼古拉斯·斯潘诺斯)。显然,人们会继承他的遗志以及他留下的宝贵遗产。他那关于催眠的研究改变了心理学,因为在将近二百年的时间内,对人类意识和行为这一方面的认识从未受到过任何实质性的挑战,而斯潘诺斯基于实验对此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解释。
1701296093
1701296094 Baker, R.(1994).In memoriam: Nick Spanos.Skeptical Inquirer,18(5), 459.
1701296095
1701296096 Capafons, A., Cabañas, S., Alarcón, A., Espejo, B., Mendoza, M.E., Chaves, J.F., & Monje, A.(2005).Effects of different types of preparatory information on attitudes toward hypnosis.Contemporary Hypnosis, 22, 67-76.
1701296097
1701296098 Hilgard, E.(1978).Hypnosis and consciousness.Human Nature,1, 42-51.
1701296099
1701296100 Kihlstrom, J.F.(1998).Attributions, awareness, and dissociation: In memoriam Kenneth S.Bowers,1937-1996.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Hypnosis, 40(3),194-205.
1701296101
1701296102 Lazar, B., & Dempster, C.(1981).Failures in hypnosis and hypnotherapy: A review.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Hypnosis, 24, 48-54.
1701296103
1701296104 Lynn, S., Loftus, E., Lilienfeld, S., & Lock, T.(2003).Memory recovery techniques in psychotherapy: Problems and pitfalls.Skeptical Inquirer, 27, 40-46.
1701296105
1701296106 McConkey, K., & Sheehan, P.(1995).Nicholas Spanos: Reflections with gratitude.Contemporary Hypnosis,12, 36-38.
1701296107
1701296108 Spanos, N.(1994).Multiple identities & false memories: A sociocognitive perspective.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1701296109
1701296110 Spanos, N., & Chaves, J.(1988).Hypnosis: Thecognitive-behavioral perspective.New York: Prometheus.
1701296111
1701296112 Stam, H.J.& Spanos, N.(1980).Experimental designs, expectancy effects, and hypnotic analgesia.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89, 751-762.
1701296113
1701296114
1701296115
1701296116
1701296117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第7版) [:1701294947]
1701296118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第7版) 第三章 学习和条件反射
1701296119
1701296120 心理学在学习和条件反射方面已经拥有了一系列为数众多的优秀研究,这些研究关注的是动物和人的学习过程。心理学史上一些最著名的人物——不论他们是否属于行为科学领域,如巴甫洛夫、华生、斯金纳和班杜拉等——都在该领域中作出了最具影响力的贡献。尽管从心理学的这一分支中选取一些最有影响的研究绝非易事,但本章所选的内容几乎都可以在所有的入门心理学教材中找到,并且对这些科学家的巨大成就来说也极具代表性。
1701296121
1701296122 首先,要谈谈巴甫洛夫,我们将追溯到一百多年前,去重温他用狗、节拍器、唾液分泌装置所做的研究,以及他对条件反射的发现;其次是华生,以诸多贡献而闻名于世(或者说是声名狼藉?),最有名的大概就是他在20世纪早期用小艾尔伯特做的极具伦理挑战性的实验,该实验首次证明了人的情绪是环境的产物,而不仅仅是内在的过程;本章第三个研究讨论了斯金纳对鸽子迷信行为的著名解释和论证,以及人类是如何以同样的方式变得迷信的解释;最后,介绍了著名的“波比娃娃研究”,通过该实验,班杜拉指出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通过模仿成人的暴力行为而习得的。
1701296123
1701296124
1701296125
1701296126
1701296127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第7版) [:1701294948]
1701296128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第7版) 研究9 不只限于分泌唾液的狗
1701296129
1701296130 Pavlov, I.P.(1927).Conditioned reflexes.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701296131
1701296132 当你走进牙医诊所时,那里的消毒水气味是否曾令你感到牙疼?如果有,这可能是由于这种气味引发了你的某种联想,即该气味和以前看牙医的经历之间在你的大脑中形成的一种条件反射。当你听到美国国歌《星条旗永不落》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奏响时,你是否会感到心跳加速?大多数美国人都会这样。当你听到意大利国歌的时候,是否会发生同样的状况?除非你是在意大利长大的,否则你的心跳一般不会加快。这是因为你已经条件性地对一首国歌作出反应,而对其他国歌则不会。当你在某些人身边吹气球时,为什么他们会眯着眼且变得很紧张?很显然,这是因为他们已经把膨胀的气球和一些可怕的事情(如一声巨响)联系在了一起。上述行为只是无数由“经典条件反射”形成的人类行为中的几个例子。
1701296133
1701296134 关于学习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是在大约一百年以前,由心理学史上最著名的人物之一——俄国的伊万·彼德维奇·巴甫洛夫(Ivan Petrovich Pavlov,1849年~1946年)提出并发展起来的。与本书中提到的大部分研究不同,巴甫洛夫的名字及其联想学习的基本观点在流行文化中被广泛接受(甚至在一首20世纪70年代滚石乐队的歌中也唱到“我像巴甫洛夫的狗一样流着口水”)。然而,人们大多并不清楚巴甫洛夫完成这一里程碑式发现的过程,也不理解其工作的真正意义。
1701296135
1701296136 虽然巴甫洛夫对心理学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他并不是一名心理学家,而是研究消化过程的俄国著名生理学家。1904年,他因在消化方面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而那些使他的职业生涯和心理学史发生巨大改变的重要发现却始于偶然。值得注意的是,在19世纪末,心理学还是一门十分年轻的科学,而且很多人认为它不是真正的科学。因此,对巴甫洛夫来说,从更可靠、更令人信服的生理科学转向心理学是一种很冒险的激进转变。他在20世纪初曾写下了生理学家在转行去研究大脑和行为时所面临的两难境地:
1701296137
1701296138 从逻辑上讲,生理学家对生物行为的分析应该建立在更先进、更精确的科学,即物理和化学的基础上。但是如果要研究心理科学……我们将会把上层建筑建立在这门并不精确的学科上……事实上,心理学是否是一门自然科学,或者是否可以被看作一门科学,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P.3)。
[ 上一页 ]  [ :1.70129608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