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547695
1701547696
我们所喜好的一些美的成分是否跟其他动物一样呢?如果是,那么这些喜好是什么时候进入实际的艺术创作中的呢?过去可以帮助我们吗?我们可以精确地定位艺术最初出现的时间吗?我这就来给你解惑: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大概永远不会知道我们的祖先第一次知觉到一个刺激并将它的价值判断为“美”是什么时候了。第一个看到日落并觉得它很壮丽的灵长类动物出现在什么时候呢?这是在我们共同的祖先进化出分支之前还是之后呢?有没有证据表明黑猩猩有审美能力呢?
1701547697
1701547698
黑猩猩对某些自然现象会有情绪反应。珍妮·古道尔描述了她在贡贝国家公园的瀑布边上观察不同情况下的黑猩猩的经历。当它们到达瀑布边上时,会疯狂舞动,有节奏地交换双脚,然后坐下来看瀑布11。我们并不清楚黑猩猩的脑子里在想些什么。它们是跟孩子来到沙滩边上时一样激动吗?它们会感受到敬畏的情绪吗?它们在审美吗?(“我喜欢这个”不一定代表“我觉得这个很美”)它们是否能够审美呢?
1701547699
1701547700
认识人类The Science Behind What Makes Us Unique
1701547701
1701547702
在给一些黑猩猩,特别是年轻的黑猩猩铅笔或画笔后,它们会全神贯注地使用这些笔,在完成作品时甚至会忽略自己喜欢的食物,也不理会其他黑猩猩。熟悉画画的黑猩猩会在看到饲养员有绘画材料的时候向他们乞求,在画画被打断时还会发脾气。有一只名叫阿尔法的野生黑猩猩拒绝用尖棍画画,也拒绝使用钝笔头的铅笔。显然,一些黑猩猩喜欢绘画,且对作品的效果有些挑剔。黑猩猩会在纸张范围内作画,有只黑猩猩还会在开始绘画之前画好边角12。一只名叫孔戈的雄性黑猩猩的三幅画作最近被拍卖出了1.2万英镑13。
1701547703
1701547704
德斯蒙德·莫里斯(Desmond Morris)主要研究孔戈和其他灵长类绘画家和油画家的作品。他提出了6个黑猩猩艺术和人类艺术的共通原则:这是一种具有自我奖励功能的活动,活动中涉及组合控制,不同主题和线条之间是不一样的,有最佳异质性,有通用的意象12。正如不同文化中的儿童和没有受过训练的成年人所使用的意象和表象很相似,黑猩猩的绘画和油画也彼此相似。莫里斯认为,人类艺术中普适意象的使用有一部分是因为身体肌肉运动的相似以及视觉系统的限制。当艺术家经过训练以后,他才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肌肉。莫里斯还指出,在练习以后会出现第三个影响因素——心理因素。
1701547705
1701547706
然而从孔戈的画作可以看出,它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配色家。如果让它自己调色,它会把所有颜料都混在一起,直到混出棕色才开始使用。在进行油画创作的时候,它会获得一支蘸了颜料的笔刷,而当笔刷上的颜料用完以后,它会获得另一种颜料。为了研究它的笔画,研究者在给它下一支笔刷之前会先等到画过的颜料晾干,使不同颜色的笔画之间不会混淆。如果让孔戈自己画,他不会等到一种颜料晾干,而是直接使用下一支颜料,这样一来颜色和笔画就会变得混乱。虽然它会在结束创作以后发出信号,但如果把已经完成的画换个时间再给它的话,它总是会继续在上面作画。
1701547707
1701547708
在结束绘画或油画以后,孔戈就不会对作品感兴趣了。它不会为了愉悦心情去看那些画。绘画和油画时间都很短,每幅画从来不会超过几分钟。由此引出了这个问题:创作结束究竟是审美的结果还是它注意持续时间的结果?特别是它会在不同时间段在自己的作品上继续作画。
1701547709
1701547710
有趣的是,它会试用不同的技巧,比如在画上尿尿并搅拌尿液和颜料,之后又会在油画上用滴下的水来达到同样的效果。它还试过在油画上使用理毛刷和指甲。新奇很重要。莫里斯研究的黑猩猩里,没有一只创作过可识别的图画作品。
