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643050
三位女性遇到了一个相同的问题:究竟什么是生活的价值?
1701643051
1701643052
由于维吉尼亚·伍尔夫患上了严重的妄想症和抑郁症,她的丈夫伦纳德·伍尔夫把她送到了伦敦郊外,希望宁静的乡下环境会对她的情绪有好处。当维吉尼亚开始创作《黛洛维夫人》的时候,她觉得郊外安静的环境反而让她难以忍受。在一阵狂乱中她冲出了房子,到火车站搭上火车返回伦敦去寻求娱乐的刺激。丈夫发现她离开后,立刻跑到火车站去找她,担心城市的过度刺激会让她做出一些愚蠢的事情。在那以前,维吉尼亚曾两度尝试自杀。
1701643053
1701643054
当伦纳德在火车站找到妻子的时候,他恳求她和自己一块儿回家。但维吉尼亚却竭力地反抗,表达着自己对生活的绝望。“我的生活被偷走了,”她抱怨着自己的病和生活的改变。“我生活在一个我不想待的小镇上,我过着一种我不想过的生活。”她承认自己非常急切地想要搬回伦敦住:“这是我的权利,这是每个人的权利……就算是最可怜的病人,是的,就算是最低贱的人也有权利对医生给她开的处方发表意见。这是她作为人的资格……如果要我在里士满和死之间做选择,我宁愿选择死。”
1701643055
1701643056
影片中的每个角色都处于一个相似的困境:每个人必须选择那些能够让他或她感到快乐的事,不管那样做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当克拉丽莎·沃恩试着告诉女儿什么是生活的意义的时候,她告诉女儿当她和理查德在一起的时候,她才觉得拥有真正的生活。除此之外,生命中其他的一切都是那样琐碎而可笑。
1701643057
1701643058
话音刚落,这位母亲就立刻意识到自己的话等于是说自己和女儿以及同性恋恋人之间的关系根本没有意义,于是她又立刻尝试着纠正自己的失礼。她解释说,自己和理查德在大学里相恋的那段时光是自己生命中最快乐的时刻,那时她心中充满了对未来最美好的憧憬。带着一脸幸福的神情,克拉丽莎深情款款地向女儿讲述着几十年前的那一幕:那天清晨,她从科德角的一所老房子里走出来,走到了外面的沙滩上。理查德追上了她,在她的肩头上轻轻地一吻,深情地说了一句:“早安,黛洛维夫人。”
1701643059
1701643060
“我记得我对自己说,”克拉丽莎说,“这就是幸福的开始,当然,生活中还会有更多快乐的时刻,但那些都不会是最开始的那一刻。那一瞬,就是我的幸福。”
1701643061
1701643062
和维吉尼亚·伍尔夫一样,克拉丽莎也是用自己的选择来定义自己的生活,而决定她的选择的是那种营造“完美时刻”的需要。她认为生命的价值都在那些完美的时刻当中。然而,就算是克拉丽莎自己也开始怀疑她的那些快乐时光似乎已经结束,现在留给她的,只是在照顾因艾滋病而生命垂危的理查德过程中所能感受的那一点残存的味道。
1701643063
1701643064
在影片中,克拉丽莎和理查德之间有一场很类似我和约翰·亚列舒曼之间的那次谈话的对白。(两位才华横溢的演员梅丽尔·斯特里普和艾德·哈里斯演出的那场对手戏是整部电影的高潮)克拉丽莎正忙于为理查德安排晚会,而理查德则是在考虑自己是否还愿意继续这样活下去。当克拉丽莎下午到理查德那里去为他换衣服的时候,理查德正掀翻挡在自己身前的家具,走到了窗户跟前。他打开窗户,坐在窗台上,对克拉丽莎说自己其实只是为了她才选择活着,并且问她会不会因为他选择死去而生气。
1701643065
1701643066
克拉丽莎提醒理查德医生说他可以再活好些年,她恳求他继续活下去:“大家都是这样做的,理查德,他们为了彼此而选择继续活下去。你仍然可以享受很多快乐的日子……你知道你能的。”
1701643067
1701643068
然而理查德却不尽同意,“那倒不一定,我是认真的,我知道你是出于好心才这样说,但那不一定是真的。”接着,理查德让克拉丽莎给他讲个故事,一个她生活中某个平凡日子里的故事。
1701643069
1701643070
克拉丽莎急切地想要阻止他跳下去,告诉他自己觉得早上的空气是那样的清新。她的话立刻使理查德联想到那个让他们彼此都感到非常快乐的时刻——那个在科德角海滩上的完美一刻。“那时我19岁,我一生中还从未见过那么美的景象。清晨你从那扇玻璃门走出来,睡眼惺忪的样子。是不是有些奇怪?那不就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早晨吗?”
