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679210
——讲这个故事的朋友说,礼仪师讲这个故事,意在提醒大家,做人要知礼懂礼,否则会很难看的。但这个段子引发了听课者的纷纷议论,大家普遍感觉,这个段子的主题,应该是说别看饭馆小,后面有大佬,跟日常礼仪好像关系不是太大。
1701679211
1701679212
(02)
1701679213
1701679214
朋友说完,问我:你说我说的对不对?
1701679215
1701679216
我急忙点头:对头。你说的对极啦……
1701679217
1701679218
但我心里在想,对你个头,这应该是……心智不成熟的幼稚表现……
1701679219
1701679220
但没必要跟客人抬杠,人家说饭馆后面有大佬,你非说没有,这岂不是闲极找抽?
1701679221
1701679222
故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够从故事中学到点什么。
1701679223
1701679224
(03)
1701679225
1701679226
故事中的司机,是否真的存在,不得而知——但事件,普遍地存在于我们周围。
1701679227
1701679228
有人习惯在公众场合吵闹,有人老是抑制不住贬损别人的冲动。有人稍被冒犯就暴跳如雷,还有人喜欢抢风头,秀存在感。
1701679229
1701679230
表面上看来,这是有些人不懂社交礼节,或是不懂规矩。
1701679231
1701679232
但实际上,这是缺教养,是缺家教。
1701679233
1701679234
(04)
1701679235
1701679236
朋友圈中,有个超吸眼球的狗血帖,《一碗面,害了一个孩子,却惊醒全国无数父母》……这标题,太搞笑了,好像全世界的父母,都盯着这个帖看一样。
1701679237
1701679238
故事也逗,说有位老奶奶,带小孙子在饭馆里吃牛肉面。奶奶宠溺小孙子,把牛肉全夹到孙子的碗里。孙子视此为理所当然,吃面时怀疑奶奶没有把肉全夹给自己,大吵大闹,把奶奶碗里的面条,全弄到桌子上。
1701679239
1701679240
老板看不下去了,出来劝说。大概意思是不能这样宠溺孩子,会害了孩子的。
1701679241
1701679242
老奶奶受了委屈,带着小孙子走了。不一会儿,祖孙二人搬来了救兵——孩子的父亲。
1701679243
1701679244
孩子父亲要了三碗面,往面里吐唾沫,曰:我自家买的面,想把肉夹给谁,就夹给谁,要你管?说罢,摔钱而去。
1701679245
1701679246
故事中的父亲,我没见过——但奶奶却是常见。
1701679247
1701679248
赌气任性,不懂教育的家庭,确实是有的。这类家庭的成年人,像个孩子,天天气鼓鼓的,教育孩子这事虽然大,但也未能大得过他的自尊感。这类人不提醒他还好,一提醒,他反倒视为对他的蔑视和挑衅,视为对他人格尊严的侵犯,非要和你扭着劲儿来。种种怪异表现,实际上是心智成长滞后,缺少一种自如运转的智慧。
1701679249
1701679250
(05)
1701679251
1701679252
一个人成年了,就自然而然懂得了许多的道理。诸如接人待物的礼节,诸如公众场合的规则意识,这是连孩子都懂得的道理,为什么许多成年人反倒不懂呢?
1701679253
1701679254
——简述之,为什么有些人表现得那么缺少家教,没有教养呢?
1701679255
1701679256
这是因为人的社会活动,有其本能的一面,也有其后天的选择。比如说一个不成熟的人,动不动就嚷嚷消灭这个国家,消灭那个国家,可他在街上遇到不公之事,却连吭一声都不敢——这种言语与行为的背离,是典型的心智不成熟。
1701679257
1701679258
心智不成熟,人格停滞于儿童期。这时候人的表现,是通过他人的反应来选择自我行为。这类人听到家庭教育,听到教养,也会频频点头,甚至发表些让人耳目一新的高见。但他这种行为,只不过是孩子气的炫耀,并非是真正的自我认知。一旦到了需要行动的时候,他就会突然间暴露出孩子的天性,胡搅蛮缠无理取闹的洪荒之力,就哗啦一家伙都释放了出来。
1701679259
[
上一页 ]
[ :1.7016792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