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1318185e+09
1701318185 我想说的是,其实在我也认为他绝不是自杀的,但是他的这种死亡方式背后的意义,却勾起了我对自杀方法意义的兴趣,至于“红衣男孩”的死,我相信终有一天会有人来揭开这个谜的。
1701318186
1701318187 从统计数字上看,人们普遍认为,男性更喜欢开枪自杀,女性则更喜欢服毒、跳河或者用煤气自杀。这些方法显然与男性和女性在生活中的角色有关:男性在生活中扮演了积极主动的进攻者角色,女性则扮演了消极被动的接受者角色。什么情况下女性会使用男性的方式去自杀呢?我在这里举两个例子,大家自己从中一探究竟:
1701318188
1701318189 《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的作者张纯如女士于2004年11月9日开枪自杀,年仅36岁。她在用文字记录这段惨绝人寰的记忆时,其实也是将当年那段悲痛历史在自己心中又真实重演了一遍,可想而知那种无处倾泄的巨大痛苦是需要多大勇气才能一人承受得住,所以……
1701318190
1701318191 一名女性联邦探员,有一次跟同事去一处专门虐杀女性的变态杀人狂的窝点进行取证。刚进门,所有的男同事就都退了出来,躲到一旁干呕,因为现场实在太血腥太恶臭:各种女性残尸,腐烂的,没腐烂的,以及恐怖的作案工具遍地都是。这时屋内只剩我们这名女性探员一个人对证物进行分类编码和整理,完事后她像平时一样自己驾车回家,然后在车内饮弹自杀……
1701318192
1701318193 很多时候,人们会自然而然地以为,一个一心寻死的人会选择最容易、最方便、最少痛苦的方式来自杀,然而很多数据统计表明:每年成百上千的自杀者却采取了最困难、最痛苦、最不寻常的方式,几乎没有一种可以想象出的自杀方式不曾被践行过。
1701318194
1701318195 我们都知道婴儿在母体时,是浸身子宫的羊水之中的。投河而死的做法就能说明,死者在潜意识里是希望能够重新回到母亲的子宫之中,重新回到那种幸福安宁的状态。但是诸如投身炼钢炉或者火山口的做法显然要比被水淹死更痛苦,也更富有戏剧性,他们为什么要选择这样可怕的地方来被“淹死”呢?只能说明一点:他们可能背负着强烈的罪孽感,他们在自杀的同时也是在完成对自己的救赎。
1701318196
1701318197 美国著名的魔术大师胡迪尼特别喜欢从种种不可逃脱的条件下脱身而出,包括“紧身衣”、各种手铐、脚镣、囚室、木箱、绳索、玻璃盒、锅炉等等。他的拿手好戏就是从埋在地底的棺材中逃出来,或在水底挣脱镣铐。但是对他进行过调查的人会发现,胡迪尼在潜意识中对他的母亲有深深的依恋,而这种依恋极大地影响了他整个人的发展。他表演的每一个绝技,几乎都象征着一种假自杀。所以大家从这儿也能看出那些喜欢把自己困于某处而死的人,其实骨子里都或多或少有着一定的恋母情结。
1701318198
1701318199 让卡车、火车从自己身上碾过,这就表现出死者以一种消极被动的方式屈服于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这种自杀方法也进一步印证了“被杀的愿望”的存在!
1701318200
1701318201 那么现在再来看海子卧轨前的那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1701318202
1701318203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1701318204
1701318205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1701318206
1701318207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1701318208
1701318209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1701318210
1701318211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1701318212
1701318213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1701318214
1701318215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1701318216
1701318217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1701318218
1701318219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1701318220
1701318221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1701318222
1701318223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1701318224
1701318225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1701318226
1701318227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1701318228
1701318229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1701318230
1701318231 此时,我在诗中再也找不到原先曾感受到的爱、暖、希望、温情与励志,相反它现在更像是一份遗书。尤其后面的那几句:“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可能,这就是海子最后的告别。
1701318232
1701318233 最后我们看看类似用烧红的铁棍插入喉管的这种自杀方式的意义。
1701318234
[ 上一页 ]  [ :1.70131818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