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1330233e+09
1701330233
1701330234 但有时我们对于这种奖赏又太过敏感。过度的回报敏感会为人们招来各种各样的麻烦。我们会因为那些诱惑太美而兴奋过头,比如为了在股市上大赚一笔,我们就会冒巨大的风险而忽略了那些明显的危险信号。
1701330235
1701330236 艾伦面前曾无数次出现过这样的危险信号,但他却因为太执著于大赚一笔而无视这些信息。事实上,他陷入了一个回报敏感性横行的典型模式:当某个警示信号出现,要他放慢脚步去沉着思考的时候,他却不假思索地加速了自己的进程——宁愿超出所能地扔更多钱进去,也不愿丧失一次投机的机会。
1701330237
1701330238 金融史上有太多太多本应停手却加速投资的例子。行为经济学家长期观察发现,高管收购其他企业的行为会让他们因为击败竞争对手而兴奋不已,却忽略了其中高昂的代价。这种情况频频发生,因而人们将这种现象命名为“交易狂热症”(deal fever),后来也称为“赢家诅咒”(the winner’s curse)。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的合并使时代华纳的股东损失了2 000亿美元,这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美国在线的股票已然显示出很多危险信号,而其股份的转移又是以货币形式进行的,这样一来其资产被大大高估,而时代华纳的董事却毫无异议地批准了收购协议。
1701330239
1701330240 “我在决定收购美国在线的时候真是无比激动,热情满溢,堪比我42年前第一次性经历。”特德·特纳在提到这件事时说,他是时代华纳董事会成员,也是公司最大的股东。交易完成次日,《纽约邮报》头版的大标题是《特德·特纳:比性生活还好》。从中我们多少也能看出,为何那些聪明人有时会被回报敏感附体了。
1701330241
1701330242 ******************
1701330243
1701330244 你可能会感到有点疑惑了,这些跟内向和外向有什么关系呢?难道不是我们所有人都会有点失去自制力吗?
1701330245
1701330246 不错,只是我们之中有些人会失去得更多罢了。多恩观察到,她的很多外向型客户更有可能陷入高度回报敏感的境况之中,而内向者则会更多地注意到那些警示信号。他们能较好地控制自己渴望或激动的情绪,将自己排除在困境之外。“我认识的那些内向的投资者很可能会说:‘好的,贾尼丝,我能感受到这些激动的情绪涌上心头,但是我明白,我不能冲动行事。’那些内向者在制订和执行计划上做得很好,他们会严格按照计划执行。”
1701330247
1701330248 多恩说,想要了解内向者和外向者为什么会在面对这些可能的奖赏时表现得如此不同,你就应该了解一下大脑的构造问题。正如我在第4章中提到的,我们的大脑边缘系统,也就是那些最原始的哺乳动物也拥有的大脑构造,多恩称之为“原生态大脑”,是控制我们的情感和本能的部分。大脑边缘系统由多种结构构成,杏仁核是其中之一,它与伏隔核密切相连,有时也被称为大脑的“愉悦中心”。我们探索杏仁核在高度敏感和内向者身上的作用时,也观察了这个古老的大脑焦虑的一面。现在我们就要来看看它贪婪的一面。
1701330249
1701330250 多恩称,大脑边缘系统总是不停地对我们说:“好,好,好!多吃点,多喝点,多做爱,多冒险,享受一切的乐趣,而且以上的一切,都不用思考!”正是大脑边缘系统中求回报、爱享乐的部分促使了艾伦把终生的积蓄在冒险之旅中挥霍一空。
1701330251
1701330252 我们同样也有一个“新生代大脑”,即大脑皮层,是在边缘系统产生后数千万年的岁月中进化而来的。大脑皮层掌管思考、计划、语言和作决定——某些人类特有的属性。虽然新生代大脑在我们的情感生活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它主要负责我们的理性。多恩称,它的职责包括告诉我们:“不,不,不!不要这样做,这样太危险了,这样没有意义,而且这样对你不是最好的,或者对你的家庭、对社会而言都不是最好的选择。”
1701330253
1701330254 那么在艾伦追逐股票市场的利益时,他的大脑皮层在干什么呢?
