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1824664e+09
1701824664
1701824665 富兰克林继续总结出在交谈中最容易“引起不满”的就是“说得太多……最后反而适得其反”。他开玩笑说,最有意思的就是两个这样的人遇到一起:“他们都深感烦恼,这一点在他们的脸上和身体动作上展露无疑。你会发现他们睁大了眼睛瞪着彼此,轮流打断对方,或是带着极不耐烦的表情看着对方的一举一动,抓住对方每一个咳嗽、停顿的机会插话。”
1701824666
1701824667 随后他所列出的“缺点”还包括:看起来似乎不感兴趣,对自己的生活谈论得太多,打听别人的隐私(这是不可饶恕的粗鲁),讲一些又臭又长却毫无意义的老故事(老年人容易犯这样的错误,这也是避免参加老年人聚会的原因),直接质疑某人或与其对抗,耍小聪明嘲笑或指责某人(这就有点儿像盐,放一点儿可以使食物变得美味,但如果太多了就会苦得难以下咽),以及散布谣言(尽管在随后他还漫不经心地写了几句,为闲聊辩护)。
1701824668
1701824669 随着富兰克林年龄的增长,他渐渐发现自己这一看法的重要性。他明智地倾听,用间接说服手段,在争论中展示出自己的谦逊。“当我发现有什么不妥之处时,我不会贸然直接指出。”相反,他会先对某些方面表示赞同,然后委婉地提出自己的异议。富兰克林撰写自传时回忆道:“50年来,没有任何一个人听到我直接指出不实之处。”这种柔和、间接的辩论方式使富兰克林在某些人眼中就像圣人一样,尽管善于说服和控制别人,但几乎没有人因此感到不悦。这一方法成为富兰克林的标志之一,同样也成为现代管理指南和自我修养书籍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1701824670
1701824671 富兰克林虽然是共读社中最年轻的一位,但由于他非凡的智慧和谈吐的魅力,不仅是社团的创立者,更是发展的动力所在。当时共读社探讨的话题涵盖社会、科学和哲学等多个领域。大部分是十分真诚的,少数几个稍显突兀,但总体来说都很有启发,比如:引进合同工是否会使北美殖民地更加繁荣?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章?一个冷杯子为什么会产生小水珠?如何获得幸福?智慧是什么?知识和智慧之间是否有区别?如果一个政权剥夺了民众的权利,民众是否有权反抗?
1701824672
1701824673 除了这些话题之外,富兰克林还制定了社规,每个成员在交流的时候必须回答这些问题,一共有24个。鉴于其反映出了富兰克林的实用主义,有必要有选择地把它们一一列举出来。
1701824674
1701824675 1. 在你新近读到的书中,你觉得有什么知识或有什么人写的书值得评论或向共读社推荐的吗?
1701824676
1701824677 2. 最近你是否听到了什么新故事适合与大家分享?
1701824678
1701824679 3. 最近你是否听说哪个人经商失败?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1701824680
1701824681 4. 最近你是否发现某些人发展得不错?他用了哪些方法?
1701824682
1701824683 5. 最近你是否听说了本地或外地的有钱人发家致富的方法?
1701824684
1701824685 6. 最近你是否发现有些人做了值得表扬和学习的事?或有谁犯了需要我们注意、避免的错误?
1701824686
1701824687 7. 最近你观察到或听说过哪些由于酗酒、轻率、冲动或其他什么恶行或蠢行而引起的不幸吗?
1701824688
1701824689 12. 自上次开会以来,你听说了有哪些值得帮助的外地人来到城里吗?据你听到或看到的,他的品行或事迹如何?你认为共读社能否按他所应得的那样去帮助或鼓励他?
1701824690
1701824691 14. 最近你是否发现你所在地的法律有什么缺陷?如何才能完善?
1701824692
1701824693 15. 最近你是否发现侵犯公民自由的行为?
1701824694
1701824695 16. 最近有人对你的名誉进行攻讦吗?共读社能做些什么来捍卫你的名誉?
1701824696
1701824697 17. 你想得到什么人的友谊而共读社或其中哪一名成员能帮助你吗?
1701824698
1701824699 20. 以什么样的方式,共读社或其任何成员能对你的任何光明正大的计划进行援助?
