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1413938e+09
1701413938
1701413939 “规则二就是相信没有事情是不能商量的——世界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所有的不同意见或事情都可以拿到桌面上来谈。这在做长远计划的时候尤其有用,把眼光放得远一点,问问自己:‘一年或十年后会是什么情况?’
1701413940
1701413941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发言权,每个人的想法都必须得到尊重。我们都参与重要决策,我们也都有权拥有快乐,拥有说‘这对我真的很重要’的权利,并且让其他人接受的权利。很多时候,这意味着我和布拉德必须放弃一些我们想要的东西,但同时也意味着在特殊时候,家庭并不是摆在第一位的。大家都知道,一旦有重要的新闻事件发生,我会不顾一切地投入其中,因为做好我的工作对于我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1701413942
1701413943 “最后一点就是,一定要有责任心。不管你决定做一件什么事,大事还是小事,要花上你几分钟还是几天,一定要保证坚持完成。一旦人们意识到可以信任你,他们就会更安心,你的生活自然而然也就平衡了。”
1701413944
1701413945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你问我为什么能把时间安排得井井有条,如果答案只有一个,那一定是出于社会、公司、家庭的,还有我自己对自己的信任。对我来说,肩负责任是非常重要的。也许我没法永远保持这样的效率,但只要我还可以做到,我就要尽可能多地履行承诺。”
1701413946
1701413947
1701413948
1701413949
1701413950 我在哈佛的最后一堂课 [:1701412999]
1701413951 我在哈佛的最后一堂课 第5章 衡量价值的必要性
1701413952
1701413953 如果你只想要一杯橙汁,为什么还要花时间榨一加仑葡萄汁?
1701413954
1701413955 在如今人人都急功近利、追求成功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只要肯去做,我们就能做成任何事。换句话说,我们信奉能力无极限。即使明知每天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我们还是坚持认为,每天、每月、每年我们都有能力做成更多的事。我们告诉自己,科技的发展让我们如虎添翼,只要一心多用,多方面齐头并进,我们就能左右逢源,处处开花。
1701413956
1701413957 其实,这并不是互联网时代催生的新现象。我们的文化不会因为谷歌的出现和iPhone的诞生而突然转变。我们总觉得如果我们不努力奋斗、做更多、做更好,就会被别人超越。这种思维方式在几十年间不断滋长,科技只是推波助澜罢了。
1701413958
1701413959 霍华德也深入思考了“我们还能做更多,也能做得更好”这个文化现象,尤其是这种文化倾向已经开始影响他的那些得意门生,这些人正雄赳赳气昂昂地想要闯出一番事业。他在自己的书《恰如其分》里聚焦了这个问题。在这本书里,霍华德做了广泛的调查,他想看看那些成功者把自己的职业生涯、财政状况和个人雄心壮志定位得到底有多高。霍华德和他的合著者劳拉·纳什细数了在任何情况下都全面、完美地完成所有的人生计划可能带来的风险和陷阱。他们认为,“我们还能做更多,也能做得更好”的文化心理主要归咎于所谓的“名人文化”。
1701413960
1701413961 在名人文化中,成功本身被美化了。新的成就没有赢得掌声,只是被当作超越的目标。名人文化让人想到神话故事里的西西弗斯(被惩罚一生都推石头上山)和代达罗斯(他的目标永远遥不可及),现在这种神话寓言有了现实版:我们不断谋求,可我们追求的东西总遥不可及,这让我们像推石头上山一样白费力。量力而行、轻松过日子、知足似乎永远不会出现在名人文化中。就像《恰如其分》中所说的,为了自我成就我们都把自己看作无所不能。
1701413962
1701413963 “除此之外,”霍华德补充说,“我们总是胡乱攀比搞得自己不开心,总有人走在我们前头,我们总能找到攀比的对象:总有人比我们更漂亮、更有钱、更健壮、更有趣;总有人更适合做家长、配偶,甚至有人还能全面发展。如果我们用名人文化的标准要求自己,比赛还没开始我们就输了。”
1701413964