1701330255
1701330256 原生态大脑和新生代大脑共同运作,但并不总是有效的。有时,它们相互之间是彼此冲突的,然后我们所作的决策就由其中发出更强信号的那一部分所决定。因而当艾伦的原生态大脑发出的令人呼吸急促的信号达到新生代大脑时,后者或许仅仅以大脑皮层最基本的姿态作出了回应:它告诉原生态大脑少安毋躁。它说了一句“要当心!”,之后便在这场拔河比赛中泄了气。
1701330257
1701330258 不可否认,我们都有一个原生态大脑。然而正如高度应激者的杏仁核在新鲜事物上比普通人更敏感,外向者的原生态大脑在寻求奖赏方面也会比内向者表现出更多的渴望。事实上,有些科学家已经开始探索一个新的问题:回报敏感性不仅是外向者的一个有趣特征;正是由于这种特性的存在,才让外向者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外向者。外向者,换言之,其特点便是倾向于寻求回报,从社会地位到性高潮再到金钱。研究发现,外向者对金钱、政治以及享乐主义的野心要远大于内向者;从这个观点来讲,就连他们的社交能力也是回报敏感性的功能之一——外向者擅长社交是因为人际交往是一种会令人产生快乐的本能行为。
1701330259
1701330260 那么究竟是什么引发了这种对回报的寻求行为呢?关键点似乎是积极的情绪。同内向者相比,外向者会经历更多有趣而刺激的事情,心理学家丹尼尔·内特尔在他关于性格方面的专著中解释说:“他们针对追求或捕捉某些有价值资源的情绪被激活。兴奋构建于获取某种资源的期望,而快乐则随着资源的获取而来。”外向者常常会发现自己处在一种我们称为“亢奋”的情绪状态之中——一股有活力和热情的感觉。这种感觉我们都了解也都喜欢,只是在程度或频率上不尽相同:外向者似乎能从他们所追求和达成的目标中获得附加的亢奋情绪。
1701330261
1701330262 这种亢奋的基础似乎是大脑网络结构中的一种深度活动——通常被称为“奖赏系统”(reward system)——包括前额皮层、伏隔核以及杏仁核。奖赏系统的职能是对潜在的物品产生兴奋;功能磁共振成像实验显示该系统可以被任何可能的乐趣激发,如对于酷爱(Kool-Aid)饮料入口甘洌的期待,对金钱、对有魅力之人照片的渴望,都有可能引起奖赏系统的兴奋。
1701330263
1701330264 奖赏网络系统中神经元对信息的传导工作,部分是通过神经递质进行的。这种神经递质是存在于脑细胞之间携带信息的化学物质,人们称其为多巴胺(dopamine)。多巴胺是人们在对预期的快乐之事作出回应时,所释放的一种“奖赏化学物质”。很多科学家认为,你的大脑对多巴胺越敏感,或者你释放的多巴胺越多,你就越有可能喜欢性、巧克力、金钱以及地位。刺激小白鼠中脑的多巴胺活动,会让它们在笼子里兴奋地跑个不停,直到最终因饥饿死去。可卡因和海洛因正是由于刺激人类的神经元释放多巴胺,才会给人带来快感。
1701330265
1701330266 外向者的多巴胺通路似乎要比内向者的活跃。虽然外向、多巴胺以及大脑奖赏系统之间的确切关系尚未最终确定,但这些早期发现颇为有趣。康奈尔大学的神经生物学家理查德·德普在一项实验中,给一组内向者和外向者服用安非他明(用来激发多巴胺系统),最终发现外向者的反应更强烈。另一项研究发现,在博彩游戏中获胜的外向者,其大脑奖赏系统区域要比那些获胜的内向者活跃。还有一些研究显示,外向者的内侧前额皮层——这个大脑的多巴胺驱动奖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比内向者的大。
1701330267
1701330268 相比之下,心理学家奈特尔在文章中写到,在奖赏系统中反应稍弱的内向者“就会在进一步的行动中有所收敛”。他们会“同其他人一样,忙于频繁的性事、宴会和挣扎于如何获得更高的地位,然而他们从这些事情上获得的快感并不多,所以他们不会为了这些事情大费周章”。简而言之,内向者不会轻易觉得亢奋。
1701330269
1701330270 ******************
1701330271
1701330272 从某些方面来看,外向者是很幸运的。亢奋弥漫着一种香槟气泡似的快乐,它会让我们活力十足地去努力工作、尽情玩乐,它给予我们冒险的勇气。亢奋同样可以让我们去做一些看起来很困难的事情,比如公开演讲。想象一下如果你在很努力地准备一场你所关注的主题演讲。你成功地将你的信息传播了出去,在你演讲结束的时候,观众们都站起来,对你报以热烈而真诚的掌声。对于有的人来说,他离开会场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我很高兴我的信息得以传播,我同样很高兴它告一段落了,现在我要回归我的生活了。”而有的人、那些更容易亢奋的人,在离开的时候可能会觉得:“多棒的经历!你听到掌声了吗?你看到当我提出可以改变命运的观点时他们脸上的表情了吗?真是太棒了!”
1701330273
1701330274 然而亢奋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弊端。“人们觉得这会加剧积极情绪,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心理学教授理查德·霍华德以足球赛获胜却最终引发暴力事件造成财产损失为例解释道,“很多反社会的行为、弄巧成拙的行为,都源于那些放大了积极情绪的人。”
1701330275
1701330276 亢奋的另一个弊端想必是其与冒险之间的关联——有时还会是巨大的风险。亢奋还可能导致我们忽略应该注意的警示信号。当特德·特纳(从表面上看他应该是个极其外向的人)将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的合并同自己的第一次性经历相比较时,他似乎是在告诉我们,他那时的亢奋状态,就像他是一个要同自己的新女友共度良宵而无暇考虑后果的年轻人一样。这种盲目所导致的危险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外向者会比内向者更容易在车祸中丧命,更容易因为意外或伤害而住院,更容易吸烟、进行危险性爱、参与高风险运动、惹官司以及再婚等。这同样也解释了为什么外向者比内向者更容易走向自负的境地——这里的“自负”可定义为与自身能力不符的过度自信。亢奋是肯尼迪的卡米洛特(传说中亚瑟王的宫殿所在之地),同样也是肯尼迪的诅咒。
1701330277
1701330278 ******************
1701330279
1701330280 这个有关外向的理论尚显稚嫩,但是并不绝对化。我们不能说所有的外向者都渴望回报,或者所有的内向者都会在挫折面前卡壳儿。尽管如此,这个理论告诉我们应该去反思一下,内向者和外向者在自己生活中及在集体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它同样也认为在小组作决定的时候,外向者应该听听内向者的意见——尤其是当他们提前意识到问题时。
1701330281
1701330282 在2008年股市崩盘之后,一场部分由于失算的冒险和对于威胁的无视而造成的金融风暴袭来,坊间流行起对未来在华尔街多一些女性、少一些男性,或者说少一点睾酮会不会更好的猜测。然而,我们也许应该也问一下,如果华尔街有更多的内向者掌舵——少一点多巴胺——是不是也会更好一些?
[ 上一页 ]  [ :1.70133023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