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1330419e+09
1701330419
1701330420 从1983年起的每一年夏天,精品投资银行艾伦公司都会在爱达荷州太阳谷举办为期一周的会议。这不仅仅是一个会议,简直就是一场大型汇演,包括奢华的宴会、河流漂流、滑雪、钓鱼、骑马,还会有一些保姆来照看客人的孩子。东道主服务于媒体行业,以往的宾客名单里不乏报业大亨、好莱坞名人、硅谷大腕,那些大名鼎鼎的人物有汤姆·汉克斯、康迪斯·伯根、巴里·迪勒、鲁伯特·默多克、史蒂夫·乔布斯、戴安娜·索耶以及汤姆·布罗考等。
1701330421
1701330422 据艾丽斯·施罗德为巴菲特所写的传记《滚雪球》的记载,1999年7月,巴菲特也作为该会议的宾客出现。此后的每一年,他都会带着全家人乘坐湾流喷气式飞机抵达太阳谷,同其他贵宾一起入住一组选定的可以俯瞰高尔夫球场的公寓。巴菲特很喜欢太阳谷一年一度的假期,他把这次聚会当成与家庭成员重温温情、与老友叙旧的好地方。
1701330423
1701330424 然而这一次巴菲特的心情却大大不同了。这是个科技高度繁荣的时代,宴会桌上出现了很多新面孔——很多科技公司的领军人物几乎在一夜之间暴富,那些风险资本家用大笔的现金将他们养肥。这些人都高高在上的。当名人摄影师安妮·莱博维茨现身为《名利场》杂志拍摄“传媒全明星全家福”的时候,他们也挤进了照片。他们相信未来就是他们的。
1701330425
1701330426 巴菲特坚决不愿成为这群人之中的一员。他是一个老派的投资家,面对公司赢利前景尚不明确的投资热潮,他根本不想趟这浑水。很多人认为他已经过时了,但是巴菲特依然拥有能在会议最后一天进行最重要演讲的强大影响力。
1701330427
1701330428 巴菲特为这次演讲进行了长达数周的认真准备。他先用了一个有点自嘲的故事来热场——他过去也是个害怕公开演讲的人,直到后来他参加了卡内基的课程学习——他通过艰难而精准的细节分析来告诉在座的人,这种高科技驱动的牛市不会长久。巴菲特对数据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并一一指出危险信号,稍作停顿之后他又指出这些信号意味着什么后果。这是巴菲特在30年来首次公开作出的预测。
1701330429
1701330430 施罗德说,观众们显得并不激动。巴菲特就像是在他们游行时下的一场不合时宜的雨。他们也会起身为他鼓掌,但是私下里,很多人都极力反驳他的观点。“优秀的沃伦啊,”他们说,“聪明一世的男人,但是这次他却要错失发财的机会了。”
1701330431
1701330432 当晚,会议在绚烂的烟火中宣告结束。一如往常,这次会议十分成功。然而,会议中最重要的部分——巴菲特对人们提出的警示——却一直未能与广大民众见面,直到第二年,正如巴菲特所预言的那样,互联网泡沫破灭。
1701330433
1701330434 巴菲特不仅可以为其纪录而自豪,也可以因他的“内部积分卡”而骄傲。他把世界上的人分为两类,一类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本能认知上,另一类则随波逐流。“我觉得我就是一个固执己见的人,”巴菲特聊起他的投资生涯时说道,“就像西斯廷教堂的画,我也画了一部分。我很喜欢别人说‘天啊,这里的画多漂亮啊’,因为这是我的画。而当别人说‘你为什么不多一点红色,偏偏要用那么多蓝色’时,好吧,这是我的画,我不想听你多言。我不管别人为什么卖它。这幅画本身是不会终结的,这就是它最伟大的地方。”
1701330435
1701330436 ******************
1701330437
1701330438
1701330439
1701330440
1701330441 安静:内向性格的竞争力 [:1701328493]
1701330442 安静:内向性格的竞争力 第三部分 外向理想型充斥于所有文化传统中吗?
1701330443
1701330444 安静:内向性格的竞争力 [:1701328494]
1701330445 第8章 软实力
1701330446
1701330447 亚裔美国人与外向理想型
1701330448
1701330449 ******************
1701330450
1701330451 不必强硬,亦无须暴力,你也可以撼动世界。
1701330452
1701330453 ——圣雄甘地
1701330454
1701330455 ******************
1701330456
1701330457 那是2006年春天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迈克·魏是一名17岁的美国华裔少年,就读于临近加利福尼亚州库珀蒂诺的林布鲁克高中,就在那天,他向我讲述了作为一名亚裔美国学生的经历。迈克身着地道的美式卡其运动装、风衣,还戴了一顶棒球帽,然而他惹人喜欢又有些严肃的面孔,和他那刚刚萌生的胡须又给他蒙上了一层哲学家光圈,他的声音很轻,我得靠近一些才能听清楚。
1701330458
1701330459 迈克说:“在学校里,我更关注老师的授课内容,自觉做个好学生,而不愿意做一个在班里哗众取宠的捣蛋鬼或跟班里其他的孩子打打闹闹。如果做个外向的人,跟同学们成群结伴、吵闹嬉戏会影响到我的学习,那我宁愿专注于我的学业。”
1701330460
1701330461 迈克认为这个观念很务实,但他似乎也明白这在美国人看来有些奇怪。他解释说他这种态度来源于父母。“如果我面临这样的选择:是随意为之,比如跟朋友们出去玩,还是待在家里学习,我就会想到我的父母。这么一想,我就有了继续学习的动力。我爸爸常常告诉我,他的工作是电脑编程,而我的工作是学习。”
1701330462
1701330463 迈克的母亲也是这样一个鲜活的例子。她早先当过数学老师,举家移民到美国之后,就做起了服务员,一边刷盘子一边记英文单词。迈克用“性格沉静、行动果决”来形容她:“在学习方面如此执著地追求进步,这是典型的中国方式。我妈妈就有这么一种力量,但不是每个人都能看到。”
1701330464
1701330465 迈克的行为让他的父母引以为豪,他的邮箱名是“优等生”,而他也正是一位优秀的学生,最近他梦寐以求的斯坦福大学录取了他。他就是那种既勤于动脑又古道热肠的人,他参加的每一个团队都对他赞不绝口。然而,据半年前《华尔街日报》的一篇名为《新白人旅航》(The New White Flight)的社论说,大批的白人家庭纷纷搬离了库珀蒂诺,原因很简单,就是那里有太多像迈克这样的孩子。他们要逃离那些高分,逃离那些亚裔美国学生让人敬佩又发毛的学习习惯。文章说,那些白人父母很担心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上跟不上他们的步伐。文章还引用了一名当地高中生的话:“如果你是亚裔,你就必须要向自己表明你是聪明人;而如果你是个白人,你就得向别人证明这一点。”
1701330466
1701330467 不过这篇文章并没有挖掘优秀的学业成绩背后的东西。我所好奇的是,这个城镇的勤奋向学之风,是否反映了一种缺乏性格的外向理想型的文化隔绝——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因此我决定探访一番。
1701330468
[ 上一页 ]  [ :1.70133041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