1701413965 我也不免受到了名人文化的影响,也没有抵抗住“永远不够好”对我的潜意识的侵袭。在我全家人受到那段在医院“趴窝”的煎熬时,我甚至还沦为了这个观念的牺牲品。虽然那段时间我从来没有质疑过自己合理安排时间的决定:珍妮弗、丹尼尔和未出世的迈克尔排第一,其他事情都靠边,但我还是发现自己在面对没有按时完成的事务时会感到焦虑。我想,如果我能再稍稍加把劲,再付出一点点努力,也许能有更不错的收获。这本书,还有我对霍华德的一片感激之情也是造成我焦虑的原因之一。在医院住的那段时间,虽然我在夜间有时间写书,但还是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在那段时间我所担任的角色只是一个丈夫。
1701413966
1701413967 在我太太在医院待了大约一个月后,这种希望自己无所不能所带来的焦虑情绪在我接到霍华德的一个电话时全面爆发了。我完全失去了思考能力,只知道不断地向他表达歉意,因为我这本书的进度严重滞后了。“我知道我现在不应该把精力放在写书上,我也知道这不是我的错。”我说,“但我还是觉得很抱歉,我不想让你对我感到失望。”
1701413968
1701413969 “我知道。”他带着深深的理解非常大度地回答,“你的确是一个可以胜任一切的男子汉,你非常容易陷入这种想法,并且是无意识的,认为你可以把一切都完成得很好,即便是现在这个非常时期。我长话短说吧。”他故意放慢了语速,“别因为我而感到焦虑,也别再做完美先生了。”
1701413970
1701413971 “什么意思?”我问。
1701413972
1701413973 “艾瑞克,我知道你听懂了,但我还是要重复一遍,因为在忙碌的生活里这句话太容易被我们抛在脑后。”然后他向我提起了我们在散步会议间的一次对话,“在校时各门成绩保持A是很合情合理的,因为学校的分级系统很合理,只要具备合理安排时间和精力的能力就能拿高分,但生活不是课堂,我们不可能时时刻刻在每件事上都拿高分。我们的生活太复杂了,有很多事我们不能面面俱到。这也是宇宙的物理定律,就好像你不能同时在两个地方出现一样。”
1701413974
1701413975 他一边大笑一边继续说道:“对于一个进取心很强的人来说,没有比意识到自己的目标需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更让人沮丧的了。”
1701413976
1701413977 霍华德的话让我想起我曾经希望自己拥有超能力的念头,比如克隆自己,拿一分钟当一百二十分钟过,和家人、同事、朋友之间能用心灵感应进行沟通。我还想起我的一个朋友,相当于社交网络发展之父的沃伦·亚当斯曾找我抱怨,即便他已经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他还是说:“艾瑞克,每天早上醒来时我都会想我今天会不会对自己失望。我觉得我这种心态跟二十六岁刚拿到研究生学位走出校门的年轻人或四十三岁需要同时兼顾家庭事业的女性没什么两样。”
1701413978
1701413979 霍华德继续在电话中阐述他的意见:“我们必须接受我们不能顾及全局的现实。我们不能实现所有的目标,也不能让每个渴望都得到满足。我们越快接受这个现实,就越能少走弯路。最终我们都会意识到,要想获得满足感,就要接受我们在事业和人生理想的追求上的确能力有限的事实。”
1701413980
1701413981 他的声音听起来像父亲一般慈祥:“就你丈夫和父亲的角色,鉴于你长期以来的不懈努力,我给你打A+的成绩。我给你的工作打C+,虽然你的公司经营顺利但总不见有什么大起色。即便见不到你这个人,我也要在照顾自己这个方面给你打个D,你的声音听起来疲惫不堪,我想你很久都没有去锻炼过身体了。而就好儿子、好朋友和作家的角色,我给你写上‘未完成’。目前你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顾及这些事了,但等你的生活回归正轨后,你会有很多机会去补偿。”
1701413982
1701413983 我沉默了,静静地消化着他所说的这些,然后问道:“那么,你又给自己的人生打多少分呢?”
1701413984
1701413985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他沉思了一会儿,“在个人维度我不会要求自己拿A的成绩。A这个分数有时其实并没有太大用处,追求事事完美要付出难以想象的巨大代价。你现在就在经历着拿全A的代价。”想到自己为了当一个好丈夫和好父亲不得不在其他方面付出的代价,我表示同意。
1701413986
1701413987 “如果概括来说,”他说,“我希望我能拿一个漂亮的平均分。至少我不想在任何事上拿F,因为要是我能在一件事上接受一个F的坏成绩,还不如干脆放弃做这事。”
[ 上一页 ]  [ :1.70141393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