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599614
1701599615
〔32〕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第115页。
1701599616
1701599617
〔33〕杨恩寰:《论朱光潜对当代中国美学理论建设和未来走向的影响》,载《朱光潜与当代中国美学》一书,香港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245页。
1701599618
1701599619
〔34〕劳承万:《朱光潜美学体系及其对中国现当代美学的贡献》,载《朱光潜与当代中国美学》一书,第241页。
1701599620
1701599621
〔35〕《宗白华全集》第1卷,第425页。
1701599622
1701599623
〔36〕《宗白华全集》第2卷,第151页。
1701599624
1701599625
〔37〕《宗白华全集》第1卷,第358页。
1701599626
1701599627
〔38〕《宗白华全集》第2卷,第6页。
1701599628
1701599629
〔39〕《宗白华全集》第1卷,第323页。
1701599630
1701599631
〔40〕《宗白华全集》第3卷,第614—615页。
1701599632
1701599633
〔41〕《朱光潜全集》第3卷,第76页。
1701599634
1701599635
〔42〕《朱光潜全集》第3卷,第77页。
1701599636
1701599637
〔43〕叶朗:《胸中之竹》,第291页。
1701599638
1701599639
〔44〕《宗白华全集》第2卷,第439—440页。
1701599640
1701599641
〔45〕《宗白华全集》第2卷,第145页。
1701599642
1701599643
〔46〕《宗白华全集》第2卷,第444页。
1701599644
1701599645
〔47〕《宗白华全集》第2卷,第432页。
1701599646
1701599647
〔48〕《宗白华全集》第2卷,第435页。
1701599648
1701599649
〔49〕《宗白华全集》第2卷,第361页。
1701599650
1701599651
1701599652
1701599653
1701599655
美学十五讲 第八讲 《奥德赛》和“退潮的沧海”
1701599656
1701599657
《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希腊诗人荷马的两部史诗作品。荷马时代还没有文字,这两部作品是荷马根据口头流传在小亚细亚的史诗短歌综合而成的,所以又称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每部都超过万行,作为人类文化的瑰宝,它们具有永久的魅力。
1701599658
1701599659
由于年代遥远,荷马创作这两部史诗的确切日期已经无从查考。公元1世纪罗马美学家朗吉弩斯比较了这两部史诗,认为《伊利亚特》创作于荷马才华全盛的时代,而《奥德赛》则是荷马晚年作品。原因是《伊特亚特》“全篇生意蓬勃,富有戏剧性的动作,而《奥德赛》则以叙事为主,这是暮年老境的征候”,“在《奥德赛》,你可以把荷马比拟落日,壮观犹存,但光华已逝了”。《奥德赛》宛若“退潮的沧海”,“在四周崖岸中波平如镜”〔1〕。尽管荷马是朗吉弩斯最钟爱的诗人,他仍然提出《奥德赛》不如《伊利亚特》那样具有磅礴的热情和崇高的风格。朗吉弩斯的这种观点是在《论崇高》一书中提出来的。
1701599660
1701599662
一 朗吉弩斯的《论崇高》
1701599663
[
上一页 ]
[ :1.70159961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