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1620157e+09
1701620157
1701620158 孩子在进入梦乡的最后一个想法如果充满了情绪和视觉景象,这些想法就会变成他做梦的材料。现在已有很多文献在探讨梦和情绪。梦跟抑郁症有很大关系,抑郁的大人和小孩做的梦充满了失败、失落、拒绝和排斥。我用“梦乡”这个游戏来建立积极心理生活的根基,当然更不用说这个游戏能使孩子一觉甜梦到天明了。
1701620159
1701620160 一开始,我请孩子讲一个他们脑海中最幸福的景象,这个很容易,尤其在刚刚玩完“最好的时光”之后。我要他们描述这个景象,让他们把注意集中到这个景象上,并给它起一个名字。
1701620161
1701620162 达利想象他在跟卡莉玩一个游戏,他从远处跑来,然后让卡莉用她的头撞他的肚子。他倒下来,卡莉高兴地大笑,她把这个游戏叫做“头”。
1701620163
1701620164 “当你进入梦乡时,”我用催眠的语调跟孩子们说:“我要你做三件事:第一,把这个景象留在你的脑海中。第二,在你入睡时一遍一遍地复诵这个游戏的名字。第三,想办法去做一个这样的梦。”
1701620165
1701620166 我发现这个方法增加了孩子们做相关的幸福梦的机会。此外,我还把这个方法用于团体治疗中,并发现它也能增加成人做相关的梦的可能性。
1701620167
1701620168 睡前活动的坏处
1701620169
1701620170 睡前活动的唯一坏处是,你花了本来可以做自己事情的15分钟,不过我相信你找不到其他事情能比这件事更有价值。
1701620171
1701620172 7.与孩子达成交易
1701620173
1701620174 我发现只有一个方法可以强化积极心理:把皱眉改成微笑。所有的孩子都经历过“我要”及“给我”的阶段,但是这些要求都是在皱眉或吵闹时出现的。我们很清楚地告诉孩子“皱眉”加上“我要”只有一个结果,就是“不行”。但如果是一个愉快的微笑,结果就很可能是肯定的。
1701620175
1701620176 但在实际操作时,人们常觉得正强化没有用,因为它需要很长的时间,以及很大的耐心与技巧。当我听到1岁的拉拉叫我爸爸时,我马上用满头满脸的亲吻回报她,她显得很高兴又很疑惑,继续去做她的事,并没有再叫“爸爸”。虽然如此,父母们还是相信斯金纳是对的,他们认为用正强化去塑造想要的行为是教养孩子的正确方法。
1701620177
1701620178 曼蒂虽然有心理学学位,但是她不相信这一套。“事实上,是孩子们不吃这一套,他们不会重复一个过去使他得到奖赏的行为,”她坚持说:“即使是两岁的孩子也会期待未来,他们做自己认为未来会使他们得到想要的东西的行为。”
1701620179
1701620180 每个父母都知道,有时候四五岁的孩子会有越来越糟的行为,而父母们却无法让这个坏趋势停下来。
1701620181
1701620182 对妮可来说,这个坏趋势就是躲起来,她的这种行为已经持续了一个星期。每天有好几次,她会在我们偌大的老房子里找些旮旯,躲在里面不出来。曼蒂要照顾其他小宝宝,所以只能大声地叫:“我们要去接爸爸了。”妮可不动声色。曼蒂只好把婴儿交给拉拉,自己跑上跑下、屋里屋外地找妮可。最后找到时,曼蒂会很生气地责骂她,这个问题一天比一天严重。我们试过各种方法:注意或不注意妮可,责骂她,把她关在自己的房间里,揍她的小屁股,对她解释这种行为有多危险,让父母多担忧等,然而这一切都没有用。斯金纳所有的技术我们都用上了,可最后都失败了。妮可躲起来的问题一天比一天严重,她也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但还是照旧。
1701620183
1701620184 “我完全没有办法了!”曼蒂告诉我。在一天的早上,她冷静地对妮可说:“你愿意谈判吗?”有半年的时间,妮可一直在要求给她买芭比娃娃,这种芭比很昂贵,是她生日礼物清单上的头一个,虽然还有5个月她才过生日。
1701620185
1701620186 “我们今天可以去给你买芭比娃娃,但是你必须答应两件事:第一,不准再躲起来。第二,我一叫你,你就得立刻过来。”曼蒂说。
1701620187
1701620188 “哇,好极了,当然。”妮可立刻答应。
1701620189
1701620190 “但是还有一个条件,”曼蒂继续说:“如果有一次,只要一次,我叫你时,你没有立刻过来,芭比就会被没收一个星期。如果发生第二次,你就永远没有芭比了。”
1701620191
1701620192 妮可从此没有再躲起来过。我们把这个方法用到达利身上也非常有效。我们后来还用了几次,不过都是在打骂奖惩全都无效以后才用的。“让我们来谈判”的方法通过注入一个积极的惊喜来打破坏习惯,然后用威胁拿走奖品的方式,来维持好的行为。给予这个惊喜的时间很重要,如果你说一星期不躲起来再买,那么这个方法就不管用了。只有立刻去买,让孩子马上就能拿到,才能打破原来的坏习惯。
1701620193
1701620194 跟一个四岁的孩子谈判隐含着几项假设:父母可以跟这么小的孩子订立契约。奖品可以在好行为之前出现,这同样能强化该行为,而不是像斯金纳所说,要先有行为再给奖品。这么小的孩子也会明白,如果他不乖,不但破坏了自己的承诺,而且会失去新得到的奖品。简单来说就是,孩子是可以预期到未来的。
1701620195
1701620196 达成交易的坏处
1701620197
1701620198 这个技巧很难拿捏,你不能滥用,不然孩子会发现这是得到礼物最好的方法。我们只有在所有方法都失败后才用它,而且每个孩子不超过两次。谈判的行为不能是日常生活的小事,如吃饭、睡觉、清扫,而且家长要说到做到。如果妮可没有遵守她的诺言,芭比娃娃就会被捐到福利院去。
1701620199
1701620200 8.新年计划
1701620201
1701620202 每年我们都会跟孩子在除夕夜拟定未来一年要做的事,年中还会检查执行的效果,一般有一半计划能实现。开始研究积极心理学时,我注意到我们的新年计划偏向于改正缺点,或计划在新的一年中不要做的事:我不去戳弟弟妹妹;妈妈说话时要仔细听;每杯咖啡只放四匙糖;我不哭闹等。
1701620203
1701620204 这样实在很无趣。每天早上醒来想一遍你不应该做的事——不准吃甜食、不准调情、不准赌博、不准喝酒、不准发送无聊的电子邮件,这不是积极的起床法。新年计划都是在改正错误、在弥补不足,这同样不是开启新的一年的正确态度。所以我们决定用积极的态度写下今年的计划。
1701620205
1701620206 达利:我要自学弹钢琴。
[ 上一页 ]  [ :1.70162015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