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824937
富兰克林以其标志性的实用主义解决了这一问题,他称之为“论治理世界中的上帝福佑”。首先,他向自己的“酒友们”表示歉意,称自己讨论这一问题还“不太够格”。富兰克林说,通过对自然的研究,他确信上帝创造了宇宙,上帝也的确是智慧、善良、万能的。随后,他提出了4种可能性:(1)上帝的确是预先安排好了万事万物,消除了任何自由意志的可能;(2)上帝让事情根据自然法则和他所创造的人类的自由意识而发展,从不干预;(3)某些事物是上帝预先安排的,有些则是自由发展的,但上帝从不干预;(4)上帝有时会根据自己的意志对事物进行干预,并消除那些因顺其自然而产生的人类无法控制的后果及其影响。
1701824938
1701824939
富兰克林最终表示同意第4种可能性,这并非出于论证,而是一一排除和对人类实用性进行考量之后的结果。前3种可能性实际上都否定了上帝的智慧、善良和万能。“我们因此会自然地得出第4个假定。”他也承认,同时认可上帝的万能和人类的自由意志在某些人看来是矛盾的(这也正是他在伦敦所写的那篇文章中所遇到的难以解释的难题)。但是如果上帝真是万能的,富兰克林认为,他绝对有可能找到一个方法,让人们的自由意志产生自己想要的效果。
1701824940
1701824941
正如所期待的一样,富兰克林的结论有很多实际意义:人们应该热爱上帝,“向上帝祈求他的怜爱和保护”,但同时他也没有背离自然神论太远,认为人民为自己的事情祈祷不会有什么效果。随后在他给哥哥约翰写的一封“大不敬”的信中,他说,当时新英格兰大概有4 500万个祈祷都在希望上帝保佑打败法国人。“如果失败了,恐怕我此生对长老会的观点都会改变。但实际上,我还是认为进攻强大的城市时,自我的努力要比祈祷靠谱得多。”
1701824942
1701824943
尤为重要的是,富兰克林所有的信仰都是源于实用主义观点。他在共读社发表的文章中最后一句就是强调人们认同他所提出的上帝福佑和人的自由意愿并存的观点对社会是有益的:“这样的一种宗教将会有效地节制我们的行为,给我们带来内心的平和与宁静,会回报我们善举,对他人也是实用、有益的。”
1701824944
1701824945
实际上,并非所有富兰克林对宗教的思考都是真挚的。就在共读社那篇文章的前后,富兰克林在报纸上还发表了一篇文章《圣山上的女巫审判》,实际上是一首将清教徒神秘的信仰和科学常识结合起来的打油诗。两个被指控的女巫要接受两个考验:用《圣经》来衡量她们的体重,以及把手脚都捆起来扔到河里看是否能浮起来。她们接受了这个提议——条件是两名原告也要进行这两项测试。通过对当时令人啼笑皆非的盛大场景的生动描述,富兰克林再现了这一过程。原告和被告都成功地通过了第一项测试,他们都比《圣经》重。但是两名被告和其中一名原告在河里沉了下去,这就意味着她们都是女巫。聪明的看客认为大多数人都能自然而然地浮起来;其他的人则不确定,决定等到夏天再看看,那时候被测试的人可以不穿衣服。
1701824946
1701824947
富兰克林的自由思想引起了其家人的不安。他的父母曾写信表示对他“错误观点”的担心。在回信中,富兰克林详细阐明了他宽容、实用的宗教观点,而他终生笃信这一观点。富兰克林在信中写道,很多人都认为“所有他认同的观点都是正确的,所有他拒绝的行为都是错误的”,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而这一比喻对所有不同宗教的观点也十分适用。富兰克林认为,所有宗教的观点必须要根据实用性来进行衡量:“我认为必须根据影响和效果对观点进行衡量,如果一个人的观点并没有使他的道德减少或变得更邪恶,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认为这些观点是无害的。我希望我的情况正是如此。”他并不在乎宗教理论的差别,这也正是他母亲担心的地方。“当正统信仰受尊重程度超过了道德时,我想宗教本身也在蒙难。《圣经》告诉我,我们不能以自己所想来判断事务,但是我们能做的……就是给予同胞最大的慷慨。参见《马太福音》第26节。”熟知《圣经》的父母可能会明白他说的是《马太福音》第25节。后来,他们不必杞人忧天了。
1701824948
1701824949
道德完善计划
1701824950
1701824951
对于富兰克林的信徒和诋毁者来说,他们对富兰克林的看法很大程度上是根据其在自传中对如何实现“道德完善”的描述而奠定的。富兰克林的这一尝试,包括不断践行一系列美德,实际上略显奇怪。然而这一尝试看起来又如此真诚、呆板,以至于看客会情不自禁地崇拜他或嘲笑他。正如小说家D·H·劳伦斯所言:“他给自己列出了一系列美德,然后逼着自己践行,就像一个人非要带着枷锁走路一样。”
1701824952
1701824953
因此,对79岁的富兰克林以略带讽刺和自嘲口吻写下的,对“大胆而又艰巨的道德完善计划”的回忆所进行的审视,对读者来说十分重要。在撰写这一部分的时候,富兰克林人在巴黎。自传中所体现出的对年轻时的自己颇为自得的感觉在他同期所撰写的其他文章中也有所显现。我们必须要注意的是,作为一个年轻人,富兰克林对于提高自己道德修养的努力尝试是真诚的,即使在他老年回忆此事的时候,也颇为骄傲。
1701824954
1701824955
富兰克林的这一尝试开始于他从费城长老会的布道失望而归,并试图自我定义自己的宗教信条之时。这其中充满了实用主义色彩,并没有任何宗教准则或哲学思辨。正如他此后骄傲地宣称,这是一种劝告,只是一种关于如何实现目标的实用指南。
1701824956
1701824957
富兰克林首先列出了他认为理想的12项美德,并为每一项都附上了简短的定义:
1701824958
1701824959
节制:食不过饱,饮不过量。
1701824960
1701824961
沉默:言则于人于己有益,不做无益闲聊。
1701824962
1701824963
有序:一切物品都应有序放置,每件事情都应按时完成。
1701824964
1701824965
意志坚定:事当做必做,绝不半途而废。
1701824966
1701824967
节俭:所费钱财必须于人于己有利(绝不浪费)。
1701824968
1701824969
勤奋:不虚度光阴,每时每刻做有用的事,摒弃不必要的行为。
1701824970
1701824971
真诚:绝不欺骗伤害他人,思想纯洁公正,言之有据。
1701824972
1701824973
正直:不冤枉伤害他人,不忘记自己造福他人的责任。
1701824974
1701824975
中庸:不走极端,如果受到应有的伤害,不要恼怒。
1701824976
1701824977
清洁:保持身体、衣服和住所的整洁干净。
1701824978
1701824979
平静:心如止水,不为琐事、庸事或难以避免之事所扰。
1701824980
1701824981
贞洁:克制欲望,除非为了健康或生养后代,以免头脑愚钝、身体虚弱,或损害自己和他人的安宁与名誉。
1701824982
1701824983
一位贵格会教徒朋友“善意”地指出他还忘了一项:富兰克林常常过于“骄傲”,并举了几个例子,有时甚至是“专断、无礼”。所以富兰克林后来添加了“谦逊”作为第13项美德,“效仿耶稣和苏格拉底”。
1701824984
1701824985
这些描述,如对贞洁的宽容定义,十分具有启发意义。富兰克林这一举动本身也是如此。期望通过勤奋的努力实现完善自我的激情,正是美国的魅力所在。
1701824986
[
上一页 ]
[ :1.701824937e+09 ]
[
下一页 ]