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538786
练习二: 作为第二项提问研究,特别注意你对一整天里所发生的事情的各种反应。你的第一反应是个陈述句(答案),还是个疑问句?如果你的第一反应是陈述句,试着把它转化成疑问句。特别要注意将陈述句变成疑问句的过程中,你在情绪、行动或是互动方面有何变化。注意观察你的陈述句或疑问句与它们所带来的结果是否有一定的相关性。
1701538787
1701538788
B:人际问题
1701538789
1701538790
目的: 更好地觉察你向别人提出的问题,包括你的问题对他人造成的影响,并且增加你提出的人际问题的数量,提高其质量。
1701538791
1701538792
讨论: 在整篇关于奔先生的故事中,约瑟夫帮他了解了提问在以下方面的重要性:
1701538793
1701538794
·收集信息;
1701538795
1701538796
·增进理解,加强学习;
1701538797
1701538798
·建立关系,改善和保持关系;
1701538799
1701538800
·澄清并确认倾听的内容;
1701538801
1701538802
·激发创造力和创新力;
1701538803
1701538804
·解决冲突;
1701538805
1701538806
·增进协作;
1701538807
1701538808
·制定目标和行动计划;
1701538809
1701538810
·探索、发现并创造新的可能性。
1701538811
1701538812
练习一: 你提问与陈述的比例大概是多少(你问与讲的比例)?你与他人沟通时,是提问较多,而陈述和答案较少吗?今天,至少在某一次谈话中,去练习问“很多”问题。
1701538813
1701538814
练习二: 回忆在你个人生活或职业生涯中,某一次某一个问题起到的积极作用。那个问题是什么?结果怎样?那个问题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1701538815
1701538816
工具4:区分学习者与评判者心态和问题
1701538817
1701538818
(请参考第3章“选择地图”中的“学习者/评判者问题”
1701538819
1701538820
请参考第6章“转换问题”中的“学习者/评判者对照表”)
1701538821
1701538822
目的: 帮助你区分学习者和评判者心态,以及两种心态是如何影响你的思维、行动、关系和结果的。
1701538823
1701538824
讨论: 在第3章中,约瑟夫向奔说明了如何使用“学习者/评判者问题”清单,来鉴别自己在问哪类问题,并去了解这些问题对自己、对他人、对周围的情境有何影响。随着奔对提问式思维逐渐熟练起来,约瑟夫又给了他一些工具,来分辨学习者与评判者的心态与关系。
1701538825
1701538826
在下面的练习中,你会与奔有相似的体验。我们要来觉察一下,学习者状态与评判者状态在智力、情绪以及身体层面的差异之处,并像奔一样去强化这种觉察力。
1701538827
1701538828
练习: 阅读“学习者/评判者问题”的“评判者”一栏,特别注意这些问题是如何在身体、情绪和智力方面影响你的。如果你跟大多数人一样的话,评判者问题可能会令你感觉能量降低、担忧、有负面情绪、紧张,甚至是有点儿“忧郁”。我经常在工作坊中用这个练习,有些人反馈说,他们会因为想着这些评判者问题而屏住呼吸,更有甚者,说想得头都疼了!
1701538829
1701538830
现在转换到学习者状态。做个深呼吸,放开评判者,然后慢慢阅读表格右边的“学习者”一栏。特别注意你现在的感受。许多人反馈说,学习者问题令他们很有精神头、乐观、开放心态、有希望,并且更放松了。他们感觉受到了鼓励,想去寻找解决方案和可能性。就像有个人说的:“当我用学习者的眼光去看时,我感觉未来是有希望的。”
1701538831
1701538832
就像奔先生一样,你也可能会发现,与这两种心态有关的问题,会引发你完全不同的情绪,这些大相径庭的情绪又会进而促使你采取截然不同的行动,建立截然不同的关系。也许你还会发现,处于学习者心态与处于评判者心态的人,他们的整个经历与其面临的可能性,都是有很大差异的。
1701538833
1701538834
探索一下,两种心态各自是如何影响你与周围的人互动的。你的评判者心态,或他人的评判者心态,是如何影响你与同事、与爱人、与孩子或与朋友的沟通的?然后,再问你自己学习者心态对以上沟通的影响。
1701538835
[
上一页 ]
[ :1.70153878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