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147255e+09
1701472550
1701472551 如果是这样,我想继续提醒一下苏女士,请对自己说:是我选择了离婚,我会为此负责;是我要生下这个孩子,我会为此负责。
1701472552
1701472553 正如在梦中,她杀死了蛇状的老公,起码在梦中,她得为此负责。
1701472554
1701472555 活着的亲人一个个离世,死去的亲人一个个复活
1701472556
1701472557 梦 者
1701472558
1701472559 莉莉,白领,年龄不详,已婚两年。
1701472560
1701472561 梦 境
1701472562
1701472563 我和丈夫常为一点小事吵架,然后我就会做噩梦。噩梦有两种:一种是活着的亲人一个个死去,一种是死去的亲人从棺材里跳出来打我。
1701472564
1701472565 分 析
1701472566
1701472567 莉莉的婆婆在三年前意外去世,这是解读这个梦的钥匙。
1701472568
1701472569 这个意外事件,莉莉没有在电子邮件中提到,她是在接受电话采访时,与我谈了约半个小时后才对我说:“还有一件事情,我的婆婆已意外去世,这和我的梦有关系吗?”
1701472570
1701472571 当然有,而且这是核心问题。虽然这之前,她和我讲了几个她与丈夫吵架的细节,以及她和他对他们婚姻的感受,但如果她不说出这一事件,这个梦就难以得到精确的解释。
1701472572
1701472573 在电话中,莉莉讲述了婆婆去世的情境:三年前的一天晚上,她丈夫(那时还是男朋友)陪着妈妈聊天,之后回到自己的房间休息,谁知道第二天一觉醒来,妈妈已去世。
1701472574
1701472575 对于他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三年,他的兄弟姐妹都走出了这一阴影,但他仍然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
1701472576
1701472577 现在,他经常失眠。莉莉说,很多个晚上,她凌晨两三点醒来,发现丈夫仍然没有入睡,而是坐在卧室里大声地叹气:“唉!唉……”
1701472578
1701472579 一次,莉莉问丈夫他在想什么。他的回答很吓人:“我想把妈妈从棺材里挖出来,我相信她还活着。”
1701472580
1701472581 “你知道吗?”他对妻子说,“躺在床上,我觉得妈妈好像就在这个屋子里看着我,对我说她非常孤单,说希望我能陪陪她。有时,我觉得妈妈好像在责怪我,说我不是她的好儿子。”
1701472582
1701472583 为了买房子他没参加妈妈葬礼
1701472584
1701472585 莉莉丈夫的这两句话非常有代表性,反映了遭遇亲人意外死亡的人的两种最常见的心理。如果亲人突然死亡而我们又没有聆听到他们对我们最后的叮嘱,那么我们就很容易产生两种幻觉:第一,如果我做了什么,亲人就不会死;第二,亲人很孤单,希望得到我们的陪伴。
1701472586
1701472587 第一种幻觉,会让我们产生强烈的内疚,因为毕竟我们没有做我们想象出来的有效措施。第二种幻觉,源自幼稚的想法“相爱就是要永远在一起”,这会让我们产生或轻或重的自杀冲动。
1701472588
1701472589 莉莉丈夫的第一句话,源自第一种幻觉,他觉得自己只要做一件事——把妈妈从棺材里挖出来,就可以让妈妈活下去。当然这只是表面上的说法,更重要的原因是,作为最后一个陪伴妈妈的人,他会认为自己是最大的罪人,因为只有他才有机会和责任做些事情把妈妈救回来。这种想法会让他产生非常强烈的内疚和自责。
1701472590
1701472591 他的第二句话,源自第二种幻觉。他觉得妈妈很孤单,妈妈希望他去陪伴她。但这完全是他的幻觉,是他渴望向妈妈表达忠诚,是他认为爱就是要永远在一起。实际上,如果他有机会陪伴妈妈到最后,那么妈妈很可能会对他说这样的话:“儿子,我要走了,妈妈希望你好好活着。”
1701472592
1701472593 但可惜,他没有机会听到这句话。
1701472594
1701472595 不仅如此,妈妈去世后,在筹办丧事期间,因为要办理买房子的手续,他在家人的一致支持下,提前回到了广州,没有参加妈妈的葬礼。这一点强化了他的内疚感。因为,葬礼这个仪式是完成对死去的亲人的真正告别与心理告别的最重要的机会。在没有听到妈妈最后的叮嘱的情况下,葬礼的这种意义就显得尤其重要。
1701472596
1701472597 之所以他的兄弟姐妹都已走出了妈妈意外去世这一巨大创伤,而他却在其中越陷越深,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
1701472598
1701472599 常责怪妻子只因为太自责
[ 上一页 ]  [ :1.7014725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