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739230
不难发现这个演讲中的荒谬之处,也不难发现其中的自相矛盾。因此我才把它们拼凑在一起。
1701739231
1701739232
(a)这句话是很好的罐头思维的例子:它具有口号的效果,并且隐藏着用未经证实的假设来证明。紧接着的一句话,措辞虽不同,实际上只是上面一句话的重复。这并不是什么不老实的方法。前面我们已经看到过,说话人有必要重复自己的观点,以防听众跟不上。然而,不要习惯地认为每一句话都是对前面论点的进一步阐述,这样做是明智的。
1701739233
1701739234
(b)要求妇女有选举权并不等于说她们应该有“抽象的权利”。相反,它是基于妇女从她们自己的利益出发对选举权的需要。这个要求是合情合理的,因为妇女在政治上并不比男子无能。因此“从国家的角度来看,选举应赋予那些能够用它来为整个社会谋福利的人”,这句话包含着故意回避论题。它肯定了没有被否定过的论题。
1701739235
1701739236
(c)它包含着引申对方的论点,这种引申可以是正当的,但是这句话的作用是从不相干的否定“抽象权利”推出来的。
1701739237
1701739238
(d)在演讲中用诉之于情的方法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这句话依赖于将“闺阁人”描述为“未开化的”来诉之于听众的感情,而原来的论点是所有的妇女在政治上都是无能的。
1701739239
1701739240
(e)简单地否定论点,加上毫不相关的结论。事实上,为妇女鸣不平的人提议的是应该消除这种不公平。F.E.史密斯爵士没有看到妇女没有选举议会的权利也是一种不公平,因此他的回答实际上是说对妇女的其他的不公平已经得到了解决。
1701739241
1701739242
(f)这的确是个合乎逻辑的结论。F.E.史密斯爵士也提过这个观点。只有在承认妇女不适合担任议员的前提条件下,反对建议给妇女选举权才是有效的论证。
1701739243
1701739244
(g)转移讨论中的论点,显然只是简单的同义重复。随后,同样的转移论点又出现了两次。三者都是想让听众得到这样的印象,讲演者的对手是在争论妇女不是男人这一无可辩驳的事实。而讨论中的论点是性别差异是否和“行使选举权”有关。
1701739245
1701739246
(h)这是直截了当地阐述自己的个人观点。听众只有在确认了说话者是所讨论的问题的专家后,才能接受并支持他的观点。
1701739247
1701739248
(i)这是用未经证实的假设来证明的典型例子,借根据大自然来加强自己的观点。
1701739249
1701739250
(j)最后两句话同论点“妇女在政治上无能”的矛盾太明显了,因此如果不是这种矛盾一再被男男女女的反对妇女参政的人重复,我就不会把它包括在这篇演讲中了。
1701739251
1701739252
(k)将对手的论点任意引申,并且错误地暗示人们对什么是“妇女的真正作用”,什么会阻碍这种作用的发挥有着共识。
1701739253
1701739254
(l)再一次个人感情的完全真实的表达。
1701739255
1701739256
(m)但这种个人感情的真实表达立刻看成其他人也有同样感情的证据,否则他(或者她)就不是“正常思维”。
1701739257
1701739258
(n)不正当地将两个相互排斥的选择——给或者不给选举权——同另外两个并不一定与这一对选择有联系的选择放在一起。如果认为可以这样联系,便是以未证实的假定来论证。
1701739259
1701739260
为避免陷入圈套,我们必须时时戒备,有效思维的代价是保持高度警惕。
1701739261
1701739262
(1) 这里以及本章的其他地方,根据习惯,“他”也包括“她”。
1701739263
1701739264
(2) 《形式逻辑》,第260页。
1701739265
1701739266
(3) 《泰晤士报》,1938年4月27日。
1701739267
1701739268
(4) 这段引文和下面的两段引文都是摘自《关于和平的调查》一书,第73、74页。
1701739269
1701739270
(5) 查尔斯·克兰爵士是维克斯—阿姆斯特朗有限公司的总裁。
1701739271
1701739272
(6) 这些引用摘自登在1910年7月13日《泰晤士报》上的关于F.E.史密斯爵士演讲的报导。
1701739273
1701739274
1701739275
1701739276
1701739278
有效思维 第十四章 检验我们的信念
1701739279
[
上一页 ]
[ :1.7017392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