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1525083e+09
1701525083
1701525084 当然,也可能存在其他情况,或许你发现吃蔬菜完全没有任何意义。养成吃蔬菜的习惯一开始就只是你伴侣的想法而已,而你根本想不通为什么它对自己很重要。那也没关系,放弃这个习惯,专注于那些对你有意义的习惯吧。
1701525085
1701525086 通过练习自我洞察技巧,你能判断一个新习惯是否值得培养。如果值得,那很棒,这样你就有了全新的动机;如果不值得,那你就可以腾出空间来养成其他更重要的习惯。掌握此技巧可以让你将精力聚焦于促成更重要的改变。
1701525087
1701525088 技巧3,循序渐进
1701525089
1701525090 随着时间的流逝,你的习惯会改变,你会改变,你身边的世界也会改变。循序渐进技巧能帮助我们根据生活的动态变化进行调整,以此来发展和改善习惯(如图6-9所示)。
1701525091
1701525092
1701525093
1701525094
1701525095 图6-9 循序渐进的技巧
1701525096
1701525097 如下是我们已经学到的技巧:
1701525098
1701525099 ·  如何分析问题、排除故障。
1701525100
1701525101 ·  在习惯养成过程中看不到效果的话,如何修正习惯养成方法。
1701525102
1701525103 ·  如何演练习惯。
1701525104
1701525105 这项新的技巧跟如何逐渐发展习惯直接相关,其关键在于:知道何时该推自己一把,超越微习惯,提升习惯难度。
1701525106
1701525107 在持续执行一个新习惯的过程中,你自然而然就会追求更多或难度更高的新习惯。那时候,你会找到舒适区的边界,并体会到略微打破边界的感觉。清楚自己的舒适区边界在哪里可以帮助你养成更复杂或难度更大的习惯,而不会因为感到力不从心的痛苦或沮丧而削弱习惯。
1701525108
1701525109 我们再来看看苏库马尔的俯卧撑习惯。他怎么知道什么时候要从每天做2个俯卧撑发展到每天做3个呢?他又是怎么发展到每天做50个俯卧撑的呢?对于这种习惯来说,舒适区边界相对容易找到,因为存在物理性质的迹象:肌肉发烫、呼吸加重。在苏库马尔的例子里,一开始他每天就只在刷牙之后做两个俯卧撑,并格外留意自身状态。就这样坚持一星期之后,他发现自己状态更好了,能够更轻松地做完第二个俯卧撑。那种有所进步的感觉激励着苏库马尔练习更多。于是他增加了运动量,而且成功坚持了下来。
1701525110
1701525111 苏库马尔成功地养成了做俯卧撑的习惯,因为他很擅长找到自己的舒适区边界,成果就是他给自己的压力刚刚好足以让他有所进步。数日甚至数星期过去,这个过程不断地重复发生。然而,如果在任何时刻苏库马尔不想做太多俯卧撑了,他也不会强迫自己。他会只做2个俯卧撑,并且为自己能维持习惯感到高兴。该技巧的一部分含义就在于要知道什么时候该退后一步,只完成基线。
1701525112
1701525113 现在是时候将这项技巧添加到我们的行为设计步骤里去了,它就是第7步:排除障碍、重复和扩展。
1701525114
1701525115 STEPS IN BEHAVIOR DESIGN
1701525116
1701525117 行为设计的步骤
1701525118
1701525119
1701525120  ❶ 明确愿望
1701525121
1701525122
1701525123  ❷ 探索行为选项
1701525124
1701525125
1701525126  ❸ 为自己匹配具体行为
1701525127
1701525128
1701525129  ❹ 从微习惯开始
1701525130
1701525131
1701525132  ❺ 找到“对”的提示
[ 上一页 ]  [ :1.70152508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