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644440
离开后兰迪去了长岛,他的生父住在那里。兰迪在五年级以后就再也没见过自己的生父,在他上五年级那年,那位在他小时候就有一搭没一搭在家的父亲撇下了整个家,自奔前程去了。
1701644441
1701644442
在兰迪的记忆中,关于父亲的最为深刻的印象有两次。一次是在兰迪五岁的时候,一天夜里妈妈和父亲大吵了起来,他们把兰迪关在他弟弟的房间里。兰迪站在吉米的婴儿床边听着父母在那里高声争吵,他们的声音越来越大。然后他听到有什么东西被摔在吉米的房门上,发出一阵悦耳的破碎的声音。又一轮争吵过后,兰迪听到一声清脆的响声,有什么东西重重摔在了地上,发出一声闷响,然后再也没有声音了。
1701644443
1701644444
兰迪小心翼翼地打开门,看见自己最喜欢的那张红色的三脚凳掉在地上,成了一堆碎片。看来这就是砸在门上的那声脆响的结果,而那第二声一定就是妈妈被打倒在地的声音了。兰迪看到妈妈正躺在地板中央,抱着头一边呻吟一边痛哭着。兰迪走到妈妈身边对她说,“爸爸是个坏人。你别怕,妈妈,我会照顾你的。”
1701644445
1701644446
兰迪对生父的另一次记忆是他小时候最后一次见到父亲的场景。当时他10岁,妈妈和他未来的继父已经开始同居。按规定兰迪的父亲一个月至少应该照顾兰迪和吉米一次。而每次他只是把两兄弟接到后就把他们送到祖母家。绝大多数时候,在那一天中吉米和兰迪根本见不到他们的父亲,等到他回来送他们回妈妈家去的时候,他通常都是一副被酒精和毒品弄得神志不清的样子——没有任何心情陪孩子们稍微玩一会儿。
1701644447
1701644448
兰迪的父亲最后一次送他们两兄弟回家那天,兰迪把自己周末是怎么过的都告诉了妈妈,妈妈听到后就开始和父亲大吵起来,然后兰迪的父亲又和那个即将成为兰迪继父的男人吵了起来。三个大人在那里吵完以后,兰迪的父亲冲出了房子。当兰迪站在纱门那儿看着父亲开车离开的时候,父亲摇下车窗朝兰迪吼了一句,“我明天给你打电话。”但打那以后直到兰迪长大成人,他再也没有听到他生父的消息。
1701644449
1701644450
兰迪在长岛和父亲的会面并不愉快。醉醺醺的父亲像是想用“狂怒疗法”激怒兰迪一样。兰迪不得不赶紧离开,以免自己控制不了杀父的念头。
1701644451
1701644452
随后兰迪回到了田纳西,在一间有四个同性恋者合住的房子里租了一张沙发床。在接下来的18个月里,兰迪全部的“家具”就只有那张沙发床和客厅里的一间壁橱。
1701644453
1701644454
当兰迪沉溺在他那腐败堕落的生活中的时候,以前的一位同事布鲁斯邀请他去参加一个家庭圣经查经班。布鲁斯的帅气让兰迪觉得愿意忍受那一个小时的“虔诚”生活。去查经班的时候,兰迪带上了粗大的耳环,以及那顶从前额一直延伸到颈部的金色“钉式”头套,他预计查经班的成员们一定都会对他怒目相向,那样的话他就会更加确信,所有的基督徒都是些假道学的伪君子。
1701644455
1701644456
当他到那里的时候,查经班的成员们并没有表现出对他那夸张的装束很吃惊的样子,而是立刻邀请他进入大家中间。令他吃惊的是,那些人把一本《圣经》递给了他,请他和大家一起依着次序阅读经文。当查经班结束的时候,一位女士在结束祷告中称上帝为“阿爸”。兰迪从未听过还有人会那样称呼上帝。他只听说过有一个70年代的瑞典摇滚乐队的名字叫“阿爸”。于是学习结束后他向那位女士提出了自己的问题,那位女士解释说“阿爸”是亚兰文中“父亲”的意思,耶稣在教导门徒如何祷告的“主祷文”中就用了这个称谓。她告诉兰迪,英语中“阿爸”的同义词就是“爹地”。兰迪以前从来就没有过那样去思想上帝的经验。
1701644457
1701644458
那次以后,兰迪继续流连于吧台舞池的生活。他偶尔也会去一两次查经班,去的时候他总是非常仔细地观察参加查经班的那些夫妇。在以前的生活中,他很少见到过成功婚姻的例子,当然在他至亲的家庭里面也从来没有。相比那些他认识的同性恋“配偶”而言,兰迪发现查经班里的夫妇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而且他们也似乎更能关心他人。他们会在祷告中提到他们孩子的生活、工作上的事以及他们关心的那些慈善组织。
1701644459
1701644460
