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421239
1701421240
我们现在有两个可能的理论。一个是女性习得较多的无助与悲观,第二个是女性更趋向反刍,沉溺在抑郁情绪中,使得这种情绪升级为抑郁症。
1701421241
1701421242
跟抑郁说拜拜
1701421243
1701421244
100年前,人们对行为(特别是坏的行为)最流行的解释是“个性”(character),而个性是不容易改变的。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是愚蠢的,而不认为是由于自己读书不多的话,那他就不会采取行动来改进自己。如果一个社会把犯人看成是邪恶的,把精神病人看成是疯子,它就不会花钱去支持改造犯人、康复病人的机构。
1701421245
1701421246
到19世纪末,这种贴标签的做法和它背后的理念开始发生改变。无知开始被看成是因为没有受教育,而不是愚蠢;犯罪被看成是贫穷的产物而不是因为本性邪恶;贫穷被看成是没有机会,而不是懒惰;疯狂被看成是适应不良,是可以改正的。这个新的、强调个人受环境影响的理论就是行为主义的基本精神。
1701421247
1701421248
行为主义之后是认知心理学,它保留了对改变的乐观信念,认为“自我”可以改进自己。例如,精神病的治疗不再是医生一个人的责任,而是把一部分治疗的责任转移到病人自己手中去了。这个信念是当今盛行的自我改善(self-improvement)运动的基本精神。
1701421249
1701421250
自我改善的信念就跟贴标签理论一样有预言的效果。一个人如果相信他不必老坐在办公室中或不必老是抱着对他人的敌意的话,他可能就会去外面慢跑或在欺侮别人之前想一下。一个相信自我改进的文化会支持健康俱乐部、戒酒组织以及心理治疗。
1701421251
1701421252
人类自从有了失败就开始有抑郁,那时尽管没有今天这么厉害,但至少会心情低落。当一个中世纪的乡村少年未能赢得他意中人的心时,他妈妈可能对他说,天涯何处无芳草,大丈夫何患无妻。到了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认知疗法,它试着改变人类对自己失败的看法。它的座右铭跟老祖母的话并没有什么两样,但老祖母的话没有用,而认知疗法却有用。认知疗法是什么?为什么它有效?
1701421253
1701421254
五记重拳打碎抑郁
1701421255
1701421256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贝克和埃利斯两人就一直强调我们的意识决定着我们的感觉。从这个理论发展出一个治疗法,它主要改变抑郁症病人对于失败、打击、输赢以及无助的思考方式。
1701421257
1701421258
认知疗法有五种策略。
1701421259
1701421260
第一,学会去认识在情绪最低沉时自动冒出来的想法。例如,一位三个孩子的母亲在孩子出门上学前常会对他们大喊大叫,等他们走后又很懊悔这种行为,觉得很沮丧。在接受认知疗法时,她学会去认识她一吼完时不自觉地对自己说的话,“我是个最糟的妈妈”,她学着感知这个想法的出现,知道这就是她的解释,而这个解释是永久的、普遍的和人格化的。
1701421261
1701421262
第二,学会与这个自动冒出来的想法抗争,举出各种与之相反的例子。每当“我是个最糟的妈妈”的念头出现时,这位母亲就集中注意去想那些自己是好妈妈的例子来与之对抗。
1701421263
1701421264
第三,学会用不同的解释——重新归因(reattribution)去对抗原有的想法。这个母亲学习对自己说“我下午对孩子们很好,而早上很差,或许我不是一个擅于早上活动的人”,这种解释法就比较不具有永久性及普遍性。她学会用新的、正面的证据去瓦解原来的消极的解释链,“我是一个糟糕的妈妈,我不配有小孩,我不配活下去”。
1701421265
1701421266
第四,学会如何把你自己从抑郁的思绪中引开。这个母亲意识到消极想法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常去反刍则会使情况更糟,最好先不要去想它。
1701421267
1701421268
第五,学会去认识并且质疑那些控制你并引起抑郁的假设。
1701421269
1701421270
“没有爱,我活不下去。”
1701421271
1701421272
“除非每一件事都完美,否则我就是一个失败者。”
1701421273
1701421274
“除非每一个人都喜欢我,否则我就是一个失败者。”
1701421275
1701421276
“任何问题都有答案,我必须找到它。”
1701421277
1701421278
像这样的假设都会导致抑郁症,你完全可以选择一套新的假设去过日子。
1701421279
1701421280
“爱情的确很珍贵,但很难得到。”
1701421281
1701421282
“尽力就是成功。”
1701421283
1701421284
“有人喜欢你,也肯定有人讨厌你。”
1701421285
1701421286
“生活中免不了有许多问题,我只能挑最重要的去处理。”
1701421287
1701421288
苏菲,那位曾经的“黄金女孩”所受的抑郁症折磨,是目前年轻人中最普遍的一种,他们觉得自己没人爱,不值得爱,没有才能,已经过气了等。这种抑郁都来自悲观的解释风格。当苏菲开始接受认知疗法以后,她的生活立刻改善了很多。她的治疗持续了三个月,每周一个小时。
[
上一页 ]
[ :1.70142123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