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478931
1701478932
要站在一处,却不要太紧密。
1701478933
1701478934
因为殿里的柱子,也是分立在两旁,
1701478935
1701478936
橡树和松柏,也不在彼此的荫翳中生长。
1701478937
1701478938
父母不必了解孩子的一切
1701478939
1701478940
一个丰富的生命是有着很多关系需求的,而不是只与父母等亲人建立亲密关系。
1701478941
1701478942
譬如,一个孩子全神贯注地看一棵树时,他就是在与这棵树建立关系。
1701478943
1701478944
这时,如果父母过来问孩子从这棵树中看到了什么,那么,父母就是割断了孩子与这棵树的直接联系。
1701478945
1701478946
很多论教育的文章都写道,父母要多鼓励孩子。但是,假若父母把这一点绝对化,无论孩子做什么都鼓励孩子,那么,孩子做事情的原动力——例如好奇心得到满足——就会被破坏,以后他做什么仿佛都是为了得到父母或他人的认可,一旦没有父母或他人的认可,他就会茫然失措。
1701478947
1701478948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会形成一个外部评价体系,即他做事的动力都源自别人,而不是源自他的内心。
1701478949
1701478950
一个孩子只有从他的内心出发,才会形成对这个世界的独特认识,而这正是创造力的来源。
1701478951
1701478952
孩子的天赋是无穷的,但父母自以为他们了解孩子的一切,于是孩子就被限制在他们已知的平庸范围之内。父母不必渴望了解孩子的一切。难道爱因斯坦的父母能了解儿子的世界?
1701478953
1701478954
总之,在每一种人际关系中,都存在着一对矛盾:既渴望融合的瞬间,又渴望独立的空间。
1701478955
1701478956
因而,我们不能将融合视为绝对正确的东西,那样会有将爱变成吞并另一个人的危险,并势必会导致对方渴望逃离。
1701478957
1701478958
这是一个女王统治着的城市
1701478959
1701478960
梦 者
1701478961
1701478962
田先生,29岁,白领,单身。他先给我发了电子邮件谈到了他的梦,后来又接受了我的电话采访。
1701478963
1701478964
梦 境
1701478965
1701478966
梦的一开始,一个声音说,这是一个女王统治着的城市。不过,梦中这个城市有高楼大厦,有拥挤的车流,有地铁和网络,显然是一个现代城市。
1701478967
1701478968
梦的主角是个女孩,约二十五六岁的样子,我不认识她,我也没有出现在梦境中。好像是早晨传来骚乱的信息,据说是一切外国人都要被赶出这个城市。她匆匆地从家里跑出,当时只穿着一条内裤,但她不是要逃跑,而是满腔愤怒地要去讨个公道。她说她不是捣乱的人。
1701478969
1701478970
城市很乱,她跑上一座高架桥,此时的她已经莫名其妙地穿戴整齐了,一副职业女性的样子。这时,一辆破旧的汽车驶过来,司机是一名年轻人,约30岁,旁边坐着一个秃顶的老男人,约50岁。他们我都不认识。
1701478971
1701478972
女孩拦车,秃顶男人问她:“你是叛乱分子吗?”
1701478973
1701478974
“不!我不是!”她斩钉截铁地说。
1701478975
1701478976
秃顶男人让司机停车,让女孩上来。就在女孩要上车的时候,突然,她的一条腿疼得厉害,一个旁白的声音说,有人在她的腿里放了仪器,现在是通过遥控仪器来伤害她的腿。但她挣扎着上了车。
1701478977
1701478978
后来,车开到了一个大厅,秃顶男人滔滔不绝地用外文演讲,不知道讲的是什么外语。女孩做他的翻译,用的是英语。
1701478979
1701478980
就在这时候,我突然醒了过来。
[
上一页 ]
[ :1.70147893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