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381426
1701381427
布伦特发现,人格发展的一个关键过程涉及环境和人格特质的相互“呼应”。对应原理表明,某些人格特质会引导我们进入某种生活的境况,而同样的特质会在这种境况中被鼓励、强化和放大。在这种关系中,有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两种可能性。
1701381428
1701381429
例如,在一项研究中,布伦特和他的同事们跟踪调查了1 000名新西兰的青少年,在他们进入成年、寻找工作期间对他们进行持续研究。数年后,布伦将和他的同事们发现,在青少年时期存有敌对态度的人成年后从事的大多是较低阶的工作,他们的生活较为困难;这些境况反过来又导致了他们的敌意程度的增加,这进一步削弱了他们的就业前景。相比之下,那些乐观向上的青少年会进入一个良性的心理发展周期。他们在进入社会后大多获得了社会地位较高的工作,收入更高,这些结果也会进一步增强他们的亲社会倾向。
1701381430
1701381431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项关于坚毅的对应原理的研究。
1701381432
1701381433
不妨让我推测一下。如果一个小女孩,费了半天劲,没有打开一盒葡萄干,于是她对自己说:“这太难了!我退出!”那么她可能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强化放弃的倾向。她可能会放弃一件又一件事,每一次都错过进入良性循环的机会。
1701381434
1701381435
但是,如果这个小女孩的母亲带她去学芭蕾舞(尽管比较难),又会怎么样?虽然小女孩有时真的感到累了,她的芭蕾舞老师有时会批评她,但如果那个小女孩被温和地鼓励和推动着去反复尝试,而且在某一次练习中,她体验到了进步带来的满足感,那么小女孩会坚持练习吗?她能学会迎接挑战吗?
1701381436
1701381437
——
1701381438
1701381439
在沃伦·威灵汉姆发表个人素质项目研究报告后的一年,比尔·菲茨西蒙斯成了哈佛大学招生办公室的主任。
1701381440
1701381441
两年后,当我申请哈佛大学时,比尔审核了我的申请书。在大学时,我参加了一个社区服务项目,比尔也在其中。当我们做互相介绍时,比尔惊呼说:“哦,活力小姐!”然后他非常精确地简述出我在高中时期所参与的各种活动。
1701381442
1701381443
最近我给比尔打电话,问他对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坚持不懈这件事有何看法。实际上,比尔对威灵汉姆的研究非常了解。
1701381444
1701381445
“我这儿有些东西。”他说,似乎巡视着他的书架,“应该放得不远。”
1701381446
1701381447
那么,比尔同意威灵汉姆的结论吗?哈佛大学在招生时真的会关心SAT分数和高中成绩之外的因素吗?
1701381448
1701381449
威灵汉姆在发表他的研究时认为,大学招生办公室没有将学生在课外活动中是否坚持不懈作为录取的一个重要考量,他建议他们应该这样做。
1701381450
1701381451
比尔·菲茨西蒙斯解释说,每年都有几百名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哈佛大学。他们早期的学业成就表明,他们将在未来成为世界一流的学者。
1701381452
1701381453
用比尔的话来说,哈佛的学生“对自己有所承诺,追求自己热爱、相信和看重的专业,并且已经以突出的干劲、自律和平凡的努力在实践了”。
1701381454
1701381455
关于哈佛大学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后是否还会从事同样的课外活动,这对招生办公室的人来说并不重要也并非必要。比尔说:“以体育运动为例。比如说,如果一个学生在运动中受了伤,他可能因此无法进行训练或决定退出,但他在体育运动中所培养出的坚毅的品格,总是能体现在其他方面。”
1701381456
1701381457
事实上,哈佛大学对坚持不懈这一品质极其关注。比尔告诉我,他们也使用了一种类似的评定量表:“招生人员考察学生的方法跟你的坚毅格非常相似。”
1701381458
1701381459
这也是为什么当年比尔在看到我的申请材料一年多后,还会清楚地记得我在高中期间参与了哪些课外活动的原因。正是通过我的课外活动以及我的学习成绩,表明我已经为充满挑战的大学生活做好了准备。
1701381460
1701381461
比尔说:“从事招生工作40多年,我认为大多数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巨大潜力。真正的问题是,他们是否被鼓励最大限度地努力行动,以及发掘内在的坚毅品格。勤奋且坚毅的人,才是最成功的人。”
1701381462
1701381463
那么,在课外活动中坚持不懈可能只是具备坚毅品格的一个信号,它并不是在课外活动中发展出来的品质。比尔同意这种可能性,并重申了他的判断:在课外活动中坚持不懈不只是一个信号。他认为,克服困难,坚持到底,这是年轻人需要学习一个重要的、可在很多领域使用的功课。“向别人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事,你逐渐发展了自己的品格。”
1701381464
1701381465
“在某些情况下,”比尔继续说,“学生参与课外活动是因为家长或老师建议他们参加,他们在这些活动中学到了一些非常重要的东西,然后自觉地投入进去,并且在这些活动中做出贡献。他们投入和做出贡献的方式,是他们自己以及他们的父母和老师之前从来没有想过的。”
1701381466
1701381467
——
1701381468
1701381469
在与比尔的谈话中,最让我吃惊的是,比尔非常担心一些孩子因被拒收而无法在课外活动中磨炼坚毅的品格。
1701381470
1701381471
比尔告诉我:“越来越多的美国高中已经减少或取消了艺术和音乐等方面的活动。”当然,主要是那些招收来自贫困家庭孩子的学校削减了这方面的开支。
1701381472
1701381473
由哈佛大学政治学家罗伯特·普特南及其合作者所做的研究显示,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来自美国富裕家庭的高中生所参加的课外活动始终居于高水平。相反,来自美国贫困家庭的学生所参与的课外活动数量已急剧下降。
1701381474
1701381475
普特南解释说,富裕家庭和贫困家庭的孩子之间参与课外活动的差距有几个因素,在那些需要付钱参与的体育运动中(比如外出旅行的足球队),穷人家的孩子就无法参加,这是平等参与方面的一个障碍。但即使是免费的活动,也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能负担得起运动制服,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够或者愿意开车接送他们的孩子参与练习和比赛。对于音乐活动,私人课程和乐器的成本会将一些家庭挡在门外。
[
上一页 ]
[ :1.70138142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