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1379983e+09
1701379983 然而,如果你根据自己的感受来评价各类练习,你可能会得出一个不同的结论。通常,与其他准备竞赛的方式相比,参赛者对刻意练习的评价是:他们明显需要更多的努力,但愉悦感却很少。相反,为了乐趣而阅读以及玩拼字游戏,这对参赛者来说就像是“吃自己喜欢的食物”一样,无须努力就能获得很多乐趣。
1701379984
1701379985 舞蹈家玛莎·葛兰姆对刻意练习的描述颇为生动形象——尽管有一点儿夸张:“跳舞是迷人的、轻松的、令人愉快的,但在舞蹈方面通往至高成就的道路并不比其他任何领域容易。疲劳感是如此强烈,以致连睡梦中,身体都在哭泣;有时候,挫折感会非常强烈,每天都像经历了一场小小的死亡。”
1701379986
1701379987 不是每个人都会用这么极端的方式来描述工作中令人不舒服的体验,但埃里克森发现,刻意练习给人的体验是:需要超级多的努力。一个证据就是,在我们技能的极限使用状态下,高度集中注意力去努力,这是非常容易让人感到筋疲力尽的。他指出,即使是世界级的高手,在他们职业生涯的高峰期,每次也只能进行最多一个小时的刻意练习,然后就需要休息。而且总的来说,他们每天只能进行3~5个小时的刻意练习。
1701379988
1701379989 与此相关的是,很多运动员和音乐家在最密集的训练过后都要小憩片刻。为什么呢?休息和恢复对运动员来说显然很必要。其他人对高强度工作的感觉也一样,这说明脑力劳动及体力上的压力让刻意练习如此耗人。例如,导演贾德·阿帕图就是这样描述拍电影的过程的:“每一天都是一次试验,每一个场景都可能失败,所以你的注意力要高度集中。但是,这样做行得通吗?我应该再拍一条吗?如果我不得不改变,我应该改变哪些东西?我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我很疲惫……工作强度非常大。”
1701379990
1701379991 而且,世界级的高手退役后,往往就不会继续坚持刻意练习了。而如果练习是令人愉快的(纯粹因为它本身而令人愉快),他们是有可能会坚持练习的。
1701379992
1701379993 ——
1701379994
1701379995 我和埃里克森开始一起工作后,著名的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以驻校学者的身份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简称宾大)住了一个夏天,他也致力于研究专家级的高手,但他和埃里克森的研究方法大相径庭。
1701379996
1701379997 对于契克森米哈赖来说,高手的标志性体验是“心流”(flow),这是当一个人的注意力完全集中时“自然产生的”状态。心流出现在面临高水平的挑战而且自己认为能“应对自如”的情况下,就仿佛“你无须思考,只是行动”。
1701379998
1701379999 例如,一个交响乐指挥家告诉契克森米哈赖的。
1701380000
1701380001 我处于一种狂喜的状态,感到自己仿佛不存在……我的手似乎脱离了我的身体,对于所发生的一切,我并没有做什么,我只是坐在那里,用敬畏和惊叹来看这一切。然后,“音乐”就自动流淌出来了。
1701380002
1701380003
1701380004
1701380005 一位竞技花样滑冰运动员这样描述心流状态:
1701380006
1701380007 好像点开了一个程序。一切都非常顺利,一切都感觉很好……一切都来得太快,它似乎会一直一直继续下去,你不希望它停下来,因为一切都那么美好。你不必思考,一切都会自动发生……
1701380008
1701380009
1701380010
1701380011 契克森米哈赖已经从数百名高手那里收集到了类似的第一手资料。在他研究的每一个领域,人们都在用相似的语言描述高峰时的体验。
1701380012
1701380013 埃里克森对刻意练习能否像心流体验那么愉悦表示怀疑。在他看来,在工作时,“熟练的人在表现中有时能体验到高度的愉悦状态(即契克森米哈赖所描述的‘心流’),然而,这种状态是与刻意练习相矛盾的……”为什么?因为刻意练习是认真规划出来的,而心流体验是自动发生的;刻意练习的条件就是挑战的难度超过现有的技能水平,而心流体验通常发生在技能与挑战的水平相平衡时。更重要的是,因为刻意练习需要格外的努力,而心流体验按其定义来说,应该是毫不费力的。
1701380014
1701380015 契克森米哈赖发表了相反的观点:“对天赋发展轨迹进行的研究认为,一个人学习任何复杂的技能都需要大约10 000小时的练习……而且这种练习可以是很无趣和不愉快的。尽管这样的练习状态时常出现,但结果却仍是不确定的。”契克森米哈赖还分享了一则个人的故事来解释他的观点。在他成长的国家匈牙利,当地小学门口高高的木门上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道:“知识的根是苦涩的,但它的果实是甜美的。”这句话让他感到深深怀疑:“虽然学习是艰苦的,但它并不是苦涩的。如果你觉得学习有价值,并且可以让你掌握知识,而练习你所学的知识可以让你表达自己、帮助你达成你的目标的话,它就不苦了。”
1701380016
1701380017 ——
1701380018
1701380019 那么,谁是正确的?
1701380020
1701380021 命运自有安排。在契克森米哈赖来访的那年夏天,埃里克森也在费城。我安排他们以“激情与世界级的表现”为题进行对话,听众是80名教育工作者。
1701380022
1701380023 当他们坐在礼堂时,我意识到,这两个男人极度相似——他们都高大魁梧,都出生在欧洲,都有轻微的口音(这口音不知何故让他们似乎更加非凡、更具学者风范)。两个人都有短短的胡子,虽然契克森米哈赖的胡子全白了,但如果你要找人扮演圣诞老人,这两位都是很好的选择。
1701380024
1701380025 在即将展开辩论的那一天,我有点儿紧张。我不喜欢冲突——即使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
1701380026
1701380027 事实证明,我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刻意练习与心流体验的主张者都是完美的绅士,他们没有互相贬损,甚至没有一丝不敬。
1701380028
1701380029 埃里克森和契克森米哈赖并肩坐着,轮到他们中某个人讲演的时候,这个人就拿起麦克风讲话,每个人都有条不紊地总结自己几十年以来的研究,以支持自己的观点。当其中一个人在发言的时候,另一个人就专心地听着,然后交换麦克风。就这样度过了90分钟。
1701380030
1701380031 我想知道,高手们会在刻意练习中感到痛苦,还是在心流体验中感到喜悦?
1701380032
[ 上一页 ]  [ :1.70137998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