1701643071
1701643072
然而,那个清晨的美丽瞬间的回忆并不足以使理查德有勇气去面对疾病中那些难熬的日日夜夜,他对克拉丽莎说:“你对我真是太好了,黛洛维夫人。我爱你。我想没有哪两个人会像我们曾经在一起时那样快乐。”
1701643073
1701643074
说完,理查德从窗户跳了下去。那个完美时刻所带来的快乐并不足以说服他继续活下去。
1701643075
1701643076
接下来,克拉丽莎一边张罗着理查德的葬礼,一边打电话通知理查德的母亲来纽约。理查德的母亲也就是劳拉·布朗,那位洛杉矶的家庭主妇。
1701643077
1701643078
劳拉这位女性也面对过同样的问题,不知道自己是否还值得继续活下去。她感觉生活快要让她窒息,于是就把自己锁在旅店的房间里,身边放着一本《黛洛维夫人》和致命剂量的安眠药片。然而最后她放弃了自杀的念头,转而决定离家出走,走的时候甚至连一张字条也没给家里人留下。在影片里,劳拉在自己年幼的儿子理查德面前和同性恋人亲吻的那一幕生动地刻画了她那充满愁苦的内心。
1701643079
1701643080
克拉丽莎·沃恩知道劳拉·布朗抛弃家人的决定深深地伤害了理查德,在他的心中,自己的母亲就像是个可怕的怪物。因此当劳拉来到克拉丽莎家的时候,克拉丽莎态度显得极其冷淡。劳拉承认自己抛弃了家人,她说,“我扔下了两个孩子。他们说这是一个母亲可以做出来的最可怕的事情。”然后她开始抽泣,深深陷入一种既想为自己辩护又希望那一切没发生过的矛盾情绪之中,“但那又意味着什么?后悔意味着什么……当你没有选择的时候?那是你应当承受的。就是这样。没人会原谅我。以前的生活简直就是坟墓,而我选择了新的生活。”
1701643081
1701643082
影片用克拉丽莎的女儿朱莉娅给予劳拉的那个晚安的拥抱表示劳拉得到了饶恕,至少是得到了接纳。除了追求个人幸福以外,整部电影没有表达任何道德责任的内容。如果追求个人幸福意味着需要抛弃自己的家庭,那么劳拉的选择不仅是正确的,还显示了她女性的高贵气质。也就是说,其实是理查德误解了他的母亲,她实际上并没有做错过什么。
1701643083
1701643084
在评价这部电影的时候,女权主义者格劳利亚·斯坦纳姆特别提到了在电影的序幕中出现的维吉尼亚·伍尔夫自杀的那一幕。她认为伍尔夫的自杀行为是“激进的自我拯救”。也许,在很多人的眼里,理查德·布朗的自杀和劳拉·布朗抛弃家人的行为也可以做相同的定义。
1701643085
1701643086
“你所能做的就只有忍受。”劳拉·布朗这样说。她的话或许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表达:“我的快乐,管它对错”。这部电影所传递的信息(或许也是我们的文化所传递的信息)是我们活着就是为了让自己快乐。如果这样的目标再也无法实现,我们完全有权利选择结束生命。这可以算得上是个人自治主义的终极性表达:我的生命由我自己做主。
1701643087
1701643088
持这样观点的人们一定会认为我给了约翰·亚列舒曼一个错误的建议。他们会认为我不仅不应该鼓励约翰继续活下去,而且还应该努力(他们会认为这是道义上的责任)让医生尽快给约翰注射一剂过量吗啡来解除他的痛苦。如果你认为我把事情说得太极端了,那我建议你去看看现在的电影和电视剧中的那些描写某位“勇敢而高尚”的护士帮助危重病人结束自己生命的场景,他们不都是被表现为英雄般的人物吗?
1701643089
1701643090
《时时刻刻》这部影片的制作实力在于它自始至终都能紧扣它想要表现的主题:生活的全部意义就在于为自己寻找到幸福。然而,由于参与演出这部影片的艺术家们超凡的艺术天赋,反而使得由他们演绎出来的场景无法与影片主题相互吻合。那些优秀的艺术家们将影片的情节表现得如此真实,以至于使影片想要表达的观点的说服力大打折扣。极具讽刺意味的是,在整部影片中,没有一个人真正快乐!影片放映后尽管引来好评如潮,然而它的票房表现却显平平。原因很简单,它向观众发出的是一张去电影院体验难过沮丧的请柬。除非你喜欢那种可以令你头痛欲裂的伤心感受,你很难坚持看完那部电影。
1701643091
1701643092
这使得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只为自己而活的人生态度必定会导致抑郁甚至自杀倾向?
1701643093
1701643094
从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两个极具说服力的理由来证明为什么我们决不能把个人福祉当作人生的终极目标。第一是有关我们情感的一个基本事实。我也曾拥有过很多“完美时刻”,我想你也一样有过。但我同时还有过更多的“平平常常的时刻”,我还忍受过所有人都经历过的那种极度沮丧和抑郁的时刻。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压力的世界,每天的晚间新闻都可以让我们变得沮丧。我们每天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恐惧——恐怖分子,光天化日之下在大街上绑架小孩的疯狂罪犯等等。生活中的压力会给我们带来情绪和生理两方面的影响。我们会变得脾气暴躁、沮丧,还会患上由压力导致的各种疾病。所以,如果只有当我们觉得开心的时候生命才变得有价值,如果生命的价值只能体现在那些“完美时刻”之中,那么我们的命运注定就会极度失望,要不就是滑入《时时刻刻》所表现的那种悲剧性的精神领域中去。
1701643095
1701643096
其次,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声音,它提醒我们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是不道德的行为。然而,今日的文化和我们里面的自私总是在不遗余力地教导我们忘记他人的存在,以至于我们已经变得很容易忘却自己的行为给别人造成的影响。
1701643097
1701643098
有一次,我应邀去佛罗里达州那不勒斯海湾参加在那里的一幢豪华别墅中举办的晚会。客人们在日落之前聚集到了客厅,站在大幅的落地玻璃窗前欣赏海景。每个人都在等着海面上出现神奇的“绿色闪电”。那样的奇景通常要几个月才会出现一次:随着太阳渐渐沉入海平面,水面上仅仅只剩下一条细细的光线,刹那间,那条细细的光线会变成一道明亮的“绿色闪电”。期待大饱眼福的客人们都站在窗边,一边和身边的人闲聊,一边等着那奇景的出现。
1701643099
[
上一页 ]
[ :1.7016430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