1701824700
1701824701 富兰克林将共读社变成了实施各种公共服务设想的试验田。最初,他们曾经讨论过宾夕法尼亚是否应该增加纸币供应量的问题。富兰克林对此表示由衷赞同:于公,他认为可以刺激经济;于私,可以给他的印刷店带来生意(富兰克林和整个共读社都比较青睐这种能兼顾个人和公众利益的事务)。当共读社搬进自己租的房子后,他们建立了一个图书馆,书都是成员们提供的,这也是后来北美殖民地第一个会员图书馆的雏形。富兰克林还在共读社的基础上提出成立以税收为基础的互助会、志愿消防队以及一所学校——后来成为著名的宾夕法尼亚大学。
1701824702
1701824703 实际上,共读社的不少规则和富兰克林的很多建议都借鉴了科顿·马瑟若干年前在波士顿建立的邻里互助会的有关内容,尽管可能有点儿言过其实。举个例子,马瑟的邻里互助会的问题之一就是:“是否有人行为不端,造成了恶劣影响,需要我们劝告?”而丹尼尔·笛福所著的《友谊社团》和约翰·洛克所著的《每周聚会一次以实用的知识进行自我改进的社团章程》,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富兰克林思想的来源。
1701824704
1701824705 但总的来说,就真诚的态度和对自我改进的强调而言,共读社仍然是富兰克林自己努力的结果,也反映出了他在美国特征形成过程中的印记。共读社延续并发展了30余年。尽管它是以一种相对秘密的方式行事,但是由于申请加入的人实在太多了,富兰克林提议每名社员都可以组织一个分社,但最后只有四五个成功了。共读社本质上是富兰克林热爱交际的公民本性的延伸和放大。正如富兰克林本人一样,共读社强调实用、勤奋、求知、友好和中庸的哲学。它提倡公民道德、互相帮助、自我完善和社会价值,强调勤奋的公民可以通过做好事实现自身价值。简而言之,它就是富兰克林在公共层面的映像。
1701824706
1701824707 “好事者”:媒体集团的发轫
1701824708
1701824709 通过自己的勤奋、节俭,以及在共读社成员的帮助之下,富兰克林的生意很快有了起色。当时镇上一共只有三家印刷店,富兰克林的印刷店也就自然而然地超过其他两家。但他并不满足,在波士顿当学徒时的经验告诉他,如果不能掌握内容的来源和发行渠道,生意永远都算不上成功。当时他的竞争者安德鲁·布拉德福德发行了镇上唯一一份报纸,发行量虽然不大,但收益十分可观。同时也帮助布拉德福德与商人和政客们建立了不错的关系,这对他的生意也很有帮助。布拉德福德还是镇上的邮政局局长,因此不仅可以控制报纸的发行渠道,还获得了稳定的消息来源。
1701824710
1701824711 富兰克林决定向他发起挑战。此后10年间,富兰克林成功地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媒体集团,涵盖生产(印刷以及在其他城市授权进行特许经营)、产品(报纸、杂志、历书)、内容(富兰克林自己的文章、《穷理查历书》,以及共读社成员们所撰写的文章)、发行(通过北美殖民地的邮政网络)等多个领域。
1701824712
1701824713 第一步就是办报纸。富兰克林决定办一份报纸与布拉德福德的《美利坚信使周报》相抗衡。但他犯了一个错误,把这个消息透露给了乔治·韦布。韦布既是共读社的成员,又是凯默店里的学徒。令富兰克林惊讶的是,韦布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凯默,于是凯默抢在富兰克林之前发行了自己的报纸。报纸名字长得令人难以置信:“一切艺术和科学的大众指导:宾夕法尼亚报”。富兰克林意识到形势很严峻,他无法马上发行第三份报纸,同时也缺乏资金。所以他想到了一个办法,首先搞垮凯默的报纸。富兰克林手里有一个最有力的武器:虽然只有23岁,但他是当时宾夕法尼亚最好的作家,同时也是北美殖民地最有趣的作家。(卡尔·范·杜伦,20世纪30年代伟大的文学评论家,同时也是富兰克林的传记作者,曾经这样评论道:“1728年,富兰克林已经是北美殖民地最好的作家。当时唯一可以与之媲美的应该是乔纳森·爱德华兹,他的文章感情更强烈、文学色彩更浓,但在贴切和可读性方面略逊一筹。”)
[ 上一页 ]  [ :1.70182466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