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1480471e+09
1701480471
1701480472 阿德勒大夫:我想你父母是把你像男孩一样带大的,因为你兄弟的关系,你也有很多男孩朋友。
1701480473
1701480474 弗洛拉:不错。
1701480475
1701480476 阿德勒大夫:我想你如果和那位把病历带来的老师谈谈,她会告诉你,你是怎样变得这么敏感的。你是一个容易紧张的人。你的这些失去知觉的病,自然是要把你的软弱展示给别人看。只有当你生气或被批评时病才会发作。在我看来你有些害怕未来,对自己没有足够的信心。我觉得你不想为自己做决定,你希望别人爱你,可是自己又不想做任何努力。我能了解那样的心态;但是我相信如果你能有更多的勇气,如果你能了解你不需要和兄弟竞争,不需要生活在一种无奈的处境中,那么你会有更好的生活方式。你不希望尝试另外一种方式吗?
1701480477
1701480478 弗洛拉:当然希望。
1701480479
1701480480 阿德勒大夫:问题在于你不够勇敢。我建议你下决心对自己的行动负起全责。我确信这一步会对你有很大的帮助。
1701480481
1701480482 弗洛拉:你是说如果我有勇气,就可以治好我的病?
1701480483
1701480484 阿德勒大夫:不错。
1701480485
1701480486 弗洛拉:哈,我什么都愿意试。
1701480487
1701480488 (1) 巴宾斯基反射,指人类婴儿反射的一种。当用火柴根或大头针等物的钝端,由脚跟向前轻划新生儿足底外侧缘时,他的拇趾会缓缓地上跷,其余各趾呈扇形张开,然后再蜷曲起来。它是因中枢神经通路(锥体束及大脑皮层)还不成熟而引起的。
1701480489
1701480490 (2) 苯巴比妥,别名鲁米那,一种用于镇静、催眠、抗癫痫、抗惊厥、治疗新生儿核黄疸的药物。
1701480491
1701480492
1701480493
1701480494
1701480495 性格的塑造 [:1701480086]
1701480496 性格的塑造 第二章 母亲的支配
1701480497
1701480498 今晚我们要考虑罗伯特的病历,他的年龄是11岁。他的老师不太能确定孩子是否低能。低能是一个极为困难与复杂的问题,在诊断上必须非常小心,因为病人的成功与失败可能完全在于我们。
1701480499
1701480500 正常的孩子在这样的年纪应该达到五年级的水平,可是病例的记录上写的是:
1701480501
1701480502 “孩子在学校里的发展赶不上其他孩子;他是三年级学生,智商很低,在班上很静、很听话。以前他一直动作缓慢、胆怯,很晚才学会讲话。”
1701480503
1701480504 看样子病人真的在发展上相当的落后,不过有的时候正常的孩子也慢也胆怯,特别是用左手的孩子。左撇子的孩子在手的运用上不是很敏捷,在经历多次失败之后,他变得过分小心,因此动作也就很慢。孩子到很晚才学会讲话,这一点引人深思,因为我们知道这是低能儿共有的问题。如果心理的缺陷很严重,他们完全学不会讲话。另外,也有一种骄纵型的孩子,他们要到很晚才说话。在德文里有对这方面的专有名词,不过在英文里没有对它的定名。这些孩子能听,可是不能说,不过他们既不聋,也不哑。在这种情形下很难判定孩子是不是低能,其中一些后来还被证明是聪明、优秀的语言使用者。我知道一些人,有的是古人,有的是现代人,刚开始时他们说话很困难,可是后来却能说得非常好。在本病例里,我们必须在两类里选一个:或是低能或是骄纵。在某些方面,骄纵儿的方式和低能儿的方式是相同的。也有可能这个孩子两种方式都有;在真假的判定上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
1701480505
1701480506 “病人的父亲是一个肥胖、内向的人,母亲是一个有魅力、有吸引力的女人,两个姐姐,一个十六岁,一个十四岁。父母品性相投,没有争吵,不过母亲是家里的支配者。母亲说父亲喜欢较大的女孩,这个男孩和她比较亲近。”
1701480507
1701480508 你可以看出,因为他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家里的小宝宝,他占有某种优势。在夫妻中一方支配另一方的婚姻里,我很少看到快乐的婚姻,也许这是一个矛盾。母亲说男孩和她比较亲近,她没有把要说的全说出来。她也许可以加一句:“我纵容他。”
1701480509
1701480510 “男孩常提到他的母亲,较少提其他人。家人都喊他小伙子,一个很不恰当的绰号,因为他很慢,反应迟钝。两个女孩都在读高中,都很聪明。”
1701480511
1701480512 如果家里的一个孩子很聪明,其他的孩子很可能会有麻烦。对比之下聪明的孩子会显得不凡,其他孩子会显得差劲。本病例可能就有这样的情形。过度被宠的孩子容易气馁,也许这正是罗伯特的麻烦。这带给我们一点儿希望,因为让一个聪明孩子气馁比让一个低能儿气馁容易,同时也使我们认为孩子在上学之前会有更多的勇气。也许,他不是一个低能病例。
1701480513
1701480514 “入学是要经过考试的,有竞争性的;两个姐姐的成绩被拿给孩子看。他现在的老师不鼓励这样的做法。”
1701480515
1701480516 这正好证实了我们的看法。
1701480517
1701480518 “父亲对孩子抱有负面态度,他认为孩子生下来就是这样,而且永远会这样,母亲说家里从不打孩子。她说:‘他是我们唯一的男孩,小宝贝,看到他不像其他的孩子一样正常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1701480519
1701480520 父亲的态度让人气馁,因为一般孩子都照着父亲对他的希望发展。因为这个缘故,我们有责任鼓励孩子,让他觉得自己可以像正常孩子一样发展。这个孩子已经在公立学校念到三年级,这一事实使我相信这不是一个没有希望的病例。
[ 上一页 ]  [ :1.70148047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