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687978
如果没有,那现在是怎么产生的?
1701687979
1701687980
如果有,我当时是怎么处理的?我现在该如何杜绝?怎么做才能实现利益最大损失最小?此时此刻起我要给自己下什么禁令?
1701687981
1701687982
03
1701687983
1701687984
学会“框架思考”。
1701687985
1701687986
所谓框架,就是未来处理问题的脉络。学会利用“框架思考”,不仅能让我们思路清晰,还能做到客观地分析问题,避免陷入自己的主观臆断中。
1701687987
1701687988
通过“框架”,问题和出路将会一目了然。
1701687989
1701687990
“框架思考”包括如下项目:
1701687991
1701687992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列出根本原因。
1701687993
1701687994
为什么我会把它看成一个问题?——找出我的心智模式。
1701687995
1701687996
什么样的解决方案能打破僵局?——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1701687997
1701687998
这几个核心问题一旦解决,前景将是一片辽阔。
1701687999
1701688000
1701688001
1701688002
1701688004
杜克大学13幅逻辑图 第六幅图 挑战自我,热爱工作
1701688005
1701688006
1701688007
1701688008
1701688009
Find a place where you can be challenged.Ask yourself:am I proud of my work?
1701688010
1701688011
找到一个挑战自己的事业。问自己:“我是否为我的工作感到自豪?”
1701688012
1701688013
解读:这是一幅很有意义的图,如果你不去热爱你的工作与生活,不能发现工作与生活中的价值,无论付出再大的努力,你的人生体验都会停留在峰底。
1701688014
1701688015
1701688016
1701688017
1701688019
杜克大学13幅逻辑图 顿悟1:把工作当作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而不是混口饭吃
1701688020
1701688021
我经常去那家叫“观和”的茶馆喝茶,“观和”开在写字楼上。我不是专业喝茶的,纯属消遣。而一起品饮的朋友们中有个叫晨晨的女孩。
1701688022
1701688023
晨晨是上班族,经常翘班去泡茶馆。
1701688024
1701688025
在我看来,晨晨的工作挺清闲的,完全可以算是钱多事少离家近的那种。她身为会计,工资不低,老板对她不敢轻易得罪,同事们对她都比较敬畏,家又在公司隔壁,工作时间不长,还可以翘班,多爽啊。
1701688026
1701688027
可每次见晨晨都是蔫蔫的,她总说心累,好烦。
[
上一页 ]
[ :1.70168797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