1701547711
1701547712
认识人类The Science Behind What Makes Us Unique
1701547713
1701547714
德国的伯恩哈德·伦施(Bernhard Rensch)教授很好奇动物的偏好是否有规律,而莫里斯在讨论组合控制时引用了他的研究。伦施测试了四个好奇的物种:两种猴子——卷尾猴和长尾猴,以及两种鸟——寒鸦和乌鸦。他向这些动物展示了一系列有规则韵律图案的卡片或是有不规则标记的卡片。
1701547715
1701547716
在几百次测试后,伦施发现四种动物都会更频繁地选择有规则图案的卡片。他总结道:“当从白板上选择不同黑色图案的时候,比起不规则图案,猴子更喜欢几何图形,也就是规则的图案。线条的稳定性、中心对称或镜像对称,以及对等成分的重复模式(韵律)很有可能对喜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两种鸟类都偏好更规则、更对称或是更有韵律的图案。在大多数情况下,偏好的百分比在统计学上显著。也许这种偏好是因为其‘复杂性’更低造成的,也就是说,对称和有规律地重复相同部分使得图案更容易被理解。”
1701547717
1701547718
莫里斯指出,重要的元素——对称、重复、稳定、韵律——是在选择图案时吸引眼球的基本因素,在创作模式中也会出现。“动物对规则和条理有正性的反应,而对混乱则不会如此。”我们可以从这些研究中发现,在许多物种中都有着和人类一样的对特定种类视觉图案的偏好。看起来,对某些图像成分的偏好是具备生物学基础的。
1701547719
1701547720
从石器时代的艺术说起
1701547721
1701547722
为了探寻我们直系祖先艺术创作的源头,我们需要将目光转到考古文物带来的信息上。显然,我们不会知道第一段旋律是什么时候为了享受而弹奏或是哼唱出来的了。许多装饰性艺术都以羽毛、木头、图画以及黏土的形式短暂地存在过。要探寻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只能关注存留下来的文物,比如在法国南部和澳大利亚野外的石洞中发现的颜料、工具、贝壳和骨头珠子、岩画等物。我们晚些再讨论音乐。
1701547723
1701547724
石器时代的工具是否是创造性作品这个问题激起了一些争论。从距今140万年的直立人遗迹14,到距今大约12.8万年的原始人洞穴,都出土了石制手斧。虽然黑猩猩有时会用石头作为打开坚果的工具,甚至还会带着特定的石头在树间移动,但我们尚未观察到它们会在野外主动打磨石头来制造工具15。数千年来,早期手斧的基本设计和制造方式在广袤的地区基本保持不变。斧头是以阻力最小的方式打磨的。它们的斧刃角度是有限制的,而不是随心而变的。晚期的石斧则带有更令人愉悦的对称性、显眼的扭转造型,以及不同的长宽比。石制手斧是模仿能力的体现16,还是创造想象能力发展的早期产物呢?这个问题仍有争议。
1701547725
1701547726
英国考古学家史蒂文·米森(Steven Mithen)指出,从随机形状的石头中打造出一把斧头很可能代表着创造能力的出现15。但是我们真正关心的并不是制造出只有功能作用的物品的创造能力,而是艺术和审美能力。埃伦·迪萨纳亚克指出,有些直立人制作的手斧是以大家都会觉得美的布丁岩(砾岩),而非更实用简单的燧岩为材料的。这意味着他们可能对石斧的外观是有兴趣的。25万年前,在比直立人晚一些出现的智人的雕刻品中,化石被对称地嵌入了斧头的中央。在电子显微镜的帮助下,我们发现有些斧头从来没有被使用过1,也许它们只是为了美学价值而存在的。虽然这些证据中表现出了一定的艺术感,但这种艺术感似乎非常有限。
1701547727
1701547728
认识人类The Science Behind What Makes Us Unique
1701547729
1701547730
