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631563
点滴智慧
1701631564
1701631565
以猎人的眼光紧盯市场,以猎人的眼光选择发展的机遇,才能在千变万化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701631566
1701631567
1701631568
1701631569
1701631571
一生只做一件事:比尔·盖茨的人生第一戒律 13、选择要准确
1701631572
1701631573
准确的选择,对一个企业来说至关重要的。
1701631574
1701631575
1701631576
1701631577
——比尔·盖茨
1701631578
1701631579
比尔·盖茨认为:一个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与这个企业的科学技术含量固然有关,但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决策人对市场准确选择的眼光。
1701631580
1701631581
世界富豪李嘉诚的创业经历充分地认证了这一点。
1701631582
1701631583
1930年,年仅13岁的李嘉诚为了供养母亲和弟弟妹妹的生活,他不得不退学毅然挑起家庭重担。
1701631584
1701631585
年纪小小的他,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当了塑料玩具厂的推销员。他白天忙着推销,晚上到夜校学习。
1701631586
1701631587
5年后,李嘉诚当了塑料玩具厂的经理,当时,他的年龄只有19岁。
1701631588
1701631589
即使对未来的预测无法完全正确,但「远见」仍是一个企业成败的关键。
1701631590
1701631591
22岁时,李嘉诚发现塑料花受到普遍欢迎,于是,他马上做出了选择,拿出省吃俭用的积蓄7000美元,开办了自己的塑胶厂,大量制造塑料花。
1701631592
1701631593
为了使产品能尽快地占领市场,他经常吃住在工厂。工人们经过他的耐心指导,生产出来的塑料花惟妙惟肖,对美化居室、厅堂有强烈的效果,大可以假乱真,不仅在香港销路好,还大量销往世界各国。
1701631594
1701631595
不久,他手里有了一部分资金后,为了把自己的事业做大,他以塑料花厂为主体,创办了「长江实业有限公司」。「长江」这个名字,取的很别致,李嘉诚的用意在于:江河不拒细流,没有细小支流(人才、资财)的汇入,难成大江河。他激励自己,必须胸怀宽广,以长江一样广阔的胸襟,同友人一起工作。
1701631596
1701631597
比尔·盖茨说:作为企业家,都是以追求高效益为目的。然而在李嘉诚的心里认为:高效益绝不是「追」来的,也不是赶上去夺来的,高效益的取得,很大程度上靠预见,在萌芽状态下,能看到事物的成长和未来,要有点未来学的知识。经济管理首先是预测,预测不准,是要全盘皆输的。
1701631598
1701631599
就像战场上、文坛上有天才一样,商业中也有天才。李嘉诚就是少见的天才,他准确预测和准确选择的眼光,使他的事业迅速得到了发展。
1701631600
1701631601
在他创业之初,预测到的塑料花需求热潮,于1957年在欧美出现,他的塑料花制品成为香港大量出口的商品之一,订单自世界各国纷纷而来。这一年,他赚了大量钱财,奠定了长江实业有限公司在国际间竞争的有利地位。
1701631602
1701631603
比尔·盖茨说:想做大做强,聪明的企业家都会向新的领域进军。
1701631604
1701631605
1958年,当房地产刚刚兴起的时候,他马上预测到地产业将大有作为,他以一个企业家敏锐的眼光做出了准确的选择,马上把「长江」的业务转向地产业。果然,地产业很快走红走俏,地产价格飞涨。「长江」成了经营房地产的大企业。1972年,长江实业有限公司的楼宇面积已有1500万平方英尺,其中大型楼宇面积有138万平方英尺,居香港地产业之首。他还拥有120万平方英尺的换地权益书和60万平方英尺可开发的土地。
1701631606
1701631607
善于经营的他,使长江公司的地产业到了1982年,光是建筑楼宇的土地面积就有2900万平方英尺。除香港地区政府之外,李嘉诚是香港最大的土地拥有者,地产的交易使他赚了大钱。
1701631608
1701631609
李嘉诚在房地产业大发展的情况下,向市民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市民在货币贬值的压力下,都想以购买股票来保值生利,他们看到长江实业公司走红,股票上市,纷纷购买。李嘉诚很快筹集了大量资金,他把钱投入经营酒店、金融等其他业务上去,每项投资都立竿见影。
1701631610
1701631611
1985年7月,李嘉诚与中国侨光置业公司合资组建宜宾地产有限公司,长江实业公司出资占70%,侨光出资占30%,投标得中沙田铁路维修站的发展权,投资总额为3.8亿港元。同年,李嘉诚又与中国另一家侨业公司协力投资,同美国凯沙公司合办中国水泥公司,在新界建了一个价值2亿多美元的水泥厂。长江实业公司不仅投资10亿港元,还购买凯沙水泥公司9.5%股权,耗资1240万美元。
1701631612
[
上一页 ]
[ :1.70163156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