兰迪在那些夫妻身上看到一种他从未见过的满足的喜乐——这与那些同性恋“配偶”不顾一切寻求刺激的生活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他的那些同性恋朋友们总是心怀疑惧、忧心忡忡,“同性恋者”成了他们唯一的社会角色。那些长期稳定的同性恋伴侣依然在不断寻找着新的刺激,要么是毒品和酒精,要么就是新的性关系或各式各样寻求“完美刺激”的方法。烦躁不安、与世隔绝、无聊空虚这些字眼总是与同性恋生活方式如影随形。性生活的刺激似乎能一时缓解那样的情绪,但短暂的刺激过后那些情绪只会变本加厉。他们就像是一群希望通过喝咸水来止渴的人。
1701644461
1701644462
而那些查经班里的夫妇却能以一种同性恋伴侣不具备的能力帮助对方变得更加完善。通过观察那些异性恋夫妇,兰迪开始了一段奇妙的旅程,最终那段旅程将他带入了一系列令他惊奇的发现。他渐渐相信,一个人要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或真正的女人),他或她必须去体验异性的不同之处。这不仅仅指两性之间的亲密关系,那样的体验同样可以发生在普通的友情中间。
1701644463
1701644464
兰迪逐渐意识到,男性同性恋者之所以会觉得其他的男性对自己有吸引力,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里面缺乏足够的男性气质。他们认为男性——而不是女性——与自己有本质上的不同,相比自己是“另外的一种”(我们可以称之为一种幻象)强有力的人的形象。但当他们为其他人生命中的男性气质所吸引的时候,他们也会同时对那样的男性气质产生恐惧。这样的矛盾心理使同性恋者变得对彼此极为挑剔,对彼此的信任度也非常低。
1701644465
1701644466
相反在异性恋的关系中,男女性别间的天然差异形成了夫妻双方各自的独特性,同时因着夫妻二人彼此互补的性格特征,两人的个性特征又得到了有效的平衡。男性和女性之间的互补使夫妻二人得以进入真正意义的性爱的艺术:那个奇妙非凡的创造一个新生命的过程。每一个新生婴儿其实都应该是夫妻之间的爱情在肉身中的完美体现。
1701644467
1701644468
兰迪曾听到一位朋友分享说孩子的出生让他明白了性爱的真正含义。那位朋友说,妻子臀部的完美曲线,被妻子伸手拥住的坚实有力的肩头,以及夫妻两人在彼此抚摸中所享受的欢娱,就好比是表现一出伟大戏剧的服装、场景和灯光,而孕育一个新的生命才是那出戏剧的情节,是戏剧的真正意义所在。那位朋友和妻子一起孕育一个新生命的过程让他们懂得了性爱的创造性能力和里面蕴涵的奥秘。孩子的出生使他们变得不再顾及自私的欲望,转而专注于无私的给予——正像我们前面已经谈到的那样,这也正是拥有美满人生和营造有生命力的文化的关键所在。
1701644469
1701644470
兰迪意识到同性恋关系永远不可能实现这种“感情的外延”,在同性恋关系中,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有机会去爱一个在性别上与自己有着本质不同的人——一个真正不同的“他”或“她”。同性恋关系不可能将一对伴侣的感情转向他们的孩子,关系中双方的生理特征决定了那是一件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同性恋伴侣之所以会产生收养孩子的想法,就是因为那种“感情的外延”其实是人类的天然需要。同性恋伴侣也知道那样的天然需要必须在一种特定的经历中才能满足,而这是他们的性取向所不能实现的。
1701644471
1701644472
在很多方面,那些陷入同性吸引的人们都发现同性关系将自己带入了一种自我迷恋的境地。例如,同性恋伴侣们会经常性地夸耀自己的外表,强调各式各样的视觉刺激,例如流行服饰、时尚发型、塑身美体等等。然而,由于视觉刺激永远不可能将一对伴侣带入生养后代的深刻经历,视觉刺激本身成为唯一的目的,于是同性恋者所关注的焦点就越来越集中在自己身上。随着他们年龄不断增大,很多人就变得不顾一切地想要通过与年轻人发生关系来重拾逝去的青春,其他人则发现自己其实根本无法保持那种理想化的自我形象。畸形的性事令他们身心枯槁,陷入抑郁、孤僻、绝望的境地。
1701644473
1701644474