对人类艺术起源感兴趣的研究者们分为两派。有些人认为大约在三万到四万年前出现了爆发性事件,人类的能力和创造性有了迅速而巨大的变化;另一些则认为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百万年前就开始了。我们把争议留给那些特别好奇的人,在此先把双方都同意的事情拿出来说一下。在这最后的四万年间有大量的文物出现,虽然在这个时代的几千年前就已经有装饰性的斧头、珠子以及赭石粉的存在了。这段时间里爆发性地出现了大量的艺术性和创造性活动,从澳大利亚到欧洲都发现了洞穴绘画和雕刻,从欧洲到西伯利亚地区则发现了上万件用象牙、骨头、鹿角、石头、木头以及黏土雕琢镌刻过的物品,同时还有复杂的工具,比如缝纫针、油灯、鱼叉、掷矛器、钻头以及绳子。
1701547731
1701547732
许多考古学家由此认为,这种创造能力的激增代表着智人世系的一次重大进化事件17。我们的大脑中产生了一些变化,拓展了之前的创造能力,这是一种智人独有的变化。还记得第1章中提到的大约在3.7万年前产生的小脑症的基因变体吗?在大约4万年前,生存并不简单,传染病、打猎事故频发,生命周期短暂,也没有便利店、普拉达、阿玛尼;而突然之间,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智人中出现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创造和审美活动的大爆发,他们开始绘制图画、佩戴珠宝,还创造出许多新的实用物品。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这又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大脑的哪些信息呢?
1701547733
1701547734
1701547735
艺术起源的进化理论
1701547736
1701547737
查尔斯·达尔文认为审美是一种智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但其他人都没有对此多想,直到埃伦·迪萨纳亚克的出现。她认为艺术是一种生物学行为!她的观点基于几个观察结果。首先,歌曲、舞蹈、讲故事以及绘画在所有文化中都出现了。在多数社会中,艺术是大多数人类活动中的一部分,消耗很大一部分可用资源。比方说,在尼日利亚的奥韦里部落里,建造并装饰纪念性房屋的男人们最多两年内不需要参与白天的劳作。艺术可以带来愉悦:我们的动机系统需要愉悦,因为这会让我们感觉良好。小孩子们天生就会跳舞、绘画以及歌唱。跟达尔文一样,迪萨纳亚克认为创造艺术的行为是自然选择的进化结果,而她将艺术最根本的行为趋向称作“制造特殊”。
1701547738
1701547739
把某些东西变得特殊意味着有意图,而这种意图是指通过韵律、结构以及颜色等吸引人的方式,将一个物品或行为与平常的东西区分开来。迪萨纳亚克认为,“制造特殊”可以增加群组团结,从而提供生存优势。而一个团结的群组又可以增加个体的生存概率。她指出,在过去,一个有人去制造非同寻常的东西的领域通常都跟魔法或超自然世界有关,并以仪式的形式存在,而不是出于现如今这样纯粹的审美动机。
1701547740
1701547741
一个人不论称什么东西为艺术,都是在认同这个东西在某些方面是特殊的。当“制造特殊”是艺术行为的主要动机时,在不对这是否是“优秀艺术”进行价值判断的情况下,一个人是可以有许多艺术行为的。我们不再需要把艺术看作是为了其本身而做的,而这也使得我们更容易从进化论的角度来解释艺术。
1701547742
1701547743
虽然许多人认为艺术起源于单一的动机,比如装饰身体、创意冲动、打发无聊或是交流,但迪萨纳亚克提出,艺术的动机是由许多部分组成的,包括操纵、知觉、情绪、象征以及认知,并且与其他人类特征一起形成,如工具制造、对秩序的需求、语言、类别形成、符号形成、自我意识、创造文化、社会性以及适应性。她提出,艺术创造在人类进化中就是“为了促进或装饰重要社会行为,特别是典礼,在这种行为中,群组价值通常以一种神圣或精神性的本质来表达和传播”。
1701547744
[
上一页 ]
[ :1.70154769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