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644671
1701644672
埃米尔瞥了让一眼。“我根本就不能祷告,谁能在那样的地方祷告?我是在思考。”
1701644673
1701644674
“你想到什么?”吉尔伯特问道。
1701644675
1701644676
“那音乐结束的时候,我想到在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从睡梦中醒过来,发现自己正躺在妻子的身边。阳光从窗户照进来,房间里暖洋洋的。而我呢,正待在妻子的身边。”
1701644677
1701644678
“那不就是天堂吗,至少是差不多了,”让说。
1701644679
1701644680
“它让我感到获得了自由,”吉尔伯特说,“就像是被囚禁的命运被彻底打破了似的。”
1701644681
1701644682
“是的,”让说,“我必须承认,有好几次我都觉得自己在向往着那个更美好的世界。”
1701644683
1701644684
梅西安的这部作品对大提琴家艾蒂安·帕斯基埃的世界观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音乐会后他抛弃了自己以前的不可知论的立场,转而向上帝敞开了内心。他在他的那份节目单背面为作曲家写下了如下的献辞:“高里茨集中营……27B兵营,我们的剧院……外面,黑夜,飞雪,悲惨的境遇……这里,一个奇迹……‘时间结束四重奏’带我们进入了奇妙的天堂,脱离了这个令人憎厌的世界。衷心感谢您,永恒之纯的诗人,亲爱的奥立佛·梅西安。”
1701644685
1701644686
在伍德斯托克,按照节目单上的说明,布朗和费尔德曼的作品演出结束之后,将会是约翰·凯奇的名为《4分33秒》的作品的首演。当首演开始时,一位年轻的钢琴演奏家大卫·图德坐到了马沃里克音乐厅的三角钢琴面前。在评论家看来,图德极其擅长演奏实验音乐作曲家们的风格各异的作品。当图德准备开始演奏的时候,约翰·凯奇的母亲低声告诉身边的朋友,即将演奏的作品就“像是一次祈祷”。
1701644687
1701644688
第一乐章开始,图德打开键盘盖,手放在琴键上,等了一会儿。他按照乐谱上的说明等待了规定的时间,没有按下一个琴键,他合上了琴盖,就此结束了第一乐章。他坐在那里等了一会儿,然而又一次打开琴盖,开始第二乐章的演奏。然而,和上次一样,一定时间之后,他又把琴盖盖上,一个音也没弹。在第三乐章中,听众看到的是同样的打开琴盖,合上琴盖,整个过程依然静默无声。演出持续的时间刚好是4分33秒——作品因此取名《4分33秒》。
1701644689
1701644690
音乐会结束后,三位作曲家,厄尔·布朗,莫顿·费尔德曼和约翰·凯奇上台回答观众的问题。凯奇的《4分33秒》令观众中的很多音乐家和其他人士感到愤怒不已。“观众们议论纷纷,”厄尔·布朗后来回忆说,“引起了好一阵骚动……大部分观众都被激怒了。”当时曾在场的彼得·耶茨说,“观众们都做好心理准备自己会‘大吃一惊’,但谁也没料到自己会‘惊惶失措’。”
1701644691
1701644692
下面是我从有关那场音乐会的记载中得到的凯奇和观众们彼此对答的记录。
1701644693
1701644694
“那是什么意思,凯奇?那个什么4分33秒,你是想开一个玩笑吗?”
1701644695
1701644696
“完全不是。”
1701644697
1701644698
“但是那钢琴师什么都没弹。什么声音都没有,怎么能算是音乐!”
1701644699
1701644700
“什么声音都没有吗?”凯奇问道。
1701644701
1701644702
“如果演奏的人连一个键都不去碰,那么连最弱的音都不可能有!”
1701644703
1701644704
“你们听到的是什么?”
1701644705
1701644706
“什么都没听到!”
1701644707
1701644708
“我听到的可不是那样,”凯奇当时也许是这样说的,语气里透出无畏与自信,“我在第一乐章听到了风吹过树梢。第二乐章,我听到了雨点愉快地敲打在屋顶上。而在第三乐章,我听到人群中间发出非常有趣的喃喃低语。”
1701644709
1701644710
“那些都只是声音,凯奇,不是音乐。”
1701644711
1701644712
“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吗?”
1701644713
1701644714
约翰·凯奇出生于1912年,父亲是一位有着电气工程专业背景的发明家。凯奇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极高的天赋,九岁时他开始弹奏钢琴,并很快开始学习洛杉矶公共图书馆中的早期古典乐谱。他最初的理想是像自己的祖父那样加入卫理主教派教会的传道工作,但16岁进入波莫纳学院学习后不久他就放弃了那个最初的理想。
1701644715
1701644716
在波莫纳学院学习两年以后,凯奇辍学离开美国,到法国学习了一年的时间。在那里他学习绘画、建筑、音乐,还在巴黎音乐学院的钢琴大师拉扎尔·列维门下学习钢琴演奏。
1701644717
1701644718
凯奇于1931年回到洛杉矶,住在帕里赛德市的父母家里。他尝试着通过教授写作、绘画和作曲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当他准备介绍20世纪的作曲家的课程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对大师级作曲家阿诺尔德·勋伯格(Arnold Schoenberg)一无所知。于是他找到了一位熟知勋伯格的专家理查德·布立格,请他为自己介绍一些有关勋伯格的情况。在布立格向他传授了一些作曲的相关知识后,凯奇决心将自己毕生的精力投入到音乐上面。
1701644719
1701644720
1934年,凯奇得以师从于勋伯格本人名下,然而在那段时间里,凯奇发现自己在音乐学习方面存在一个巨大的障碍——他根本不具备专业作曲家所必需的对和声的感觉。因着那样的原因,勋伯格无意继续鼓励凯奇致力于作曲。然而勋伯格也已经发现了这个年轻人的天赋,他告诉音乐评论家彼得·耶茨说,凯奇“不是一名作曲家,而是一名天才的发明家。”
[
上一页 ]
[ :1.70164467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