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1598833e+09
1701598833
1701598834 〔15〕转引自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第627页。
1701598835
1701598836 〔16〕转引自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第600页。
1701598837
1701598838 〔17〕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第597页。
1701598839
1701598840 〔18〕《朱光潜全集》第1卷,第236—237页。
1701598841
1701598842 〔19〕《朱光潜全集》第2卷,第22页。
1701598843
1701598844 〔20〕《朱光潜全集》第2卷,第44页。
1701598845
1701598846 〔21〕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96页。
1701598847
1701598848 〔22〕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第615页。
1701598849
1701598850 〔23〕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第615页。
1701598851
1701598852 〔24〕李泽厚:《走我自己的路》,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93—94页。
1701598853
1701598854 〔25〕《朱光潜全集》第3卷,第53页。
1701598855
1701598856 〔26〕转引自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第616页。
1701598857
1701598858 〔27〕转引自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第621页。
1701598859
1701598860 〔28〕《朱光潜全集》第1卷,第241页。
1701598861
1701598862 〔29〕《朱光潜全集》第2卷,第24页。
1701598863
1701598864 〔30〕《朱光潜全集》第3卷,第372—373页。
1701598865
1701598866
1701598867
1701598868
1701598869 美学十五讲 [:1701597454]
1701598870 美学十五讲 第五讲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1701598871
1701598872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是嵇康赠他的堂兄嵇喜从军的诗里的名句。我们在第三讲中已经提到过嵇康。
1701598873
1701598874 嵇康的诗和散文都达到很高的成就。他的诗多为四言体,以清峻警峭著称。赠嵇喜从军的诗共18首,“目送归鸿,手挥五弦”出自第14首。紧接这两句诗的是“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嵇康以想象的方式,描写嵇喜在征途中息驾休憩、寄情山水的闲适神态。眼望远去的飞鸿,这是“仰”;手里弹着琴弦,这是“俯”。用俯仰自得的眼光来欣赏空间万象,心灵跃入大自然的节奏里去探索宇宙的秘密。实际上,从军的生活不可能这样悠闲。嵇康虽然写的是嵇喜,然而诗中的人物风貌和生活趣味完全是嵇康本人的。在中国文学史、艺术史和美学史中,“目送归鸿,手挥五弦”这两句诗都很有名。顾恺之说过,画“手挥五弦”易,画“目送归鸿”难。画“手挥五弦”是画形,画“目送归鸿”是画神,神似难于形似。在美学上,这两句诗说明了表象转化的美感现象。“目送归鸿”和“手挥五弦”是两回事,不过,归鸿翱翔太空的形象和意趣可以转化成弦上之音,同时也能够表达作者旷达高远的胸襟和情致。这种情景交融、触类旁通的现象是美感的心理因素之一。这一讲我们继续谈美感问题。
1701598875
1701598876 美学十五讲 [:1701597455]
1701598877 一 美感的心理因素
1701598878
1701598879 美感作为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感受,是一系列因素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综合运动。它们包括知觉、表象、情感、想象、通感、理解等。研究美感的这些心理因素,已经成为19世纪中叶以来西方美学研究的主潮。我们在第四讲中谈到的距离说、移情说和格式塔同形同构说是研究美感中情感因素有影响的几种理论。下面我们谈美感的其他几种心理因素。
1701598880
1701598881 (一)知觉和表象
1701598882
[ 上一页 ]  [ :1.70159883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