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484837
1.遗传的基础是什么?
1701484838
1701484839
2.怎么理解遗传与环境的作用?
1701484840
1701484841
3.胎儿发展变化的过程有哪些?
1701484842
1701484843
1701484844
1701484845
1701484847
学前心理学 第三单元 学前儿童的注意
1701484848
1701484849
学习目标
1701484850
1701484851
1.了解学前儿童注意的表现及其特点。
1701484852
1701484853
2.理解并掌握注意的概念、分类。
1701484854
1701484855
3.初步学会分析学前儿童活动中的注意及促进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策略。
1701484856
1701484857
我们经常看到孩子看动画片或游戏时全神贯注,而在教师组织的一些活动中却心不在焉,究竟是什么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其注意的发展有什么规律?如何促进孩子注意的发展?这便是我们在这一单元中要解决的问题。
1701484858
1701484859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指出:“注意是心理以清晰而又生动的形式对若干种似乎同时可能的对象或连续不断的思维中的一种占有。它的本质是意识的聚焦、集中。它意指离开某种事物以便有效地处理其他事物。”
1701484860
1701484861
注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较熟悉、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詹姆斯用简明、生动的语言诠释了什么是注意。
1701484862
1701484864
第一课 注意概述
1701484865
1701484867
一、注意及其外部表现
1701484868
1701484869
(一)注意的概念
1701484870
1701484871
人生活在客观环境中,每一瞬间都有无数的刺激作用在人的身上。但人在某一特定时刻,不可能对所有刺激都作出同样清晰的反映,而只是把心理活动指向并集中于某些对象。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叫做注意。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特点。
1701484872
1701484873
注意的指向性是指人在某一时刻心理活动选择了某些事物而同时离开其他的事物。人对自己心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反映得最完整、最清晰,而对其余的事物则往往印象模糊,甚至完全没有反应。例如,幼儿集中玩游戏时对爸爸妈妈说的话往往听不见。学生上课认真倾听和思考老师所讲的问题,那么,老师所讲的内容就会被学生清晰的感知,而其他则成为背景,变得模糊不清。同时由于心理活动的指向性不同,人从外界获取的信息也就不同。
1701484874
1701484875
注意的集中性,不仅指在同一时间内各种有关心理活动聚集在其所选择的对象上,而且也指这些心理活动“深入于”该对象的程度。我们平时说的“注视”“倾听”“凝神”就是指人的视觉、听觉和思维活动深入地集中于某一对象。例如,雕刻艺术家在进行精细而复杂的象牙雕刻时,他的注意高度集中在雕刻的关键部位和自己手的雕刻动作上,与雕刻无关的人和物,都落在了他的意识中心之外。注意高度集中常使人消耗大量的体力和精力。人在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时,注意指向的范围就缩小,这时他对自己周围的一切往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是密不可分的。如果说,注意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朝向那个对象,那么,注意的集中性就是指心理活动在一定方向上活动的强度或紧张度。心理活动的强度大,紧张度越高,注意也就越集中。
1701484876
1701484877
想一想
1701484878
1701484879
你会设计训练儿童注意力的方法吗?
1701484880
1701484881
(二)注意时的外部表现
1701484882
1701484883
人在集中注意于某个对象时,常常伴随有特定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注意最显著的外部表现有下列几种。
1701484884
1701484885
1.适应性运动
1701484886
[
上一页 ]
[ :1.70148483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