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1421928e+09
1701421928 孩子8岁时,解释风格就基本定型了。你的孩子在小学三年级时对这个世界就已经有了一种乐观或悲观的看法,而你又知道这种看法对他的前途、健康和成功是非常重要的,你肯定想知道他的看法是怎么来的,有没有方法可以改变它。
1701421929
1701421930 孩子为什么会悲观
1701421931
1701421932 妈妈的影响力
1701421933
1701421934 孩子解释风格的来源有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它与孩子的母亲有关。
1701421935
1701421936 下面看看西维亚在她8岁的女儿玛乔莉面前的反应。她们母女正要进入停车场中的车子里。在听她们的对话时,请特别留意西维亚的解释风格。
1701421937
1701421938 玛乔莉:妈妈,我这边的车门被人撞凹了一块。
1701421939
1701421940 西维亚:该死!你爸爸会杀了我的!
1701421941
1701421942 玛乔莉:爸爸叫你把新车停得离别人远一点的。
1701421943
1701421944 西维亚:该死!这种倒霉事总是发生在我身上。我真懒,不想抱着大包小包地横穿整个停车场,我总想少走几步路。我真是笨死了。
1701421945
1701421946 西维亚把自己痛骂了一顿,她的女儿在旁边一字不落地都听了进去。不只是骂的内容,就连骂的方式都是不好的。玛乔莉听到妈妈闯祸了,妈妈很笨、很懒,一直都有坏运。这已经够糟了,但西维亚说话的方式比内容更有害。
1701421947
1701421948 玛乔莉听到的是对这件坏事的四种解释。
1701421949
1701421950 1.“这种倒霉事总是发生在我身上。”这是永久性的解释,西维亚用了“总是”。西维亚的解释也是普遍性的,“这种倒霉事”,而不是“被撞”这件事,西维亚没有将这件事界定在一个范围内。她的解释也有人格化的特点,“发生在我身上”,不是发生在任何人身上。西维亚把自己作为一个受害者挑了出来。
1701421951
1701421952 2.“我真懒。”懒是永久性的人格特质。懒在很多情况下是有害的,所以是普遍性的解释,而且西维亚把它人格化了。
1701421953
1701421954 3.“我总想少走几步路”是人格化的、永久性的解释,不过它没有普遍性。
1701421955
1701421956 4.“我真是笨死了”——永久性、普遍性,以及人格化的解释。
1701421957
1701421958 玛乔莉听到她母亲对一个坏事件的四种非常悲观的解释,她学会了用这种风格来看待世界。
1701421959
1701421960 每一天,玛乔莉都听到她母亲对发生的事情以永久性、普遍性以及人格化的方式进行分析。玛乔莉跟着一个对她最有影响力的人学习对事件的解释风格:坏事是永久的,会伤害到每一件事,而且都是自己的错。
1701421961
1701421962 小孩非常注意父母的言行,尤其是母亲对情绪化事件的解释。小孩会问很多“为什么”。这是因为他们要得到对周边发生的事情,尤其是社会生活的解释。一旦父母变得不耐烦,不再回答孩子永无止尽的为什么时,孩子就从别的地方去寻找答案。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会仔细聆听大人对某一件事的解释,而在我们平常的说话中,大约每分钟都有一次解释,只是自己不自觉而已。你的孩子对这种解释会一字不落地听进去,特别是对不好的事情的解释。他们不但听,而且还会注意到这些解释是永久性还是暂时性的,是特定的还是普遍的,是你的错还是别人的错。
1701421963
1701421964 我们给100个儿童以及他们的父母做了解释风格测验。母亲的乐观程度跟孩子的极为相似,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我们很吃惊地发现孩子的解释形态跟父亲的不相似,母亲的跟父亲的也不相似,这表明孩子主要学习了母亲对因果关系的解释风格。
1701421965
1701421966 这个研究引发了一个问题:解释风格是遗传的吗?我们会像继承聪明才智、政治思想、宗教观点一样继承解释风格吗(同卵双生子的研究显示,不在同一个家庭长大的双胞胎,也有着非常相似的政治观点、宗教信仰和智商)?我们发现解释风格不是遗传来的,因为母亲的解释风格与儿子的或女儿的相似,而父亲的跟谁的都不相似,这与一般的遗传模式不太符合。
1701421967
1701421968 为了确定这一点,我们用比较直接的方式来研究这个问题。我们测量从小被收养的儿童,研究他们的乐观程度与其养父母和亲生父母的乐观程度的关系。如果从小被收养的孩子的乐观程度与他们养父母相似,而与他们亲生父母不相似,那么我们的观点就是对的,即乐观是学习来的。如果孩子的乐观程度是与他从未谋面的亲生父母相似的话,那么乐观至少有一部分是遗传来的。
1701421969
1701421970 老师和父母的批评
1701421971
1701421972 当你的孩子做错事时,你会对他说什么?他的老师又对他说什么?注意,孩子不只听对他们说什么,还包括怎么说。这点在批评上尤其重要,孩子相信这些人的批评,并用它形成自己的解释风格。
1701421973
1701421974 世界知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德威克(Carol Dweck)的研究显示了乐观是如何发展的,或许它可以告诉我们女性在童年时发生了什么事,使得她们比男性更容易得抑郁症。让我们来看一下一个小学三年级的教室。
1701421975
1701421976 当你和教室里的小朋友彼此非常熟悉了,你发现的第一件事就是男孩子和女孩子的举止是完全不同的。女孩子安静地坐着,手放在膝盖上,注意听老师讲话。她们的吵闹也只是悄声耳语或窃笑,基本上她们都很守纪律。男孩子就不太一样了,他们就算勉强安静地坐着也忍不住要扭来扭去,更何况他们很少能安静地坐着。他们看起来不注意听讲,也不像女孩那样守纪律。他们大声喊叫,互相追逐。
1701421977
[ 上一页 ]  [ :1.70142192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