总之,同性恋关系紊乱的本质总是滋生出自傲,而那样的自傲最终又令同性恋者无法接纳自己。当然,兰迪并不是一夜之间突然明白了所有这些道理,但当他仔细比较了查经班里的夫妇和他的那些同性恋朋友的生活以后,他的确是发现了那样一个事实:他过去的生活已违反了自然律,也导致自己陷入绝望的境地。一天夜里,参加完查经班的兰迪做了一个简单的祷告,“阿爸,帮帮我。”
1701644475
1701644476
不久后,兰迪的一位姨妈听说了他的生活状况,送给他一张去达拉斯的灰狗巴士票,在那里有一份电话营销中心的工作机会。姨妈希望那张巴士车票能够鼓励兰迪重新开始新的生活。然而不幸的是,相比纳什维尔,达拉斯有一个影响力更大、更加多样、更具吸引力的同性恋社区,而且那里的毒品种类更加繁多。兰迪的生活很快就陷入了非常危险的境地。
1701644477
1701644478
1992年新年那天,兰迪一个人待在有生以来第一次自己花钱租下的公寓里。前一天夜里,他毫无节制地沉溺在酒精和各式各样的毒品当中,花光了身上所有的钱,包括下个月的房租。恶心难忍的他走进浴室,他看到镜子里的那个头发耷拉在脸上,面色惨白的自己,听到一个声音在心里说,“你死的时候,就会是这个样子。”内心充满恐惧的兰迪感觉到自己的心跳不断加快,他怦然坐在浴室地板上,绝望地喊着,“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接着他就失去了知觉。
1701644479
1701644480
经一位朋友邀请,兰迪开始参加一个“12个步骤聚会”。这是参与“12个步骤戒瘾计划”的成员之间的一种聚会,这些成员往往都有某种瘾(比如无节制饮酒,吸烟,吸毒)。他们定期聚在一起,互相勉励共同达到戒瘾的目标。戒瘾的程序有12个步骤,因此被称为“12个步骤聚会”。最开始他并不认为自己也是一名瘾君子,然而当他听到聚会里的其他人分享的那些与自己极其相似的经历以后,他才知道自己的确也是他们中的一员。于是他开始“加入这项计划”,按照“12步骤练习者”的说法,第一步是要承认自己无力抵御毒品和酒精,第二步就是要列出一张自己沉溺于酒精和毒品期间伤害过的所有人的清单。课程的第三步就是找到一个比自己更高的“力量”。课程里的那些人告诉兰迪,任何东西都可以成为比自己更高的“力量”。比如墙上的挂钟就可以是一种“更高的力量”,一旦找到那个对象,你就可以立刻开始向它祷告并寻求帮助。
1701644481
1701644482
一天在下班回家的途中,兰迪开着车行驶在达拉斯市市中心的路上,突然他看到太阳从一大片云柱后面升了起来,霎时间光华四射。兰迪感到自己的内心被一种难以名状的喜乐充满。那幅奇景使他接受了上帝真实存在的事实。那一刻他发现了真正的“更高的力量”,他开始怀着感恩的心向那位曾创造他的上帝哭诉。就在那一刻,兰迪相信上帝的确是爱他的上帝,而且上帝对他的生命有一个计划,并愿意引导他进入一个崭新的生命。
1701644483
1701644484
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中,兰迪开始过上了一种整洁节制的个人生活。一旦他开始遵循自己所认识到的真理而生活,他的理性和想像就帮助他领会到了那些更为深刻的事实。“寻找,就寻见”,正是兰迪体验到美满人生的真实经历。最后,因着身边朋友们的见证,兰迪相信上帝的确也愿意按着他的本相接纳他,于是,他成为了一名基督徒。
1701644485
1701644486
成为基督徒后的兰迪很快认识到违反自然律的同性恋关系并不符合上帝的心意。因着在基督里获得的自由,兰迪知道上帝并不是不给同性恋者悔改的机会,上帝只是指出同性恋是与他的计划相抵触的行为。当兰迪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他立刻放弃了同性恋者的身份。
1701644487
1701644488
随后兰迪参加了心理辅导并开始学习一项名为“修补疗法”的课程——课程的目的是重新定位他的性别特征。他在课程中与其他男性发展出了正常的、不涉及性的关系。他所参加的健身计划使他越来越感受到自己里面有的男性能力。这一系列的方法不仅使兰迪感受到自己也是男性中的一份子,而且还使他渐渐开始以看待异性的眼光来看待女性。他逐渐摆脱了女性家长制家庭的影响力,恢复了自己作为一名成年男性的正常角色。
1701644489
[
上一页 ]
[ :1.7016444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