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610086
他列举了托马斯·爱迪生不顾实验多次失败,无休止地发明电灯的事迹,以及约翰·F.肯尼迪不顾尚有未开发的技术,坚持实现人类初次登月的事迹。
1701610087
1701610088
无论是伟大的发明还是普通的日常,我们都经常能感受到目标带来的力量。我在决定设立NPO法人(特定非盈利活动法人)时,曾为NPO的新闻报道之多而惊讶,并且想起了不久之前无意间看到的某篇NPO新闻。
1701610089
1701610090
那是根据大脑科学来解释大脑运作。当大脑明确目标之后,就开始为达成该目标而运转。搜集各种情报也是其技能之一。
1701610091
1701610092
前文中提到过,16岁获得壁球冠军的本-沙哈尔在达成目标后并没有感到幸福,反而沮丧不已(参照方法1的第2节)。那之后又过了几年,他终于发现,关于目标最重要的是“它是怎样的目标?”“它在人生中负责实现怎样的责任?”他认为,目标的责任是“解放我们”。
1701610093
1701610094
一旦明确目标,就不会像无目的地的旅行一样产生“我现在在哪”的不安和“我该去哪”的忧虑。本-沙哈尔认为,当我们从这些问题中解放出来时,就能享受“当下”。
1701610095
1701610096
位居世界排行榜第4位(2015年4月6日时)的职业网球选手锦织圭曾在2010年的手手术时在自己的博客上这样写道:“我总算沉浸于回顾过往,当突然间将注意力集中于眼前的目标时,所有的烦恼都消失无踪了”。
1701610097
1701610098
只要明确道路前方的目标,就能将自己的心从迷惘、胆怯、忧虑中解放出来,即使路途中困难重重,也能享受其过程。
1701610099
1701610100
在商业领域中,优秀的目标必须满足4个条件:①具体,②有实现的可能,③有一定期限,④能评价或测定达成水准。
1701610101
1701610102
那么能够获得幸福的目标究竟是怎样的呢?在方法4中将为你讲解能获得幸福的目标和设定目标的方式。
1701610103
1701610104
1701610105
1701610106
1701610108
哈佛幸福的方法·实践版: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幸福课 2.有意义的目标的3大条件
1701610109
1701610110
幸福的人必然拥有独特的目标和实行目标的计划。
1701610111
1701610112
——桑雅·吕波密斯基(哈佛大学毕业/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
1701610113
1701610114
无论我们工作的目标是什么,往往都倾向于“年收入1000万日元”或是“升职成管理人员”之类经济上的成功或社会性的成功有关。当然,重视金钱与地位的价值观并不是什么坏事,作为追求更高层次目的的手段,我们也可以先制定像这样的中间目标。
1701610115
1701610116
但如果将经济上的成功或社会性的成功作为目标本身的话,就容易陷入“激烈竞争型”幸福模式中,从而离真正的幸福越来越远。这在方法1中已经阐明。
1701610117
1701610118
能同时感受到“每天的喜悦”和“人生的意义”就是“真正的幸福”。如果只有能带来这两点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的话,那么就必须以喜悦和意义为目标。
1701610119
1701610120
桑雅·吕波密斯基曾说过,“幸福的人必然拥有独特的目标和实行目标的计划”。她主张,如果拥有目标却缺乏欲望与热情的话,那么首先应当培养欲望与热情。如果制定了错误目标的话,那么就应当优先实现“能带来长期幸福的目标”。
1701610121
1701610122
该主张是以古典到现代的数据为基础,它是指“走向更高幸福和更大成功的方法就是找到能鼓舞自己的‘有意义目标’,并为之努力”。
1701610123
1701610124
吕波密斯基所提出的“有意义目标”包括如下几点:
1701610125
1701610126
○是自己选择的目标
1701610127
1701610128
○是接近型目标而非逃避型目标
1701610129
1701610130
○是挑战新活动的目标
1701610131
1701610132
所谓“自己选择的目标”指不是被他人强制选择或遵循一般选择,而是依照自己的心意所追求并决定的目标。
1701610133
1701610134
我将这种目标称作“由内在标准决定的目标”。我们往往在无意间会依照亲人、上司或配偶的期待或遵循社会大流设定目标。而这则是“由外在标准决定的目标”。
1701610135
[
上一页 ]
[ :1.70161008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