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586649
根据谢尔顿与柳波莫斯基的观点,这是一种名为“快乐适应”现象带来的结果。毋庸置疑,人们可以从任何一种全新的积极体验中获取快乐,但当这种体验被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人们的新鲜感就会消退,所能体会到的快乐自然不如开始时那么多。遗憾的是,环境的改变通常都会带来“快乐适应”的结果。虽然拥有新房子、加薪或是换新车一开始带来的快感非常美好,但这种改变对日后每一天来说都是相同的,因此一开始的愉悦感很快就会消失。与此相反,主观方面的改变会让人避免陷入“快乐适应”中去,因为这会让人始终创造出一幅不断变化的心理景象。无论是开始培养一个全新的爱好、参加一个俱乐部、着手参与一个项目、与陌生人见面或是学习一种全新的技能,我们的大脑始终都能感受到不断变化的积极体验,从而避免落入“快乐适应”的陷阱,由此延长了快乐的效应。
1701586650
1701586651
因此,为了让我们的快乐最大化,请更多地选择主观方面的变化,而非环境的改变。去做符合你自身个性、价值观与能力的事情,思考你正在进行的活动,发现这些活动之所以让你感兴趣的要素。如果你喜欢画画、打网球,擅长数独游戏,尽可能多地去尝试。总之,无论你决定去做什么,都要付出十二分的努力去改变你现在所做的事情以及做这些事情的时间表。这听上去很难,但研究表明它有助于提升我们的快乐指数,因此值得一试。■
1701586652
1701586653
1701586654
1701586655
1701586657
一本正经又怪诞的行为心理学 第二章 说服
1701586658
1701586659
为什么奖赏会失效
1701586660
1701586661
面试时先摆出弱点,别人会更愿意给你一份工作
1701586662
1701586663
出一两个小丑,改善你的社交
1701586664
1701586665
怎样提高丢失的钱包被返还回来的概率
1701586666
1701586667
用你的宠物青蛙说服他人
1701586668
1701586669
你该怎样说服一个小孩完成他的家庭作业?你该怎样鼓励一个雇员在他的工作岗位上好好表现?你将怎样说服人们更关心环保?
1701586670
1701586671
很多人认为,最有效的说服办法,就是拿一根“胡萝卜”在被说服对象的鼻子前晃一晃,用奖励和报酬的方式影响他们。但是,是否真有科学实验证明这个方法确实有效呢?
1701586672
1701586673
在一次著名的实验研究中,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马克·莱帕与他的同事请两组小学生画一些有趣的画。在动笔绘画之前,一组学生被告知他们画完后将会得到一个精致的“优秀选手”的奖章,而另一组学生却没有得到这样的承诺。几个星期后,研究人员回到学校,再次给学生们发了纸和画笔,并测试了他们在画画上花费的时间。令人惊讶的是,上一次获得“优秀选手”奖章的学生明显比其他学生在画画上花费的时间少。
1701586674
1701586675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依照莱帕的看法,被授予奖章的孩子可能会这么认为:“嗯,让我想一想。大人们通常让我做一些我不喜欢的事情时,才会给我奖励。”这种心理效应不断重复,其结论是非常清晰的:如果你想让孩子们去做一件他们喜欢的事,那么给予奖励反而会削减孩子们的乐趣,继而使他们失去参与的动力。所以,在短短几秒钟内,你的这种奖励行为,会让原先感觉在玩耍的孩子觉得自己是在做一项沉闷的工作。
1701586676
1701586677
也许有人会说,这个结论只适用于人们本身就喜欢做的事情,而对于人们不喜欢的事情,奖励确实能起到激励作用。
1701586678
1701586679
