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306256
1701306257
次级动机(如友谊或自由———或如弗洛伊德所说的,“荣誉、权力、财富、名声和来自女人的爱”)是后天获取或学来的,它们所满足的需要可能同初级动机有间接的关系,也可能没有。赚钱使我能满足吃、喝之类的初级需要,但如写短篇小说等创造活动则似乎与初级需要无关。有些次级动机很容易区别:对友谊的需要、对独立的需要,因为内疚而对某人友善。有些动机可能是没意识到的,如我为增强或保护自尊而做的事情。有些动机可用来表示行为是合理的:避免冲突以便让他人高兴。1954年,马斯洛搞了一个等级表,上面列出了低层次的需要(满足了它们就减少了生理系统的匮乏,如对食品和水的需要)和高层次的个人需要或抽象的需要(专栏5.1)。
1701306258
1701306259
马斯洛相信,只有满足了低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高层次的需要。这个理论的价值主要在于它推动了人本主义治疗的发展。现代社会的许多人,即使其基本生理需要已经得到满足,却仍会感到不开心,这说明,个人成长及实现潜能的需要是重要的动机力量。用人本主义的术语来说,它们是比低层次的生理力量更有意义、更深刻的促进因素:“人不能光靠面包活着。”然而,这个理论缺乏实证支持,自我实现又没有明确的定义,在实际中,它对外部因素(如教育机会、文化机会、经济机会)的依赖程度一点不比对动机的依赖程度低。
1701306260
1701306261
专栏5.1 需要的等级
1701306262
1701306263
自我实现和个人成长
1701306264
1701306265
审美体验
1701306266
1701306267
认知活动
1701306268
1701306269
自尊
1701306270
1701306271
爱和归属感
1701306272
1701306273
安全感
1701306274
1701306275
生存
1701306276
1701306277
马斯洛,1954年
1701306278
1701306279
至今,尚无恰当的动机理论能够解释关于低层次动机(比如生理需要)及高层次需要(比如想要被喜欢、被接纳的欲望)现在所知道的一切(认知因素在高层次需要中很重要)。然而,在理解为什么我们会做我们所做的事情的时候,两种需要都需要考虑,这是很明确的。两种对照鲜明的理论(内平衡驱力理论和目标理论)说明了心理学家考虑动机时的取向。
1701306280
1701306281
内平衡驱力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保持一个相对稳定不变的内部环境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偏离了这种状态,或出现了不平衡,都会立即要求采取行动来恢复平衡。行动是受了不平衡感的“驱动”的,行动会继续下去直至平衡恢复:饥饿的心理效应把我们送进了厨房,在那里吃我们找到的东西就减弱了不平衡感或由饥饿引起的不舒适感。把强化的概念纳入到这个基本的内平衡理论之中的驱力降低理论认为,成功地减弱了一个驱力的行为(如你饿的时候吃了块巧克力)会被当做愉快的体验,因而会得到强化。随着驱力得到满足,继续这个行为的动机就会减少。因此,我们应该放慢吃的速度,或不饿了就别再吃。我们实际做的事情取决于动机(饥饿的驱力———或仅仅是对愉快体验的需要)和学习(关于巧克力的知识———到哪里去找巧克力,吃多少块才不会感到难受)。这个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复杂行为模式的某些方面(为了得到注意而拒绝吃东西)。满足对注意的需要,有助于重新建立一个正常的吃的标准。然而,驱力的概念不适用于解释行为的其他方面,如试吃一种新的墨西哥调味汁或吃下欧洲防风根以便不触怒他人。我们的大部分行为受到了社会的、认知的、美学的因素的诱导,而驱力降低理论并不能解释这些因素,除非假定一个驱力来对应一种相倚:想听舒伯特的驱力,想听迈尔斯·戴维斯的驱力,或者想沿着山顶行走的驱力。
1701306282
1701306283
相反,目标理论企图用认知因素来解释为什么我们会做我们所做的事情,这个理论认为某人的动机就是他有意识地努力去做的事情,即他的目标。这个理论还认为,目标越难达到,人们就越会努力工作,表现水平也越高。专栏5.2中描述了在车间里检验这个理论的实验。
1701306284
1701306285
在百分之九十的相关研究中,都可看到目标设置确实可以改进表现,在下列条件下更是如此:人们接受已设定的目标,有人把所取得的进步告诉了他们,达到目标有奖赏,有达到目标的能力,得到负责人恰当的支持和鼓励。这些发现已被有效地应用在工作环境之中,尽管我们仍需要了解为什么有的工人比其他人订的目标要高,以及树立一个目标所调动的驱动力和其他力量(生理的或社会的力量)如何相互影响。
1701306286
1701306287
1701306288
1701306289
1701306290
图10 登山:驱力还是目标
1701306291
1701306292
专栏5.2 做到最好
1701306293
1701306294
假定:瞄准最难目标的人应该表现得最好。
1701306295
1701306296
方法:工人得到的任务是伐木和运输木料,他们被分成小组来完成工作。想要“做到最好”的小组没领到目标,“指定”小组领到了事先指定的一定难度的目标,而“参与”小组则被要求自己设定目标的具体难度。
1701306297
1701306298
结果:想要“做到最好”的小组一小时运出四十六立方英尺的木料,“指定”小组一小时运出五十三立方英尺的木料,“参与”小组则一小时运出五十六立方英尺的木料。
1701306299
1701306300
莱瑟姆和于克尔,1975年
1701306301
1701306302
因此,不同的动机和生理系统、认知系统和行为系统以不同形式相互影响,于是,在明确初级动机时,内平衡驱力起了重要作用,在明确次级动机时,认知因素(如目标)则更有影响力。我们做的许多事情都涉及一套复杂的动机。这一领域的研究发现有许多实际的用处,如帮助我们鼓励人们的学习和工作,帮助我们理解并解决动机系统里的问题(例如肥胖者遇到的困难和节食的困难)。
1701306303
1701306304
情绪
1701306305
[
上一页 ]
[ :1.70130625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