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1492044e+09
1701492044 “轻叩了多少下?”→轻叩了6下。
1701492045
1701492046 类似的上述情形有12种,于是,我们有了与“6”联结着的“六”的发生12次,而与“6”的发生联结着的男孩、圆点、长度、轻叩等只有一次发生。
1701492047
1701492048 我们也可以安排一些情境,其中伴随物不仅变化,而且形成对比或对立,例如在6名男孩之后用6名女孩,或者在6英寸后用6英尺。但是,通过对比或对立,我们指的是与两种情境的两种对比要素具有优先联结的反应要素,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同时形成。如果我们有5种这样的对子,形成的联结如下:
1701492049
1701492050 六+a→6+A
1701492051
1701492052 六+a的对立→6+(-A)
1701492053
1701492054 六+b→6+B
1701492055
1701492056 六+b的对立→6+(-B)
1701492057
1701492058 六+c→6+C
1701492059
1701492060 六+c的对立→6+(-C)
1701492061
1701492062 等等。
1701492063
1701492064 整个结果是六与6联结10次,每次联结都是六和6与A和-A,B和-B,C和-C,D和-D,E和-E相联结。在某种意义上,后者的倾向彼此抗衡(counterbalance),以便学生不会说或想“男孩—女孩”,或“英寸—英尺”,或“黑—白”,或“长—短”。这样六与6联结的倾向既由其自身的频率来加强,又由对伴随物作出反应的削弱的竞争来加强。我们还可以在要素本身及其对立之间进行比较,甚至可以将两种对比一起运用,最后一种情形的联结可以表示如下:
1701492065
1701492066 a+b→r1+r2
1701492067
1701492068 a的对立物+b→r不是1+r2
1701492069
1701492070 a+b的对立物→r1+r不是2
1701492071
1701492072 a的对立物+b的对立物→r不是1+r不是2
1701492073
1701492074 a+c→r1+r3
1701492075
1701492076 a的对立物+c→r不是1+r3
1701492077
1701492078 a+c的对立物→r1+r不是3
1701492079
1701492080 a的对立物+c的对立物→r不是1+r不是3
1701492081
1701492082 等等。
1701492083
1701492084 于是,从a到r1的一些联结得到了强化;从a到r2和r不是2,以及r3和r不是3等的联结则彼此具有干扰性。结果,从b、c等等到r1的一些联结被从b、c等等到r不是1的一些联结所抵消。
1701492085
1701492086 我们运用了一些比较,让学习者对4名男孩、5名男孩、6名男孩作出适当反应;对4支铅笔、5支铅笔、6支铅笔作出适当反应;对4顶帽子、5顶帽子、6顶帽子作出适当反应;对4下铃声、5下铃声、6下铃声作出适当反应;对拍4下手、拍5下手、拍6下手作出适当反应等等。
1701492087
1701492088 在这些联结形成期间和形成以后,我们不时地在新背景中用六的要素对被试进行测验,并对他的成功反应予以奖励,直到他在需要时能随时随地辨别出六为止。
1701492089
1701492090 在所有这些情形中,没有一种东西超越了联结的形成。要素变得突显,并且通过运用、效果、零星活动和优先联结等活动引起不顾它们背景的反应。这里,起作用的力量不是一些出类拔萃的分析、顿悟或抽象官能,而是一种零星活动的情境倾向和大量联结。它们被如此安排,以便增强从一种要素到某种优先反应的联结,并减弱从中出现的其他一切联结。
1701492091
1701492092 这种分析过程为人类提供了抽象概念。这些抽象概念主要表现在所谓“高级”的学习形式之中。它还为人类提供了理解和运用微妙关系的能力。原因、结果、上位(superiorly)、下位(inferiorily)、并列(co-ordination)、从属(subordination)等东西被许多联结中的同样活动从“相关的对子”(related pairs)中分离出来。这些联结中的同样活动把六或长度从事物中分离出来。我们通过这些同样的集中注意的考虑过程、优先的联结、变化的伴随物、对比和对立等等来学习“和、如果、虽然、因为和除非”等词的词义。
1701492093
[ 上一页 ]  [ :1.70149204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