为了检验这一理论,几年前我做了一项研究,请两组参与者加入到一个实验中来,实验要求他们花一个下午的时间去公园捡垃圾。两组参与者都被告知是在参与一项公益实验,但是,其中一组参与者将获得丰厚的报酬,而另一组则只能得到象征性的奖励。在一个多小时艰苦的劳动后,每一位参与者都要对下午活动的满意度进行打分。你可能会认为,那些得到丰厚报酬的人满意度会更高。事实恰恰相反。若是按照满分为10分计算,那些得到丰厚报酬的参与者的满意度平均只有2分,而那些报酬少的参与者,满意度则高达8.5分。得到丰厚报酬的人会这样认为:“别人通常在让我去做一些无趣的事时才舍得付更多的钱,因此,我一定是不喜欢清理公园的。”与此相反,只得到了一点奖励的人则认为:“做我喜欢的事情,无须得到多少金钱回报,因此我必然是喜欢清理公园的。”按照这份研究的结果,过度的奖赏只会适得其反。
1701586680
1701586681
还有其他很多研究都不断地证实了这一理论。不论报酬或任务的性质是什么,被奖励的人并没有比不期望任何回报的人做得更好。而一些研究还显示,奖励只能在短期内奏效,从长期来看反而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1701586682
1701586683
既然奖赏的诱惑无法起到激励作用,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激励才最好呢?为了鼓励人们做更多他们喜欢的事,你可以偶尔在他们完成任务时给予些意外的奖赏,或者赞美他们的劳动成果。而要想驱动别人做一些他们厌烦的事,适度的奖赏在一开始是不会奏效的,还要加以鼓励,激励他们继续下去。
1701586684
1701586685
除了赞美、适度的奖赏与中肯的评价之外,还有其他说服人的方法。无论是与人谈判、解决冲突或是获取帮助,都能加以使用。
1701586686
1701586687
如何进行一场完美的面试
1701586688
1701586689
你怎样说服别人给你一份工作呢?有一个古老的笑话,讲的是一个男人去面试一份新工作,面试官问:“你知道,我们要找一位很负责的人。”这个男人想了一下说:“我刚好就是你们要找的那个人。因为我在上一份工作里,出了很多差错,他们都说我应该对此负责。”
1701586690
1701586691
遗憾的是,在真实的面试中,这种灾难性的回答也经常出现。在过去的30年里,心理学家们已经研究出了应试者如何给面试官留下深刻印象的关键因素。这些研究还提供了几个立竿见影的技巧,能大大提升你的成功率。
1701586692
1701586693
如果你让任何一位雇主解释他们为什么选择了A舍弃了B,他们通常会告诉你,这主要看应聘者的素质和技能是否胜任这份工作。为了使面试过程更加公平合理,很多企业会先列出一连串成功应聘者所需的关键技能,然后研究每一份简历的相符程度,再通过面试了解应聘者的更多信息。然而,华盛顿大学的查德·希金斯与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蒂莫西·贾奇共同进行的一次研究表明,面试官通常也搞不清自己是如何决定的,实际上,他们无意识中会受到一种神秘而又强大的力量影响。
1701586694
1701586695
希金斯与贾奇追踪调查了100多名大学毕业生,看看他们是如何找到第一份工作的。在初始阶段,研究人员查看了每一位学生的简历,比较面试官强调的决定应聘者是否成功的两个关键要素——个人资质与工作经验。每完成一次面试,学生们都要填一份调查问卷,说明他们是怎么表现的,比如他们是否最大化地展现了自己的优点,是否对应聘的公司表达出足够的兴趣,或是否询问面试官他们想要招聘的人才的类型。研究团队同时还与面试官取得了联系,请他们就几方面的要素提供反馈信息,其中包括应聘者的表现、是否符合公司要求、是否能胜任工作,以及(也许是最重要的)应聘者是否会得到这份工作。
1701586696
1701586697
经过大数据分析,研究团队发现了令人惊讶的事实:决定是否录用应聘者的关键到底是个人资质还是工作经验呢?其实两者都不是。面试能否成功,至关重要的是应聘者是不是一个令人愉悦的人。那些设法使自己能够迎合面试官的应聘者,得到工作职位的可能性非常高。
1701586698
[
上一页 ]
[ :1.70158664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