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479553
1701479554
十字路口也可以说是我内心的十字路口,我有时的确有这种绝望感。我发现,没有一个单纯的地方可以令自己找到不存在恶的善,哪里有善,哪里也同时伴随着恶。因为这种感受,我在博客(blog.sina.com.cn/wuzii)上写过一篇文章《最大的恶行是追求绝对的善》。
1701479555
1701479556
更详细一点的意思是,最大的恶是以追求绝对的善的名义,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别人头上,如果谁不同意走这条路,如果谁达不到绝对的善,就将谁从地球上抹去。于是,妄求绝对的善的人,常会制造最大的恶行,譬如“红色高棉”前领导人波尔布特指挥杀掉了柬埔寨至少五分之一的人口,其目的是为了制造一个理想社会。
1701479557
1701479558
其实,在政治领域或社会领域,发现善与恶总是并存,还不是最令我绝望的,最令我绝望的是,我发现在最私密的爱情上一样如此,爱人们总是以爱的名义控制对方,一个人如果妄求绝对的爱,那么他就会理直气壮地伤害拒绝接受他绝对的爱的恋人。
1701479559
1701479560
不仅如此,更要命的是,我发现爱情中并不存在加害者和受害者。看起来,经常是一个人伤害了另一个人,但我深入了解的绝大多数故事显示,这是一个双重奏,受害者特意选择了加害者,他潜意识深处还渴望着加害者的控制、征服和占有。
1701479561
1701479562
这种发现最令我绝望。我其实也在妄求一个单纯的善的地方,但对世界了解越深,对人性了解越深,我就越绝望。
1701479563
1701479564
最终,我开始相信,没有这样的地方,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有人心的地方,都势必是善与恶并存的。
1701479565
1701479566
同时,我还感觉,善经常是绵羊般的善,而恶却有力量。
1701479567
1701479568
这种感觉贯穿在我整个梦中。一开始,代表善的国民们在那里抱怨,代表善的父亲把头埋在土里,渴望善的我四处奔逃,而代表恶的恐怖分子却大行其道。
1701479569
1701479570
那么,为什么要行善?为什么不投靠恶?
1701479571
1701479572
因为这样想,所以我常会感到恶对我的诱惑。有时甚至会想,既然我对人性已非常了解,若尝试在一切关系中控制、征服和占有,岂不是更厉害,可以更成功?
1701479573
1701479574
这就是梦中恐怖分子把我俘获的真实含义。
1701479575
1701479576
梦中,是我在十字路口被恐怖分子俘获。现实中,是我发现我已无路可走,每一条路都是一样的。在这种绝望的心情下,我开始接受恶的诱惑。
1701479577
1701479578
恐怖分子将我捕获,这一景象还有特殊的含义。
1701479579
1701479580
一直以来,我不认同那种所谓最男人的男人,因为我认为,这个世界的暴力和伤害,多数往往是这样的人制造的。于是,我在讲座时经常提醒女性听众,警惕“像刀子一样锋利、像钢铁一样坚硬的男人”。
1701479581
1701479582
然而,通过与一个又一个人的深聊,我发现,这样的男人在两性关系中往往会占据上风。许多女人被这样的男人弄得伤痕累累,但这往往是她们的渴望,是她们的主动选择。
1701479583
1701479584
这样的故事听多了,我有些厌倦,有时会想,这个世界就好像是恶人制造问题,然后善人去收拾。那么,我何苦扮演后者这样的角色。
1701479585
1701479586
此外,我还将人分成两种:一种是人格障碍型的,典型特征是推卸责任,认为成功一定是自己的功劳,而问题和责任是别人的;一种是神经症型的,典型特征是担负责任,很容易做自我归因,承担本不属于自己的责任。而我发现,在我们这个社会,似乎前者更容易成功,而后者过于辛苦。
1701479587
1701479588
我有时会想,要不要训练自己,训练自己坚硬一些,训练自己追求控制、征服和占有。
1701479589
1701479590
其实,我已在这样训练自己。
1701479591
1701479592
这便是梦中的训练营的寓意。
1701479593
1701479594
让灵魂死去,以获得更大的控制力
1701479595
1701479596
三个恐怖分子和三个被捕获的“善人”,也有特殊的含义。他们一一对应,其实都是我自己内心的一部分。
1701479597
1701479598
这也可以理解为,这几个人组成了一个小社会,而这个社会也是我们这个大社会的写照。其实,从读书到工作,我想我们大多数人的一个重要工作是学习控制别人的能力。
1701479599
1701479600
并且,有时我想,为了更好地控制别人,最好让自己的灵魂死去,因为灵魂活着的人会有丰富的同情心,这同情心会令他心软,令他犹豫,也令他在控制、征服和占有的时候不够果断。
1701479601
1701479602
我是在看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时,有这个想法的。这本小说里有一个经典的角色——永泽,他生于豪门,做事非常努力,但既不容许“怜悯自己”,也对别人没有同情心,甚至以践踏别人的情感为乐。许多人崇拜永泽,小说中如此,现实生活中也如此,在百度“挪威的森林吧”和“村上春树吧”里,永泽都是最被人赏识的一个。
[
上一页 ]
[ :1.70147955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