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354832
1701354833
索尼亚仰头看看天花板,天花板将近四米高,父亲怎么可能摸得到?所以她怎么也不相信。父亲笑了笑,得意地说:“不信吧?那你也别信你同学的话,因为有些人说的并不符合事实!”
1701354834
1701354835
索尼亚明白了,任何事,都不能太在意别人说什么,要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二十四五岁的时候,索尼亚已小有名气,一次她准备去参加一个集会,但经纪人告诉她,由于天气不好,可能只有很少的人来参加,会场的气氛会比较冷。经纪人的意思是,作为新人,应该把时间花在一些大型的活动上,增加自身的名气,不必耗费精力去参加这样的小活动。
1701354836
1701354837
但索尼亚坚持参加这个集会,因为她承诺过要去参加。结果,那次雨中参加集会的人不少,而且因为知道索尼亚要来,参加的人越来越多,她成了当天真正意义上的大明星。
1701354838
1701354839
不被别人的言行左右,才能开始做自己的主人。有时候,你不逼自己一把,你就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1701354840
1701354841
就像《阿甘正传》里说的一样,生活是一个装满了各种味道的巧克力的盒子,你要不打开吃的话,就永远不知道自己拿出来的是什么口味的。
1701354842
1701354843
1701354844
1701354845
1701354847
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 请守护好你的亲密距离
1701354848
1701354849
你要知道,老天爷的事你管不了,别人的事与你无关。
1701354850
1701354851
曾和一位智者讨论黎曼几何时,我问过他一个问题:什么是数的本质?
1701354852
1701354853
答曰:数本身所反映的本质之一必然是界限。“1+1=2”并不是说累加两个一模一样的东西,而是将两个有界限的某物相加;如若没有区分,数字1和数字2就失去了数本身的意义。
1701354854
1701354855
正如这个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一样,世界上也不会有价值观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早期受的教育不同,童年经历不同,读的书、接触的人不同,自然信念体系就会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会有千差万别。
1701354856
1701354857
有清晰界限感的人会意识到这种不同,并尊重这种不同。而界限感模糊的人,面对彼此间行为的差异时会非常痛苦:
1701354858
1701354859
“你怎么这样办事儿?”
1701354860
1701354861
“你怎么能这样对我?”
1701354862
1701354863
“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
1701354864
1701354865
心智不成熟的模式思维让他们不能理解别人为什么不能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事。由于习惯性地以自我为中心,而不是理解和接受各自的界限,很难接受差异,总认为别人的做法不对。于是“越俎代庖”地侵犯别人的边界。
1701354866
1701354867
鲁迅笔下的阿Q就是这种思维的典型代表。
1701354868
1701354869
用三尺三寸宽的木板做成的凳子,未庄人叫“长凳”,他也叫“长凳”,城里人却叫“条凳”,他想:这是错的,可笑!油煎大头鱼,未庄都加上半寸长的葱叶,城里却加上切细的葱丝,他想:这也是错的,可笑!
1701354870
1701354871
很多类似的思维逻辑,可能造成可笑的场景或带来某些遗憾。其实生活中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和老天爷的事。你要知道,你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老天爷的事你管不了,别人的事与你无关。
1701354872
1701354873
然而在我们界限感很差的思维国度里,认知自我、认知世界的教育,一直是我们所缺少的。
1701354874
1701354875
随意的言论,随意的信息传播,那是界限感模糊的人干的最多的事。比如在朋友圈给大家推送一些并不优质却稀奇古怪的文章。这些文章很可能缺少真正的思考,习惯用极端的例子来说明观点,而不是用推理来证明观点。再比如,以为别人都不知道,所以转载一些别人其实并不需要的常识性的知识。这些其实都在传达一个隐藏的观念:“我学到的就是对的、好的,你一定要知道、要赞同。”
1701354876
1701354877
这让我想起了电影《狗牙》——一部希腊电影的开场白。它发生在一个奇特的封闭家庭里,描述了极权的父母希望用语言表达来控制三个孩子对世界的认知的荒诞场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词包括大海、高速公路、远足旅行……大海是一种皮质沙发,当你累了,你就可以坐在大海上休息。高速公路是一阵强烈的风。远足旅行则是一种坚硬的材料……”
1701354878
1701354879
每一个生命,都会因自己的经历而有了无法复制、绝不雷同的体验场,也因此有一个同样绝对不雷同的认知体系。我们习惯从自己的坐标出发,去推测、揣摩、评价另一个人,却完全忘了,对方也有一个体验场,有一个与我们完全不同的认知体系。所以,我们即使换位思考,也无法通过理解而精准地知道对方的感受和认知体系,由此,可能带来许多人际关系的认知错位。
1701354880
1701354881
绝大多数人之所以平庸(主要是不作为)地活着却又享受不了平凡里的快乐,是因为欠缺最起码的常识和认知能力。他们几乎都是矛盾的综合体:既自大又自卑,眼高手低,目光短浅,好高骛远,多重标准。有时己所欲施于人,有时己所不欲施于人,心机深却又肤浅天真……
[
上一页 ]
[ :1.70135483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